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情心理视角构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探索优质婚恋的有效途径心理学

“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强化青年对情感生活的尊重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青年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观。”

当前,我国的结婚率在整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且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大学生从踏出学校的那一刻就一头扎进了找工作的焦虑中。

在此期间,很多东西逐渐成了工作之外的附属,例如一段健康、理性的恋爱,而一个幸福、平等的婚姻似乎更是变成了奢望。

2019年10月,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将婚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借以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婚恋观念,将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放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长期以来,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也会涉及婚恋教育,但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比如,在一定程度上尚未把握大学生婚恋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教育内容比较狭窄,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既不能对大学生婚恋中的共性困惑给予解答,也无法针对个性化婚恋问题加以引导。

在这种背景下,从爱情心理视角探析大学生婚恋心理,构建理性、健康的婚恋观会是解决大学生婚恋问题的有效途径。

爱情心理与婚恋观构建

《西部学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生育心理现状的研究学报,其中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对300名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婚恋生育态度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婚恋行为低龄化、两性知识匮乏化、婚育态度开放化、追求两性平等化、择偶标准内在化等。

从结果来看,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已经和传统的婚恋观相去甚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再局限于传宗接代,转而追求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这种转变有好有坏,要想将不利转变为有利,需要对大学生爱情心理进行分析,以及结合当代大学生婚恋教育进行研究。

顾名思义,爱情心理是在爱情过程中个体心理特征的表现。在西方心理学领域,这一心理经过大量的研究,逐渐发展出一套理论体系,即爱情心理理论。

其内容主要包括:爱情生物理论、爱情类型理论、爱情文化理论。

这些理论的主要思想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的结论,科学性较强。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爱情进行研究,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涉及爱情的各个方面。

因此,爱情心理理论体系为我国高校婚恋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在社会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多种多样的价值观涌现并相互作用,婚恋观身处其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其他价值观念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好有坏,然而还未踏足社会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分辨,所以他们渴望得到来自家庭或者学校的指导。

以此来解决他们婚恋知识匮乏,婚恋困惑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念。

我们都知道大学校园是滋生美好爱情,孕育幸福婚姻的场所,因为青年们到了这个年纪,正是对婚恋满怀憧憬的时候。

所以大学的课程设置里必然有关于婚恋教育的内容,从爱情的内涵、爱情与人生的关系、家庭美德及法律法规等方面设置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婚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不过相比大学生专业上必修的课程,婚恋教育课时短,且被划入了德育内容,以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为主,缺乏婚恋生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脱离大学生的婚恋实际。

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甚至经常缺课。加上理论知识本身就难以在实际婚恋中应用,婚恋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然而,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可以从心理学的视角帮助大学生对于婚恋观的认识。

一是可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婚恋。当爱情心理理论被用于高校婚恋教育时,能够对大学生婚恋起指导作用。

同时,又增加大学生婚恋行为的可观察性、可理解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避免婚恋行为的盲目和冲动,使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婚恋行为,真正懂得为自己和他人的未来负责。

二是有效建立正确的婚恋道德观。上文所述,网络时代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其中不乏有冲击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不良影响。

此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未完全固定和成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因此高校婚恋教育不应只是灌输婚恋价值观和婚恋道德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辨析各种婚恋观念并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对知识传授者和知识内容认同基础之上。

将爱情心理理论融入高校婚恋教育,能让教育者了解大学生的婚恋心态,理解大学生的婚恋需求,尊重大学生的婚恋生理心理特征。

而根据这些生理心理特征,教育者可以因材施教,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提高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纳度。

当大学生能用所学理论对社会上的各种婚恋观念进行准确的辨析时,其就能在婚恋观念及行为选择中理性取舍,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婚恋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理性的婚恋观。

建议

充分了解爱情心理理论对于高校婚恋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后,针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婚恋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学校是大学生婚恋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系统接受科学知识的主要阵地,理应承担起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的责任。

除了进行系统的婚恋课程教学,还应充分利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消除婚恋心理困惑、培养良好婚恋行为。

家庭是大学生最初接触婚恋情境的场所。父母的感情状况、相处方式、沟通方法、矛盾解决策略等,都是大学生最早、最直接接触到的婚恋现实。

子女通过观察父母婚恋模式形成对婚恋的最初理解,这种理解往往影响成人后的婚恋状况。

因此,父母要注重夫妻感情的维系,要积极正向地解决婚姻问题、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沟通,让子女看到父母为了夫妻感情所做的努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

新时代大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使命,时刻考虑到婚恋与学业、人生、社会的关系,不可为了短暂的快乐而放弃长远的发展。

在婚恋中不断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以及自律能力,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婚恋教育事关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事关社会和谐发展与稳定。

THE END
1.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演讲稿6篇(全文)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演讲稿 第1篇 关于大学生的婚恋观演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学生的婚恋观。据父辈们讲述,大概二十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鲜见,当时大学生谈恋爱都是非常的隐蔽的。而现在,谈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伴随的,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tv0dmab.html
2.大学生婚恋观凤网首页 女性新闻 湘女e家 焦点新闻 家庭生活 凤网专栏 托育早教大学生谈婚恋观 8成男生支持婚前性行为 上拉加载更多https://m.fengone.com/tag/%E5%A4%A7%E5%AD%A6%E7%94%9F%E5%A9%9A%E6%81%8B%E8%A7%82/
3.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报告 篇1 https://www.yjbys.com/diaochabaogao/2622241.html
4.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篇2:大学生婚恋观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婚恋状况调查报告 今年的婚恋调查以线上问卷调查为主、线下深度访谈为辅的方式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历时2个月,调查对象覆盖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收集有效样本73215份;线下调查主要对200位单身男女进行深度访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6o1d36g.html
5.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变化中,那么你的婚恋观受到怎样的影响?请您就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下表。本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1. 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 您目前的年级? 大一 大二https://www.wenjuan.com/s/MNBb6vZ/
6.大学生婚恋观ppt课件.pptx大学课件/教案大学生婚恋观ppt课件.pptx 13页内容提供方:189***0685 大小:2.54 MB 字数:约小于1千字 发布时间:2024-01-05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6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大学生婚恋观ppt课件.ppt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03/5044001004011034.shtm
7.婚恋观教育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婚恋观教育”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婚恋观教育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婚恋观教育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婚恋观教育”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404815.htm
8.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青年责任意识培育西部学刊2024年05期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青年责任意识培育,大学生,婚恋观,责任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迁,通过回收615份调查问卷,就新时代大学生婚恋观,特别是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XBXK202405030.html
9.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10.是否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 赞成 不赞成 *11.是否介意同性恋或者同性婚姻? 介意 不介意 *12.是否接受丁克(“双薪水、无子女”的家庭)? 接受 不接受 *13. 是否是不婚主义者? 是 否 *14.觉得自己的婚恋观是否受家庭、父母的影响? 是 否 *15.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https://www.wjx.cn/jq/44479582.aspx
10.一篇特别有意思的研究: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差异来看一篇特别有意思特别好玩的研究!研究包括中国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差异,样本覆盖4所双一流、18所双非和8所专科院校,包括22个省份、26座城市,回收了14418份问卷,严格审查后获得9775份问卷。我挑了几个有意思的点大家一起看! 1.对于女性而言,虽然恋爱意愿略高于结婚意愿,但两者比例都显著低于男性,呈现出不协调的两https://www.360doc.cn/article/12776403_110338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