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变大交友圈却变窄网络时代如何“搜索爱情”?

随着网络时代发展,人们的社交方式更加丰富和便捷,朋友圈越来越大,但是,“剩男剩女”们却在抱怨圈子小、交友难。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如何“搜索爱情”?

资料图:一男子举着鲜花穿梭在人群中。陈超摄

网恋,是浪漫更多,还是“坑”更多?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诞生,到现在已经23年。这些年,中国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网罗各个年代出生的男男女女。

近日,有媒体报道,上海一名男子通过网络结识了一名“女友”,交往半年多,在“女友”各种理由的说辞下,被骗7万多元。不料,最终让他大跌眼镜的是,那名“女友”竟然是名男子。

而在重庆,媒体报道称,一男子曾因网恋被骗10000余元,民警给其立案侦查10余天后又陷另一起“网恋”,又被骗4000余元。

面对这些上当受骗的案例,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网恋关系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定性因素,网恋甚至容易导致年轻人对现实生活失望,影响正常人际交往。

此外,借助互联网平台,网恋男女多为天各一方、彼此相距较远的恋爱,这也就使这段关系转至线下、转向婚姻异常困难。

资料图:充满爱意的橱窗吸引路人。中新社记者汤彦俊摄

中国网络婚恋市场规模有多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交友APP出现,从过去网聊打招呼的“在吗”,到如今流行的“约吗”,中国年轻人的交友方式在互联网上,似乎表现得越来越便捷和开放。

其实,伴随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传统的“相亲”“牵红线”早已搬到了互联网上,专业的婚恋网站纷纷出现。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珍爱网前身中国交友中心在线网站成立,标志中国网络婚恋行业进入萌芽期。此后,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网络婚恋企业相继成立。

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这些企业中,有一些网站的月度覆盖人数已超过200万;2016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营收为34.4亿元,预计到2018年网络婚恋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总营收超40亿。

资料图。中新社发洪少葵摄

网恋真的不牢固吗?

2007年,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还未盛行的年代,湖北武汉的李青就在一款网络游戏中结识了她的爱人张博。那时,不少网络游戏都有让玩家结为“虚拟情侣”的设定,李青就是这样认识张博的。

“我们一起打游戏,完成游戏里的任务,两个人聊得来,就决定约见面。”李青对中新网记者说,由于张博老家也在湖北,那时他正好在武汉打工,使他们有机会在现实中常见面,慢慢发展为正式交往的情侣。

在这个过程中,李青怀孕了,张博毅然决然和她结婚。婚后,二人同去深圳发展,张博从事物流行业,李青则成为全职妈妈。李青说,孩子出生后他俩都不再玩游戏了,现在她在做网上代购,减轻爱人独自养家的负担。

2016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40.4%的社交用户使用社交应用的目的是认识更多新朋友,45.2%的社交用户联系人中有网上认识的朋友。

“发展到现实中的网恋就跟其他方式恋爱一样,任何原因都可以分手。”唐梦对“网恋不牢固”的说法不认同,她表示,分手和怎么开始的没有关系,“和怎么相处的”才有关系。

资料图:一些单身人士站在悬崖边呐喊,渴望“脱单”。中新社记者杨华峰摄

一个人的虚拟社交

上述《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整体上网时长、手机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的用户分别占36.9%、22.8%,网络重度用户较多,社交应用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互联网交友如此便捷的当下,仍有无数单身男女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真爱。

2015年,有调查曾提出,中国的单身人口超过2亿,“剩男剩女”、“空巢青年”诸多描述单身年轻人的词汇成为网络热词。

正如唐梦所言,“线上的关系终会走到线下,毕竟网上聊天说一句‘抱抱’,是代替不了真实的拥抱,说再多的‘多喝热水’,也比不上真的给你倒一杯热水。”

唐梦说,网恋并不浪漫,它不过是时下流行的一种交友方式罢了。(因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汤琪)

THE END
1.2010年中国网上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婚恋交友网易科技讯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最新发布的《2006年中国网上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网上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1.75亿元,比2005年增长169.2%。虽然中国网上交友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亿元大关,但目前各婚恋交友网站仍未实现盈利。艾瑞市场咨询预测到2010年中国网上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7%https://tech.163.com/07/0424/13/3CRMSD8F000915BF.html
2.婚恋交友软件行业2024年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婚恋交友软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婚恋交友软件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规格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419576.html
3.报告:2022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或达80亿报告:2022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或达80亿 比达咨询今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仍将基本保持2021年的增速,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https://www.jrtzb.com.cn/m/358jbkx/202201/58385924.html?ivk_sa=1023197a
4.报告:2022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或达80亿【报告:2022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或达80亿】财联社1月6日电,比达咨询今日发布《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72.0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仍将基本保持2021年的增速,市场规模将达到80.5亿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https://m.cls.cn/detail/909641
5.2014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随着单身人士对婚恋交友需求的增加,再考虑到其对交友平台付费的意愿较高,前瞻认为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服务市场仍将有所增长。根据比达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趋于上升,2020年该行业规模约为51.3亿元。预计2021年,该市场规模或将出现一波小高潮,有望达到68.4亿元。https://x.qianzhan.com/xcharts/detail/f97a77fa7507f703.html
6.陕西单身被逼婚比率最高父母“摆摊”为儿女相亲婚恋市场[摘要]红火的“相亲经济”让找对象变成一门“好生意” ,婚恋市场规模超百亿,且在加速裂变。 春节“逼婚高峰期”过后,近期迎来“相亲高峰期”。红火的“相亲经济”让找对象变成一门“好生意”,婚恋市场规模超百亿,且在加速裂变。 对象不好找 西安有人相亲一个月花费3000多元 https://news.hsw.cn/system/2017/0228/673783.shtml
7.2019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研究报告资讯中国网络婚恋交友付费用户占比较高,有78.7%的用户使用过线上付费服务,这主要源于网络婚恋交友从最初创建的付费沟通盈利模式及持续提高的服务体验。 核心摘要: 市场规模:2018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营收为49.9亿元,网络婚恋行业在整体婚恋市场中渗透率为54.4%。 https://news.newseed.cn/p/1352472
8.社交网络报告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现状规模及前景潜力分析报告20221.1.1 全球社交网络市场规模分析 1.1.2 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分析 1.1.3 全球社交网络排名分析 1.1.4 全球社交网络发展趋势分析 (1)主流社交网络用户增幅持续下降 (2)长尾社交应用继续涌现并快速增长 (3)从用户量剧增到广告收入剧增 (4)社交购物将广泛普及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63814.html
9.00后引领相亲市场新风潮:2021年规模激增至72亿元,个性化服务成新宠【随着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的增长,00后开始主动参与相亲活动,个性化相亲服务成为新趋势。】在2022年春节期间,不少00后回村大学生选择通过相亲寻找伴侣,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72亿元,同比增长11.6%,而2022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80.5亿元。相亲市场的扩大不仅https://stock.hexun.com/2024-03-02/212050045.html
10.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前景模式分析报告20232.1.2 全球社交网络市场规模 2.1.3 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 (1)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数量 (2)全球社交网络用户分布 (3)全球社交网络的渗透率 2.1.4 全球社交网络竞争现状 (1)全球社交网络营收排名 (2)全球社交网络用户数排名 (3)全球社交网络市场集中度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3698079.asp
11.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婚恋交友平台调查报告根据《2020年度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在线婚恋市场的规模已达到300亿元,且这一数字仍然在不断增长。这不仅仅是因为网络的普及,更因为婚恋交友需求的多样化和细分化。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传统的社交活动,网络平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用户可以根据自http://www.aichao521.com/hunl/3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