文昊乍一看是个不太好相处的人,胡子拉碴的脸上总是显得怒气冲冲。只有交谈过才知道,其实他为人挺和气,客气得像是总在避免给别人带来不便。他说,他的“好脾气”完全是被妻子逼出来的。
从一开始,我们就懵懵懂懂
说到我的婚姻,经历了离婚、复婚、再闹离婚的过程。婚姻这种事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不怎么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呢?
我和妻子雅楠认识的时候,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当时我除了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走到哪儿都是呼朋引伴,日子过得潇洒风光。大概是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雅楠主动向我靠拢,并成为了我的女友。
25岁那年,我和雅楠意外有了孩子,于是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的感情已经出现了问题,所以最初的想法是打掉孩子,然后一切顺其自然。可是雅楠的父母发现了她怀孕的迹象,逼着我家认下了这门亲事。
作为当事人,我和雅楠在这桩亲事定下的过程中更像是旁观者。两边家长为彩礼、嫁妆等事情争吵不休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没掺和什么,觉得结婚和谈恋爱没区别,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分。
带着这种心理,我和雅楠步入了第一次婚姻,可想而知,后面的日子能过成什么模样。说个可能会让人笑话的例子,结婚后第三天,雅楠按习俗“回门”,按规矩我得陪她一起。但是头天晚上我们刚吵了一架,所以她一直没跟我说话。早上我故意装睡,等她主动低头先跟我说话,结果她硬是赌气一声不吭自己走了。就因为这件事,后来还惹出两家一通“官司”。
别的夫妻是床头吵架床尾和,而我们是床头吵完架,床尾接着吵。发展到后来,几乎每一件我赞成的事,她都会表示反对,日子越过越拧巴。
离婚复婚,我们“凑合”着过
我和雅楠离婚,是在婚后第四年。当时她有一个在国外读书的表弟“衣锦还乡”,一出手就送了她一个名牌包,让她的“尾巴”一下“翘到天上”。
有一次,我们带孩子去外面吃饭,结果雅楠张口闭口不离她那个表弟。我忍不住讽刺了她几句,结果她一下子较起真来,当着孩子的面把我贬得一无是处。
想当年没结婚时,我走到哪儿雅楠只有跟在后面的份儿。可是几年过去,我和我那帮朋友一下子全都入不了她的眼了。这种反差让我无法接受,这次的事件也引发了我们一连串的争吵与对立,吵得筋疲力尽后,我们最终选择了离婚。
享受了几个月“清静”之后,怎样带孩子渐渐成为我这个单身汉很头疼的问题。
按照离婚协议,雅楠每个月都有权把孩子接过去住几天。孩子每次从她那儿回来,都会吵着要妈妈,我和父母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将之安抚。可是下一次孩子和妈妈团聚完,回来还是会吵会闹。家里不得安宁事小,孩子没有一个安定的成长环境是大事,我父母为此谈了很多次,让我考虑一下复婚的事。
不得已,我只好试着重新和雅楠建立联系,为此没少受她白眼。为了孩子,这些气我都忍了,花了不少心思去讨好她。大概又过了半年,她也受不了长期和孩子分离的日子,便重新接纳了我,但和我约法三章。
这三条规定分别是:家里的事必须要听她的;我必须远离以前的朋友圈;工资卡上交。
换作以前,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让我再和她离一次婚,可是一想到孩子离不开妈,我咬牙全答应下来。
“凑合”之后,我们再次黯然分手
复婚以后,我变得不像我了。或者说,在雅楠的不懈努力下,我最终被她“驯服”,成了另一个模样的我。
最大的改变首先体现在我的实际地位上。因为答应过要脱离原有的朋友圈,我不得不推掉原来习已为常的应酬。再加上失去了“财政权”,我就像离开了水的鱼,说话再也硬不起来。然后是我的心理发生了改变。因为离过一次婚,又是我主动要求的复婚,这让我面对雅楠时总觉得矮了一头,担心惹她生气。
外人看到的是我变得越来越顾家、性格越来越温顺。
对于我来说,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懂得生活不应争一时之长短,所以总是在安慰自己:凑合着过呗。
一年前,我无意中发现雅楠在几个相亲网站注册了会员。她在婚姻状况上填的是“离异”,并在资料里这样形容我:“嫁了一个不好不坏的男人,却过不上不好不坏的生活;这段婚姻,谁也没错,但若继续,便是大错。”
(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后
韩寒的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用在感情和婚姻方面让人觉得格外贴切。
人活在世,道理谁都懂,关键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活法,在别处能行得通的道理,套用在自己身上可能会处处觉得别扭。所以感情和婚姻出了问题,最后不管去留聚散,都有其内在的因果、逻辑,毕竟感情这种事,不是通情达理就能万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