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最早婚姻在什么时候?西方最早的婚礼在什么时候?有何区别?伏羲氏女娲

中国有关婚姻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记·昏义》记载:“昏”原文作“昬”。由于古人娶妻,亲迎是在黄昏的时候进行,这个时候太阳马上就要落下,而月亮将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此得名,后来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婚姻二字本作“昏姻”或“昏因”,指的是男女双方嫁娶的仪式。汉代郑玄注:“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唐人孔颖达解释“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好合之际,谓之婚姻,其事是一,故云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也。”也就是说在过去的时候,婚礼以昏为期,男方必须在黄昏之前到女方家中迎娶女方,女方嫁到男方家中,通过嫁娶形成家庭,自古以来重视婚俗仪式,除去婚嫁仪式就不是婚姻,因此所谓的婚姻就是指的嫁娶的仪式。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礼是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产生的。在河南省周口地区流传着的这样一则关于婚姻的神话故事:传说在远古时期因为洪水泛滥,几乎世界上的所有人以及动物全部被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两兄妹。太白金星指定让他们结为夫妻,繁衍后代,可是他们两人认为相互之间是兄妹关系,结为夫妻有违伦理纲常,都不愿意结为夫妻。但是如果他们不结为夫妻的话,人类便会灭绝。所以他们这样回答太白金星,只要分割成很多段的竹子能够再次连接起来,他们就答应结婚。后来竹子真的连接起来了,而且在断裂处还形成了竹节。这之后两人还是不同意结婚,又说道如果分别从两座山上往山下滚石磨,到山下两个石磨能合到一处,就同意结婚。可当石磨合在一起之后,二人仍然推辞不答应。而且女娲为了拒绝太白金星,还出主意让伏羲追自己,只要追上就同意成婚。可是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后来一只乌龟告诉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方向追赶女娲。女娲没有防备一下子就被伏羲抱在怀中,两人只好成婚。这便是中国关于婚礼最早的神话传说。

唐人杜佑写道:“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驭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於庭;殷时亲迎於堂;周制,限男女三年,定婚时,六礼之仪始备。”在伏羲氏时代,人们处于渔猎生活时代,以兽皮为贵,所以在结婚的时候男方要向女方送两张鹿皮,这就是所谓的“俪皮之礼”,这就是我国古代嫁娶以俪皮为礼的婚礼习俗的肇始。

《大戴礼记·感志篇》记载:“凡淫乱生於男女无别,夫妇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资治通鉴·外纪》记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春秋公羊传》记载“庄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何休注,引纳徵礼而申之曰:俪皮,鹿皮,所以重古也。”这三段记载说明以俪皮作为婚娶礼物,在我国早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是圣人制定成为礼法的。在这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慢慢多了“必告父母”之礼;到了夏商时期,则又多了“亲迎於庭”、“亲迎於堂”的婚礼仪式;在周朝的时候,我国逐渐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称之为“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伴随着“六礼”的进行,整个婚仪过程还需要交换三种文书,分别为:“聘书”,即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的定亲的文书;“礼书”,即在过大礼时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所用的文书;“婚书”,即新郎迎娶新娘过门的时候,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三书”和“六礼”合在一起,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的“三书六礼”。

从《圣经·创世记》中神创造万物和亚当夏娃结为夫妇的传说中可以看出:西方婚中神的直接参与。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神学在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占着统治位,婚俗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在当时,任何婚姻都需要到教堂举行婚礼仪式,否则的话婚姻就会被认作无效。神视婚姻为一个盟约关系,“教会宣布,婚姻是神圣的典礼,由此而被确认的婚姻除非当事人死亡不得离异。同时,宗教法还规定,不是出于自愿而结婚的属于无效。”

THE END
1.结婚的由来打开西瓜视频,看完整高清内容 l说 1618粉丝65视频 关注 结婚的由来 61次播放2024-09-19发布 相关推荐 评论0打开App观看 00:19 快来看看我的视频吧~ 0次播放3天前 01:29 国庆节快乐呀,今天和小猪佩奇一起在家做碗小馄饨#我的节日仪式感 #治愈系美食 #日常vlog#今日碎碎念 0次播放4天前 00:13 #拍戏现场https://m.ixigua.com/video/7416300035534488115
2.结婚二字的由来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来自西部大开发杂志结婚二字的由来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https://weibo.com/1970832281/MFIwBFJPw
3.法定结婚年龄的由来本文介绍法定结婚年龄的由来,我国法定结婚年龄是:法定婚龄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法定结婚年龄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 1、我国对法定婚龄的规定主要为: 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法定婚龄为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现时规定与https://www.66law.cn/laws/76100.aspx
4.2021年牛年农历八月生肖猴结婚好吗?哪天结婚好?关于结婚的由来你知道吗?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https://www.smxs.com/nianfen/2021/142108.html
5.结婚贴喜字的由来结婚贴喜字的由来 08-13余生还长,何必惊慌。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结婚必须要贴双喜字,意思是双喜临门,但事实上,这种婚姻习俗,不是习俗的开始,而是从一个宋代男人开始的。他就是靠一副对联升官发财,娶了老婆,真的是喜上加喜。 据传说,宋代王安石进京考试那年,他路过一个人家,看见他家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其中https://ms.httpcn.com/info/html/2021813/ILTBPWUYRNIL.shtml
6.结婚时的五金是指哪五金结婚五金的由来和寓意结婚五金的由来 准备结婚五金是我国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婚礼习俗。订婚时候聘礼和五金代表的是男方要娶女方的决心和重视。对女方越重视,给的彩礼的五金就越多;而且金“金”代表的含义是“金玉良缘”,是代表着对男女双方爱情的祝福。而订婚五金的款式都是圆形的,代表着男女双方婚姻十分圆满并且幸福。因此,就有了订婚五https://www.zgjm2008.com/baike/hunjiabaike/64045.html
7.结婚喜糖小知识,结婚喜糖的由来和意义很多人都知道,结婚是要送喜糖的。喜糖作为一份小小的回礼分量虽然不重,但没有新人会忽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知道结婚为什么要送喜糖吗?结婚送喜糖这一文化习俗又是从何而来呢?今天小喵就来说说结婚喜糖的由来和意义。 ? 一、喜糖的由来 喜糖在旧时婚礼中,作为婆家定礼中的六色礼或十二色礼之一,新娘上车(轿http://www.hunlimao.com/news/11141
8.骑狗结婚下雨的由来是真的吗骑狗结婚下雨是一种民间说法,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其真实性。按照这种说法,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骑过狗,那么他/她长大后结婚的那天就会下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说法只是一种传统的观念,不应该被过分迷信或依赖。https://www.chongwunet.com/cwg/cwgjbcs/wd/198892
9.婚礼请柬的由来及发展婚礼请柬是一场婚礼的名片,让他人最先了解你婚礼风格最好的方式也是从婚礼请柬开始。对于婚礼请柬又称为喜帖,在中国由来已久,其实最开始喜帖的由来是跟圣旨相结合的,通常会印结婚日期和典礼、婚宴举行时间,通常也会印上男女双方家长的名字。一般喜帖寄出的时间是婚礼前六周。喜帖最早就是从中国开始流传开来的,最早的http://www.sjhtprint.com/mobile/newsshow.asp?id=1090
10.结婚下茶是怎么回事接亲网一、结婚下茶的由来 中国古代婚俗,婚嫁以茶为礼,称作“下茶”。亦称“茶定”、“受茶”和“茶聘”,属于古婚俗“三书六礼”中的第四礼“纳征”的书部,对于“三茶”中的第一茶,全意为“受聘定之茶”。指代的是“纳征”最后核对“礼书”无误,相方家长点头认可这段婚姻,并在茶定后开始共同确定“迎亲书”。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3241.html
11.你知道结婚为啥要五金吗?五金的由来是什么?五金的由来是什么? 传统文化中有句话叫“无三金不嫁”,随着时代变迁, 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婚嫁也从“三金”升级到了“五金”。 “五金”指的是结婚时候购买的黄金饰品 传统“三金”一般指金项链、耳环、金戒指。 “五金”相较于“三金”多了两金,http://client.e0575.com/app.php?c=thread&a=shareDetail&tid=11633135
12.结婚为什么要发喜糖结婚发喜糖的意义很多只知道结婚的时候要派发喜糖,但是对于结婚为什么要发喜糖很多人是不了解的。下面,糖媒人就和大家说说结婚发喜糖的意义,一起来看看吧! ?结婚为什么要发喜糖 一、结婚喜糖的由来 喜糖在旧时婚礼中,作为婆家定礼中的六色礼或十二色礼之一,新娘上车(轿)的时候,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时候,都要撒喜糖,让大家一起分享甜https://www.meipian.cn/1nfv829g
13.各说各话结婚一词的由来,成语才高八斗源于哪个典故换一批央视榜单 1 人民的珍藏 从电报到5G 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2 国家荣光 向死而生 他率数千勇士血战湘江 3 智能家居 如何把家变“聪明” 消费主张 4 逐梦“天空之城” 低空经济崛起 今日亚洲 5 大运河传奇 水上“漂”来北京城 跟着书本去旅行 查看更多 换一换听https://tv.cctv.com/v/v2/VIDE135563370652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