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高校婚育文化与青春健康主题活动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00后”大学生的婚育观,是什么样的?从结婚意愿的起伏到择偶标准的多元,从恋爱观念的开放到家庭责任的认知,每一个“00后”声音背后,都蕴含着对情感生活的独特思考与追求。
今年11月,2024年福建省高校婚育文化与青春健康主题活动在漳举行,走进高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弘扬新型婚育文化。
情感动向
大学生对待婚育更为谨慎
“00后”的婚育观,不仅反映了他们自身的成长与困惑,也为我们洞察社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林冰副教授分析说,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婚育观念比较开放和自由,婚恋渠道呈现多元化,年轻人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自身幸福。“如今,‘00后’也更少‘恋爱脑’,他们大多把个人发展放在比婚姻更高的位置。同时,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也让他们更注重物质保障,物质基础成为他们婚育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婚育可能给女性带来更多身体伤害,还要承担家庭关系和经济负担。”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小婧坦言,结婚后要面临复杂的婆媳关系、亲戚关系等各类人际交往中的棘手问题,生娃又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结婚意味着需要接纳另一个人,与这个人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需要自己进行很大的调整改变,因此更需要慎重考虑。”
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部分大学生对于婚育也存在物质层面的忧虑。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小洪说,当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职场竞争,这使得他自顾不暇,难以承担起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古人说,成家立业。但作为新时代男生,我更注重先立业,后成家”。小洪对于婚恋保持开放态度,计划35岁之前结婚生子,“不排斥也不强求”是他的婚育态度。
原生家庭对于个人婚育观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小红生活在多子女家庭,根据个人的成长经历,她表示将来生育两个孩子是最令人满意的选择,“若生一个娃可能会比较冷清,若生三个及以上的娃则会负担过重”。
着力引导
推动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
今年11月,2024年福建省高校婚育文化与青春健康主题活动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举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弘扬新型婚育文化。
主会场内,新型婚育文化和青春健康宣传展区备受瞩目,新型婚育文化、青春健康项目、性与生殖健康以及防毒防艾等知识宣传模块依次展开。与此同时,16个高校主题展位,依次展现各校在青春健康活动以及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方面的精彩亮点、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青春健康同伴社指导老师黄立恒看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健康、文明的婚育观念,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探索婚育文化发展的平台。
黄立恒老师表示,近年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与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联合联动,以“青春健康文化节”为支点,共同打造了“教育教学、第二课堂、同伴教育、咨询服务、宣传教育”五位一体、“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单位”三环结合的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进一步扩大了青春健康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惠及更多青少年及家长。
未来方向
期待高校开设更多婚育课程
“00后”要如何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育观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新型婚恋观和家庭观。”在林冰副教授看来,年轻人正处于恋爱婚姻的关键阶段,在做出选择时更应慎重考虑,多深入、多了解,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此外,大学生也要着力提升个人价值,健康的关系使两个人共同成长,要建立起一个能够包容、探索和成长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