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后X综合征中期预后非常好。有心绞痛但CAG正常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很高,明显高于冠脉狭窄的患者,与同龄正常人群的存活率无差别。尽管如此,长期随诊发现左心室功能常常保持正常,但许多患者一直有胸痛,要求服药物治疗。2、预防由于患者对胸痛常产生焦虑、恐惧,因此,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有助
本病预后不良,早期认识轻症患儿并给予及时治疗是争取改善预后的关键。一旦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则有很高的病死率,幸存者也往往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瑞氏综合征的预后与病情轻重、进展速度以及治疗早晚有关。年幼者预后差,反复出现抽搐,血氨、肌酸磷酸激酶明显升高者,空腹血糖低,血pH值低于7.2,凝血酶原
Crow-Fukase综合征病人的预后较多发性骨髓瘤好。与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相比,Crow-Fukase综合征病人发病年龄早(中位年龄分别为51和64岁),病情进展缓慢,生存期长(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和30~35个月),5年生存率高(分别为60%和20%)。神经病变的不断恶化是Crow-Fu
1、本病病程为良性过程,预后良好。2、但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时,肝细胞内的这种色素物质长期沉积,会造成肝内微细胆管的破裂,直接影响肝细胞而导致肝细胞的变性,甚至坏死,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的形成等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3、对黄疸较重并伴有其它症状者应积极退黄,以减轻肝细胞内的色素反复沉积,
1、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本征结肠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一经确诊,应立即行单纯息肉切除术或早期行结肠切除术,术后应定期行结肠镜复查。对于手术难以切除的多发性肿瘤,药物和放疗有一定效果。2、预后预后不良,大部分病例在确诊后数年内死亡。其原因是多数情况下不能完全摘除神经系统肿瘤,在结肠息肉癌
该病经正确治疗预后良好。术后半数以上患者恢复顺利。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1周内有恶心、呕吐,往往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对此类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最终多也能痊愈。
sws尚无根治性疗法,主要为对症处理。对面部血管瘤可行激光治疗,也有报道用局部注射硬化剂。国外报道未予处理的SWS患者中65%在劝年之内面部病损区内会出现增生和形成结节曰一,。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总结的病例中有2例报道行激光治疗后诱发癫病。所以对激光的治疗应慎重。癫痢的控制首选抗癫痢药物,卡马西平、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如不及早诊治,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25%-90%),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所致的败血症得不到控制,则预后极差。骨髓移植并发ARDS死亡率几乎100%。持续肺血管阻力增加,示预后不良。脂肪栓塞引起的ARDS,经积极处理,机械通气治疗可获得90%存活。刺激性气体所
一、预后存活年龄在31~63岁不等。主要死亡原因为脑血管意外、肿瘤、糖尿病昏迷、肝功能衰竭和贫血。二、预防1.努力降低人群中遗传病发生率,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个体,采取通常的措施,包括婚前检查、遗传咨询、产前检查和遗传病的早期治疗。2.不要近亲婚配。降低人群遗传病的发生率
1、治疗一旦确诊为本综合征,立即停用致病药物或改用其他药物,是治疗本综合征最有效的措施。若停药后症状仍持续存在,可考虑应用激素,激素有抑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可用泼尼松口服,连续用药1~2周,多能控制病情发展。2、预后本综合征预后较好,多可随停药而恢复正常,很少有后遗症,但再次用药又能再
AMI患者的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急性期住院病死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采用溶栓疗法后再降至8%左右,住院90分钟内施行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4%左右。死亡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在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者,病
1、预后婴儿期发病者症状重,部分患儿有智力障碍,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感染而死亡。5岁以后发病者,几乎全部都有生长迟缓,部分患者呈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2、预防因病因目前尚无定论,无确切预防措施。确诊本病后应积极对症治疗,以防止并发症。
病情一般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继而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开始恢复,少数患者在病情恢复过程中出现波动。多数患者神经功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基本恢复,少数遗留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GBS病死率约3%,主要死于呼吸衰竭、感染、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50%患者痊愈,10%~15%患者遗留后遗症。CMAP波幅低于
一、治疗1.病因治疗炎症者行抗感染治疗,肿瘤者行化疗、放疗、手术等治疗。2.对症支援治疗二、预后预后视病因而不同。末梢性霍纳综合征时有希望治愈,治疗方法不论症状怎样,只是局部给予1%~2%肾上腺素即可,每日点眼3次。眼睑下垂、缩瞳和瞬膜突出等症状虽可快速缓解,但交感神经恢复的
患者的视网膜炎症通常于治疗后2~3个月开始消退,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后可于4~6周后消退。患者的视力预后可有很大不同,在未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未行预防性激光光凝和显微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前,约2/3以上的患者最后视力降至0.1以下。随着上述治疗方法的应用,患者视力预后已有明显改善。如未出现影响黄斑区
1、预后不同类型的肌紧张不足综合征预后不尽相同,一般为良性过程,如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当稳定,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2、预防有遗传背景的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
本病呈良性经过,预后较好,唯个别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反复数次手术方能制止。据有关报道术后3年内随访发现术前症状大多数可缓解或消失,短期观察术后视功能好转,无特殊严重并发症。
一、疾病预后预后良好。三分之二的的患者在6至7年内局部症状改善。少数病人就会恢复正常。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症状倾向于稳定在相同的强度。二、疾病预防1.更年期前后女性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2.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饮食均
一、预后:Ⅳ型EDS病人通常死于心脏并发症,大多数死于20岁以前[1]其他亚型病人在无其他并发症情况下,寿命大多与正常人一样。二、预防:预防合并感染。防止外伤,预防血管破裂所致大出血。弹性过强,关节活动过大3大主症的一组遗传性疾病。该征无根治方法。本病有遗传倾向,不建议
Meekein-Ehlers-Danlos综合征系遗传性疾病。本病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中胚层细胞发育不全致胶原蛋白转录和翻译过程缺陷或翻译后各种酶缺陷使其合成障碍而引起。遗传方式多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或性联隐性遗传。遗传性结构蛋白病(heritabledisor
一、诊断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的既往史和发作形式,结合清醒期和睡眠期特征性脑电图改变,以及随病情进展患儿出现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等特点,可做出诊断。二、预后本病征预后不良,生活质量很差。抗癫痫药物疗效不满意。少数LGS呈静止性病程,如能控制发作,认知功能可能有好转。LGS的病死率约4%
1、预后本病经以上处理大多预后良好,一旦症状复发须注意并发口腔、咽或食管癌,有作者认为大约70%口腔癌病人有长期Plummer-Vinson综合征的历史。2、预防缺铁是本病的基本原因。由于铁的不足导致含铁酶系统缺乏影响黏膜代谢,引起上皮层的改变,形成食管蹼,导致咽下困难。在无食管扩张
与13三体发和表关的因素所知甚少,母亲高龄可能是原因之一,患儿母亲的平均年龄为31.6岁,父亲的平均年龄为34.6岁。此外,有资料表明,79%病例妊娠于寒冷季节(9-2月),45%的患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内死亡,90%在6个月内死亡,存活至3岁者少于5%,平均寿命为130天。
1、诊断主要根据婴幼儿期发病有明显营养缺乏及反复或慢性感染史贫血较重且为营养不良性肝脾肿大尤以脾大明显以及周围血象出现幼粒幼红细胞等临床特点即可考虑本病。2、预后本病征预后一般良好,经治疗后精神、食欲及血象均可恢复正常,但脾脏肿大恢复较慢,重症病例或治疗较晚者可死于感染。
色素膜-脑膜炎综合征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通常原田型预后良好,而伏格特-小柳型预后略差。一般病程迁延在2~3个月或更长。本病容易复发,特别是早期延误治疗和治疗不彻底的病人,极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