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女把“聊天窗口弹出”称作“网络一线牵”。
怎么我刚注册,系统就给我弹出了你呢?那一定是缘分。
01
江雯最近接触的一个案子,男女双方是在珍X网上认识,聊得来,怎么就没早点遇到呢,兴趣爱好和三观也太一致了吧,还恰好同城。
刚一个月女生就怀孕了。
男方本想说要不要再考虑考虑,但女生想结婚,觉得把孩子打了不太好,而且总归是要结婚,于是两个人告知家里后,在武汉摆了酒席,过了几个月又去领了证。
看着像是又成就了一桩姻缘。然而没过多久,各种事端如约而至,女生想尽各种办法捞钱,捞钱的理由并不充分,一是说自家弟弟买房首付还差10万,二是父母怎么怎么...婚后还买了辆豪车,花了大几十万,划在自己名下。(此处应有官方吐槽:姑娘真不是骗钱来的吗)
而男方本就是个富二代,大手大脚惯了,后来在外面欠下80多万债务,资不抵债,把房子卖了,公司关了。
都到了这种时候,女生当然是不想拿钱出来补贴的,男方看得不到什么经济支持,提出先分居,一分居就是一年多。
目前双方吵得很凶,男方想要离婚,再继续分居下去也不是办法,但女生坚决不同意离,并且以孩子要挟,让男方每个月支付1万块抚养费。
故事讲到这里,并不是想扯出一个孰是孰非,一切自由心证。作为旁观者看这次场婚姻,就像短道速滑,本以为正经而隆重,结果40秒游戏结束。
当事人再惨,也惨不过那个才1岁多的孩子。
02
要不怎么说那些婚恋网也挺害人的呢。
倒不是一竿子打死所有,但婚恋网站搞速配这一点,应该没有人不认同吧?
江雯说,不少这样的当事人找过来,他们要么就是结婚半年发现各方面都不合适,要么还有更狠的,结婚3个月之后才发现对方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一家人联合诓钱,最后人财两空。
江雯再问他们,为什么把婚姻大事寄托在一个app上?他们马上哑口无言。
看了一个行业报告,今年婚恋交友移动APP前100位里,位列第一位的某网,月活跃用户达到了542.2万人,环比增长20.68%,数据表现非常优异。
而婚恋网站三大巨头的页面点进去,显示的总用户数都是1亿~2亿。庞大的数字背后,是现代人的婚恋焦虑。
再者因为,适婚青年男女们本人并没有多么“求偶若渴”,但因为家里的催婚,同龄人步入婚姻正轨,以及经济的多重压力下,他们往往草率通过婚恋网或者相识的方式相识。结局就是:短暂相处,奉子成婚,婚姻没有经过双方的磨合,过早地破裂。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只是为了在线上寻求刺激,对婚姻也比较随意。反正互联网上大家都戴了面具,不怕。往好了想,说不定就出现了金龟婿金龟妻呢,再不济就当玩一玩。
如果说只是情感来得快去得快,高效速配后又离婚,倒是和我们平常老说的闪婚闪离区别不大,怕的是有些婚恋网还有一层灰色空间,你根本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人是鬼,用户身份模糊。
出于好奇,本人同时登陆了三大巨头的首页,发现这些婚恋网站的共性就是,界面设计很丑,logo很丑,看上去很low,除此之外也没别的了。
早两年《非诚勿扰》、《桃花朵朵开》等相亲节目大火的时候,婚恋网站抢着拿冠名,氪金玩家一次性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台上那些条件优越的嘉宾都是来自百X网珍X网,普通青年男女一看,咦,不错。
再加上注册流程好上手易操作,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有多简单。
一点进去就能看见正能量爆棚的口号,注册一分钟,幸福一辈子。
性别年龄随意填写,照片资料随意上传,的确也有很多用户拿不知名小模特小网红的照片佯装成自己,换取更大的点击和曝光。注册成功后,界面是这样的:
如果大家是不小心注册,那我建议去注销,不然2分钟之内就会有2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和收入的异性自动匹配推荐。(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而那些推荐给你的用户,只看不聊是不收费的,如果发起聊天,要按相应的价位支付:
大部分的婚恋网也都是这个收费模式,套路差不多。
其实我相信大家都不反感付费制,人家产品也要存活。
再者,就算注册付费了,又能怎么样呢?从100个里面挑20个,再从20个里面凭自己脑补横纵向对比,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就是真爱了吗?
03
线上相亲确实是结识圈子内外人最低成本也最有效率的方式,这一点不可置否。
江雯:怕就怕年轻男女们着了道,把婚姻当成一件随便好玩的事,不分辨清楚,最后还轻飘飘地来一句,反正就当给逐年上涨的离婚率做贡献了吧。
仿佛我们律师很热衷于帮别人快速离婚一样。
“但接触那么多离婚当事人,我一直觉得,结婚要慢,离婚要快。婚姻是两个人缔结一生,两个家庭的结合,以及三观的碰撞,对有些经济优渥的人,更像两个企业的合伙,在走入婚姻的那刻,我们都是奔着一生扶持而去。”
江雯:理性的建议年轻人对婚姻做好一定的预设,尤其是对双方的三观,以及对矛盾的处理方式进行磨合。
作为编者也想说,某种意义上高效速配和婚恋本身就是矛盾的,对普通人类来说,婚恋嫁娶是低频次行为,上几代人一辈子才结一次婚,但高效速配讲究的是快速交易,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