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翠翻看着一张张通过她的介绍喜结连理的照片,心里别提多美了
赵连翠,13年前因一场意外成了高位截瘫,就是这样一个三分之二的身体不受支配的残疾女子,却坚定地走在了热心公益、爱残助残的路上。13年中她摇着轮椅走过大街、穿过小巷,她被人亲切地称作“轮椅天使”、“义工红娘”,在她的影响下,已经有18人在她的家中签订了遗体捐献登记书,她还帮100多对单身男女成功牵手。
莒县多数遗体捐献者
10月13日,在日照莒县热电厂家属院赵连翠的家中,50岁的高克风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在遗体捐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也是今年在赵连翠影响下,在其家中签的第14份遗体捐献书,也是8年来在她影响下的第18个捐献者。
“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能把眼角膜捐出来让别人重见光明,把肾脏捐给尿毒症患者重获新生,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赵连翠说,早在2008年,她就成了莒县第一个捐献遗体的人。
“有赵连翠给我当遗体捐献的见证人,我放心。”高克风告诉记者,她在17岁时因一次事故成了高位截瘫,已经瘫痪了30多年的她总以为自己很没用,但看到赵连翠捐献遗体的事后,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更大价值。“活着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但死后把眼角膜和器官捐出去让别人获得健康和光明岂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莒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莒县共有25名遗体捐献者,除赵连翠自己外,有18名捐献者都是在她影响下签订的遗体捐献书。这18人多数都身有残疾,他们或与赵连翠打过交道,或是被她的事迹所感染。“一名高位截瘫的女性有这样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全都得益于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热心公益,了不起。”
赵连翠原本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国家土地评估师”,有一个美满的家庭,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落下了高位截瘫,将她永远“禁锢”在了轮椅上。
赵连翠回忆,“腊月初二那天早晨,我骑着踏板摩托车行驶在路上,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行人,为了躲避行人,我连车带人撞到了路边的土堆上,造成了脊椎轻微骨折,随后的医疗事故又让我高位截瘫。”
这样残酷的现实,让赵连翠无法接受,她一度心灰意冷,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后来,家人的爱以及朋友的关心,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义务助残近十年磨坏五条轮椅车带
2005年,赵连翠的病情已经稳定,她下决心走出家门去创业。她卖过手机卡、纯净水票,推销过化肥。她在创业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残疾人,也亲身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易,赵连翠就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残疾人。
“回忆起来,在助残的道路上,自己确实吃了不少苦,我曾经磨坏五条车带,手上也磨破很多次泡,但是我觉得这都无所谓,只要是帮助了别人,自己就收获一份快乐。”赵连翠说,很多人对她的做法不理解,有的人也曾对她说,自己应该照顾好自己,不要去管那么多的闲事。赵连翠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爱心能使她坚强,助人给她力量。
赵连翠第一次助残,是在2007年。当时,她为城阳镇郝家洪沟村高位截瘫的张仁爱买了一辆轮椅,亲自送到了他家中,这让张仁爱感动万千。“那天让我记忆犹新,我将轮椅送到张仁爱家中,他坐上轮椅,目视着前方,慢慢地滑到了门外,然后沉默了片刻,接着一抹眼睛哭了起来。他说父母、姐妹都没有为他做这些,而我却做到了,有了轮椅又可以重新看到外面的世界了。”赵连翠说,后来她又帮张仁爱做了假肢。
从此,赵连翠助残善举就没有间断过,感动着身边一个又一个人。几年下来,她捐给残疾人的轮椅近20辆,为贫困病友支付药费,帮助一位盲人开起了按摩诊所,为肢残的少年安上义肢……这些年,赵连翠为救助别人到底花了多少钱,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韩国男子都找她做红娘
由于身体的原因,赵连翠把自己经营的工艺礼品店都关掉了,也没有太多收入去救助别人,但她的公益之行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去帮助他人。2010年,赵连翠在家中操办当起“义工红娘”,免费帮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赵连翠有一个心愿,就是能让更多的单身男女找到另一半,她会把“义工红娘”这份工作用心做好。
“怀着感恩的心、坚强的心,把公益越做越大。我始终相信,就算是残疾人也能将正能量发扬光大。”赵连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