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社会》:不结婚也能过得好?“日本式”单身潮下的东亚婚姻观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14黑龙江

2022年,《花束般的恋爱》这部描述日本当代年轻人婚恋故事的电影在中国内陆上映,并迅速引发了大众对于“消费主义下年轻人爱情观变化”的大讨论。电影映射出了目前东亚社会中适婚男女们婚姻观的剧烈变化,凸显了日本社会目前正面临的严峻的婚恋问题——结婚难。

本书的作者山田昌弘是日本知名社会学家。在《不婚社会》这本书里,他预测,在未来的日本社会,将会有二分之一的年轻人独自迎来自己的晚年。日本真的会成为一个“结婚难社会”吗?

一、日本70年代进入经济低速增长期,导致“结婚难”

1.美元贬值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以达成美元贬值的协议,史称“史密斯会议”。这一会议导致一战之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体系瓦解,引发了投机者进入日本市场抛售美元。随着大量美元被换成日元,日本银行和金融体系中的日元资金量增加,进一步导致了信贷扩张、清偿能力过剩等一系列恶果。此外,日本央行为了防止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日元过度升值,于1971年12月和1972年6月连续两次降息,让原本平稳的日本物价迅速上涨了10%以上,民众的购买力被削弱。

2.石油危机

1973年,由于中东国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飙升,史称“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作为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而石油价格的飙升直接导致了能源成本急剧增加。据日本政府统计,当年,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增加至每桶11.651美元,从而引发了日本的通货膨胀,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到了1974年底,日本物价上涨至30%以上。

3.亚洲金融危机

到了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这是对于日本经济的致命一击。在1997年之前,日本男性想要成为正式员工还比较容易,很少有人一辈子靠打零工或者从事派遣工作维持生计,而在1997年之后,日本国内开始大量雇佣人力成本较低的非正式员工,低收入群体从50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以上,导致经济状况较差的男性被排除在女性择偶标准之外。

二、日本年轻人婚恋观发生改变

1.受影视剧与社会思潮影响

日剧《东京爱情故事》风靡,“两个人即使恋爱也不一定非要结婚”的观念,以及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性关系逐渐被社会认可、享受恋爱本身成为了新的社会潮流。

2.不再背负家族使命与责任

对于生活在90年代的日本年轻人来说,他们和经历了二战的父辈不同,没有背负家族使命和责任的他们能够享受纯粹的恋爱,这让这一代年轻人认为,自己能做到父母做不到的事。这种“恋爱自由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

三、日本社会婚姻观变迁

1.明治时期,深受门第观念影响

在1868年到1912年的明治时期,日本的婚姻都深受门第出身的影响。虽然明治政府大力推行现代化,也就是“婚姻自主”,但是所谓的“婚姻自主”在当时只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明治时期日本最著名的文学家森鸥外,留学时期曾经与一位德国女性坠入爱河,但最终森鸥外由于家庭的压力,在婚姻上遵从了“父母之命”,不得不离开恋人只身回国。由此可以看出,哪怕是当时思想最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婚姻大事上,仍然没有自主的权利。

2.1912年——二战,以继承家业为目的

3.二战后,西方恋爱自由观念传入

1947年,日本颁布《日本国宪法》,修订了民法,原则上提倡婚姻自由,同时废除了坚持传统“家”制度的明治民法中的有关婚姻的各种限制,比如“结婚需要户主同意”等。至此,日本正式进入近代婚姻,“婚姻自由”的思想作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得到了广泛宣传。而直到1955年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婚姻才发生实质上的变化。恋爱式婚姻开始普及,相亲式的婚姻开始发生质变。

四、日本社会婚姻的未来

1.少子化现象严重

根据1989年日本人口动态统计,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女性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量降到了1.57,创下历史新低,紧接着,1990年,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将这一现象命名为“1.57危机”,首次敲响了少子化的警钟。日本政府从2003年开始,相继推出包括增加家庭生育补贴、幼儿保育政策等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2.婚活现象兴起

为了鼓励日本年轻人走进婚姻。“婚活”这种颇具日本特色,类似于中国的大型相亲活动的运动开始兴起。“婚活”,是把日语中的“婚姻”与“活动”两个词粘合在一起,指未婚男女为了找到理想结婚对象而进行的自发性社交活动。在日本许多人口流失严重的小城市,政府会亲自组织并参与到各类“婚活”活动中。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新泻县十日町市政府从2017年至今,频繁举办“相亲移居旅行团”。

总结:

在日本,由于传统东亚社会对于传统婚姻观的执着,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对于身分、地位等标签的重视,相当一部分日本人仍然会通过“婚活”等形式寻找伴侣。

THE END
1.青年婚恋观的新趋势总的来说,青年人的婚恋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契合和个性表达。他们拒绝被动接受传统的婚恋方式,积极寻求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伴侣。同时,婚恋辅导和高校恋爱课程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与指导。 https://www.jianshu.com/p/614f82875763
2.《珍爱网2021年轻人婚恋观图鉴》:既是独立个体也能胜任“家庭2021年,“七普数据”“三胎政策”引起了人们对年轻人婚恋观、家庭观的热烈讨论。那些一边围观他人的“神仙爱情”,化身“柠檬树上柠檬果”,一边又喊着“一直单身一直爽”的年轻人们,到底是怎么看待结婚生子的? “七普”“三胎”后的第一个七夕,珍爱网对年轻人关于恋爱、婚姻、家庭的真实想法发起调研,共回收有效样本https://wap.eastmoney.com/a/202108132045625271.html
3.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从家长的“要少了会遭笑话”,到年轻人“多要了会被笑话”, 扫一扫,咨询广东编制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https://shanwei.huatu.com/tiku/3458333.html
4.太猛了!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专家的“好法子”超有创意!而且关于年轻人不愿意生娃,此前任泽平也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现代年人不仅不生了,甚至连婚都不结了。 .03 为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呢? 其实现在年轻人群体不愿意生育,主要也是因为几个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原因,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71350732816489
5.扎心!日本年轻人婚恋观调查结果:贫穷使人单身海外网1月24日电 日本朝日新闻社最近,针对日本国内青年未婚男女做了一项婚恋观调查,发现男女想法差异巨大。比如有7成女性认为收入是“绝对不可退让的条件”,但这么想的男性仅有2成。 朝日新闻社从2018年12月18日至19日,以25岁至34岁的未婚男女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他们的婚恋观。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rsaH1CcnRinP7Ogr4Qe190124
6.“00后”的婚恋观如此清醒?为此,我们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田梅青,请他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化和个体化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如今年轻人的婚恋观念越来越开放,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需求,不再将婚姻视为唯一的人生https://www.hubpd.com/hubpd/rss/cmmobile/index.html?contentId=8935141660706078671
7.陪28岁外甥相亲了3个对象后,终于明白为啥现在的结婚率越来越低这年头,婚姻仿佛成了一场越来越复杂的游戏。这不,上周我陪着我那28岁的外甥去相亲了三次,每次的经历都让我对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感到深深的震惊。你说为啥现在的结婚率越来越低?别急,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那天,阳光明媚,外甥小李西装革履,我则在一旁给他当“参谋”。第一个相亲对象是个名叫小芳的女孩,长得https://game.sohu.com/a/780677444_12189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