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发展调查:不同人口群体的婚恋观

作者:孙楠(系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本文全文转载自文汇报。

==================================================================================================================================

婚恋观是人们对婚恋问题的基本看法,它既是个人的主观标准和价值倾向,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在思想意识上投影。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婚恋观念和婚恋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例如初婚年龄推迟,不婚比例增加,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前性行为日益普遍等等。婚恋观的变化实际上正折射出社会的变迁。

我们的调查参照已有的婚姻观念量表,并结合当下有关婚姻的热议话题,分析了人们对以下婚恋问题的态度和看法:①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②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③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④一个人很好,不想谈恋爱;⑤结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⑥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⑦结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理需求;⑧到了一定年龄结婚可以避免很多闲言碎语;⑨结婚需要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⑩可以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每个问题设置“同意”或“不同意”二分类回答。其中,①-④题反映人们对于婚恋问题的基本态度,⑤-⑧题反映对于婚姻目的的看法,⑨-⑩题反映对于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

婚恋的态度

从总体结果来看(图1),调查者中26.36%的人口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超半数(51.21%)选择“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的样本占9.06%,“一个人很好,不想恋爱”的样本占11.04%。

图1:调查者对婚恋的态度

从分性别的分析结果来看(图1.2),针对“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一个人很好,不想恋爱”这几个问题,女性的认同比例更高;男性则更加认同“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40.61%的男性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一比例在女性中仅为15.35%。如果说,传统社会中女性因为其依附地位更加期待结婚,现在的状况是,女性在婚恋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自由性,并反映出相对低迷的婚恋意愿。

图2:对婚恋态度的性别差异

我们将样本分为15-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图3)。在“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个问题上,相较年轻世代,年龄较大的样本对此表现出更强的认同。随着年龄增长,没有婚恋意愿的样本比例逐渐降低。同样,年轻世代认同“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的比例也更高,在15-24岁、25-34岁、35-44岁和45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中的占比分别为:55.22%、49.8%、53.49%、42.51%。年轻人口不仅不想结婚的人口比重提高了,连不想谈恋爱的比重也提高了,对于认为人生中必须结婚的看法也在减弱,都将强化未来的低生育水平。

图3:对婚恋态度的年龄差别

我们也考察了不同受教育水平样本的婚恋态度,将样本受教育水平分为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就“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个问题,以大专学历为分界,在此之前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对此观点的认同度增加,但在此之后,随着学历增加,认同度下降。对于“只有遇到喜欢的人才结婚”、“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一个人很好,不想谈恋爱”这几个问题,则表现出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认同度递增的趋势。

图4:对婚恋态度的分教育程度差别

婚姻的目的

调查显示,结婚的目的中以“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结婚目的的样本占比最高,达到17.27%,选择“避免闲言碎语”、“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以及“解决生理需求”的样本占比次之,分别为16.42%、7.57%、0.96%(图5)。

图5:调查者对婚姻目的的看法

两性对于结婚目的的看法整体差异较小(图6)。其中,女性对于“结婚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认同度略高于男性,相对而言,男性则更加认同结婚是为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解决生理需要”以及“避免闲言碎语”。

图6:对婚姻目的的性别差异

分年龄段来看(图7),在最年轻的样本群体中,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作为结婚目的的比例仅为5.22%,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平缓递增,在45岁及以上样本中增长较为明显,达到了16.77%。尽管将传宗接代作为婚姻目的总体样本比例并不算高,但仍然存在年长世代认同度高于年轻世代的现象。认为结婚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以及“避免闲言碎语”的样本占比在各年龄段中均处于10%-20%之间,且各年龄段间的认同差异较小。

图7:对婚姻目的的年龄差别

对于“结婚是为了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认同比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学历分化,认同度最高的高中或中专群体(9.58%)和最低的本科群体(6.44%)之间仅差3.14%。受教育水平越低,越认可“避免闲言碎语”这一婚姻目的。有趣的是,随着受教育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婚姻经济目的认可度越强,这一比例在研究生及以上样本群体中达到20.51%,而在初中及以下样本群体中仅为11.56%(图8)。

图8:对婚姻目的的分教育程度差别

婚恋的方式

就对于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而言(图9),14.07%的样本可以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25.67%认为结婚需要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

图9:调查者对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度

相对而言,女性对于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其中,16.65%和28.66%的女性样本“可以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并认为“结婚需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在男性样本中的比例则分别为10.73%和21.8%(图10)。

图10:对传统婚恋方式接受度的性别差异

与常识类似,年龄越大的人口对传统婚恋方式越为接受。45岁及以上样本对于“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接受程度最高(23.95%),35-44岁(18.16%)、15-24岁(14.48%)、25-34岁(12.97%)年龄段次之(图11)。关于“结婚需要双方父母和家庭的同意”这个问题则并未表现出较明显的年龄分化,认同比例最高的35-44岁(27.93%)年龄段和最低的25-34岁(24.82%)年龄段之间仅相差3.11%。

图11:对传统婚恋方式接受度的年龄差异

分受教育水平来看,对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程度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却表现出增加。研究生及以上样本对于“接受媒人介绍的相亲和婚姻”以及“结婚需双方父母和家庭同意”的比例最高(28.82%,34.81%),远超认同比例最低的初中及以下(7.03%,17.14%)群体(图12)。

图12:对传统婚恋方式接受度的分教育程度差别

自古以来,“成家”是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人生事件之一。从调查来看,人们的婚姻观在发生变化,人们已不再普遍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必需选项,并将更多的情感意义赋予其中,人们对于是否婚姻的自主性在增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过渡中,两性婚姻观呈现出不同取向。

相对男性仍然较高的婚姻意愿,女性的婚姻意愿在减弱,甚至恋爱的意愿也在减弱,只有少部分女性认为“人的一生中必须结婚”。这可能与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个体的现代性与自主性增强有关。这种碰撞与过渡也反映在不同年龄组的人口中,年轻人更倾向于现代的婚恋态度。

从受教育水平来说,这种相对现代的婚恋态度更多地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所持有。可以预见,伴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现代性的婚恋观念将呈现出更强的扩张力。从人们对婚姻目的的态度来看,传统婚姻目的逐渐淡化,相较婚姻的生育功能,人们更认同其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就“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这一目的而言,男性和年长的群体认可度更高,高学历群体更加认可结婚是为了“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传统婚恋方式仍然为一小部分群体所认可,女性对传统婚恋方式的接受度更高。而且,虽然高学历群体的婚恋观更为现代和自主,但他们对相亲等传统婚恋形式的接受度反而更高,一方面,这可能与高学历群体婚配难的社会现象有关,另一方面,传统婚恋形式可能也在演变出新的内涵,人们对其不断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THE END
1.婚姻与家庭拥有正确婚恋观,才能遇见“对”的人婚恋观 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恋爱 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 甚至影响一个人 一生的发展与幸福 近些年 关于婚恋的热议频频发生 “家长相亲” “花式催婚” “天价彩礼” “家庭劳务分工”等话题 引发广泛讨论 加剧了人们的婚恋焦虑 如何才能遇见另一半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97536
2.最新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三篇).docx最新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三篇).docx 17页VIP内容提供方: 影子 大小:25.33 KB 字数:约8.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3-27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最新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三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24/5230110242010130.shtm
3.今日头版速递07·20华商报讯国内某知名婚恋交友平台最新一期“婚房”主题婚恋观调研报告显示,“房子=票子=爱情”这样的观点竟得到了近半数单身男女的认同。数据显示,六成单身男与半数单身女的身边都发生过因“买不起房而分手”这样的爱情悲剧,因“买不起婚房而分手”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为:郑州(67%)、上海(64%)、天津(63%)。详情https://news.jstv.com/wap/a/20170720/150050246127.shtml
4.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中国人的婚恋观 第1篇 婚姻恋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们大踏步学习西方, 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5.舒淇的“剩女”婚恋观综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舒淇的“剩女”婚恋观 节目简介 偶像万万碎 2015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孙骁骁 / 李莎旻子 地区:内地 类型:访谈 简介:《偶像万万碎》是由湖南芒果TV倾力打造的明星综艺谈话类节目。利用粉丝对湖南卫视电视剧及各类综艺栏目的热爱,为粉丝量身定制。 看了还会看 2024-11-09期 默契答题!田嘉瑞被戳“痛点” 你好,https://www.mgtv.com/b/293866/3236986.html
6.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分享最新行业报告:公众号“报告查一查” 以上报告内容来源《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Soul APP x 上海大学CENDUS》 查看获取全部内容或其他行业数据 公众号:报告查一查 发布于:山东省 平台声明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写评论写https://m.sohu.com/a/798912615_121814531
7.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培养高尚婚恋情操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8.中意伴侣难求在日华人婚恋面面观另一方面,沈洁教授也谈到现在20岁左右年轻一代的婚恋观过分理想化。他(她)们成长在中国社会信息交错,生活刚刚走向现代化的时期。媒体提供了大量新潮的生活观和婚姻观,但大都不具有现实性。最近,他接触到一些刚来日本一两年的男孩们。他们在出国前有豪言壮语,嚷着留学就要找日本女孩作老婆,但来日后希望很快就破灭了。https://www.chinaqw.com/news/2005/1201/68/7627.shtml
9.何为正确婚恋观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形成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真正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具体的说包含以下几个意思:爱情以一定客观物质为基础;理想是爱情的社会内容;男女平等;具有排他性、热烈性、持久性的特点。 http://www.ybxww.com/zt/20217x/html/202108/434259.shtml
10.中国女性婚恋面面观无论男女,要脱单,既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也要了解对方的需求。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现代女性对爱情与婚姻的真实看法,壹心理联合单身青年自救平台、调研工厂共同发起《2021中国女性婚恋观白皮书》。 调查结果如下: 一、爱情中的不可能三角 女生找男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高帅 、专一 、有钱;男生找女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7/19/6850818_11273004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