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无小事。任何一次看似微小的播出纰漏都可能引起无法想象的“舆情海啸”。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和思想的走向,在新闻编辑环节和播出环节一定要细心检查,杜绝播出隐患。
2、巧妙编排,提升收视
2.1充分利用黄金时段
因此,新闻类电视节目应该充分利用好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吸引住观众的眼球,提升收视效果。而按照新闻的重要性和收视习惯,一期新闻编排应该沿袭政治类、经济类、民生类、文体类等顺序编排。
2.2新闻提要很关键
2.3新闻标题须新颖
新闻标题是用最准确的词句对此篇新闻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概括,要善于引用标点、重点符号。出色的新闻标题通常给一篇新闻报道起到点睛之笔的功效,要注意的是,标题不能太长,因为作为新闻类电视节目的新闻标题尤其特殊,它不像纸质媒介有大篇幅和足够长度的空间,如果字数过多,标题过长,会让观众有非常不好的感官效果,显得繁琐臃肿。新闻标题的设计多半遵循“短、精、新”的原则,短就是新闻标题的字数不要过多,精就是标题要对新闻内容的精准概括,不要夸大其词,内容跑偏,新则是标题的设计要新颖,紧跟潮流,具有艺术性,这样的新闻标题才是成功的新闻标题。从工作的经验来看,新闻标题一般不能超过13个字,这样在视觉欣赏上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2.4导语和正文创作要有工匠精神
导语的创作要高度重视,从创作经验来看,有的时候甚至要用1/3的创作精力去写导语。因为精良的导语会抛给观众一个小疑问,吸引观众在正文中去感受一个小惊喜。
3、完美结束,延伸收视
现在,各级电视台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更多地体现于电视新闻水平的竞争。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辑不同于一般娱乐节目编辑或者电视剧的编剧,主要以娱乐、消遣、欢笑为主,新闻编辑者身上背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电视节目如何合理编排】
立足观众心理需求,增强频道的辨识度,吸引观众眼球
中国无疑是当今世界的电视超级大国。具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广播电视台2087座,教育电视台44座。就以江西地区而言,观众打开电视,呈现在眼前的有上百个电视频道,再加之“多屏时代”的到来,观众分流明显,央视频道、卫视频道、地面频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节目编排策略日益成为电视媒体的竞争工具和手段。
2016年湖南、浙江、江苏等强势卫视保持极高的节目上档率。湖南、浙江卫视都有十档以上的新节目、江苏和东方卫视也分别有九档和七档新节目推出。二三线卫视也纷纷发力,四川、天津、江西等卫视节目编排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尝试大量新节目进行版面填充。以江西卫视为例,季播节目的播出量就有明显的增加,先后推出了《超级歌单》向经典致敬;《带着爸妈去旅行第二季》明星的孝道,大走“情暖中国”的温情路线;并在今年8月份推出新周播栏目《我是联想王》。
立足媒体定位,不同时段差别编排
以19:00-22:00为例,“一剧两星”新政发布伊始,该时段的收视率下降明显,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21:30-22:00,收视最高降幅接近两个百分点,下降比例达到6%。如何在“920节目带”表现出色,各台都在编排上做了调整,大多数卫视频道采取“两集剧+栏目”的编排方式,湖南台则选择采用“栏目+两集剧”的播出形式,再加之坚持独播、自制剧,较好坚守住了“920时段”。除了编排上的调整,对于此时段所播剧目和栏目的选择也更加用心,如电视剧作为省级卫视拉动收视的三架马车之首,频道定位不同,在剧目的选择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以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的编排为例,主打“大剧战略”和“独播战略”,推出更多的两星优质剧和独播剧,囤积储备了20多部有良好市场预期的剧目,题材类型涵盖了经典续集、年代史诗、剧王精品、时尚情感、热力偶像等类型,可以在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主题。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技巧】
二、搞好电视节目制作流程控制
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生产并不是一项简单轻松的工程,只有各个环节相互合理的配合是电视节目质量提高的基础,要想从本质上将电视节目的编排质量提升,电视节目从采访开始包括之后对节目的编辑、制作和最后的播出环节这一系列的制作工序都要相互配合,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不能过于简单,所以要将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不断的进行优化,使节目的制作流程完全得到掌控,在进行节目编排制作的时候所有部门不仅仅要相互配合而且还要服从管理层的调控,这样才能使电视节目的质量得到保证。并且,对节目的审查管理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要着重审查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技术质量和艺术水平等,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升电视节目的品味。
三、自制电视节目重点突出
各地方电视台之间的不同不能通过新闻等节目突出,而是要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来表现,这些自制电视节目的地方特点不仅要独特还要浓郁,通过这些自制电视节目可以将电视台与电视台区别开来。电视节目不仅仅是节目,它还为传播文化作了不少的贡献,地方文化可以通过电视台播放的自制节目进行传播,我们可以通过湖南卫视来分析,湖南卫视有许多自制节目,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制节目有非常丰富的样式并且有很多观众喜欢,观看者不仅仅是自己省得观众还有许多其他省份的观众爱看。
所以,要想在电视节目编排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就必须要多地方电视台的自制节目上加大制作力度。自制电视节目不仅仅可以使地方收视率直线上升还可以使当地文化得到更多地发展机会,这些都是地方电视台自制节目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各大电视台重点突出对自制节目的制作播出,不仅仅可以使电视台的品牌形象得到推广还可以使电视台一直都拥有活力,可以使电视台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丰富题材、细化特征,加强专业化
在进行电视节目编排的过程中要以目标人群作为考虑基础,将节目的细节做好并且将节目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同时要使栏目具有个性化,打造精品节目,将这些制作电视节目的原则和市场的需要相互配合。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对电视频道的专业化下了许多功夫,在美国,大多数电视台都是专业化电视台。在美国的电视台中综合性电视台的比率只有6%,剩余的94%都是专业性电视台,比如专门为观众们细化制作出了“病人频道”。
目前国内也已经开始接受专业划分电视频道这种理念,并且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始实施,还是以湖南卫视为例,湖南的金鹰卡通频道的专业化程度就相对来说很高,以儿童作为受众目标专门进行动画播放。虽然我们已经开始接受这种电视节目编排方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我们还不具有很成熟的电视节目专业化,所以我们还要更加努力,要进行电视编排得过程中要注意规划的科学性,要严格控制节目的内容,对电视频道进行良好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视节目的成功。有很多地方频道就缺乏对频道性质的准确定位和创新,所以出现了电视节目编排的单一性。
【电视节目怎样编排】
1、创新编排方式,以合理布局有效带动收视
节目编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对节目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突出频道特色,强化频道优势,优化传播效果。合理、巧妙的节目编排,不仅可以确保优势节目达到或超过预期的传播效果,还可以带动较为弱势的节目收视情况的改观,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收视份额。
对于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2016年春节特别编排来说,想要改变频道以往遇到节假日收视下滑的状况,依然是一道需要仔细深入考量的课题。频道首先通过分析、预判频道季节收视特点以及春节期间观众收视习惯的转变,发现电影、综艺、电视剧等仍是节假日主要需求节目类型,但显然社会与法频道不适合播出电影、综艺类节目。结合频道定位,可以看出充分开发法制类电视剧的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尝试途径之一。
2、提升频道吸引力,扩大受众群体
欧美国家优秀的原创节目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出现,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他们重视对受众的深度洞察。近年来,随着季播、叠播等创新概念不断推广,电视媒体发现观众周末休闲在家的行为规律,加快电视节目更新调整,推动节目质量不断提升。在竞争力较强的一线卫视如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引领下,各台均在大量生产季播/周播节目,打造“4+3”的“大周末”编排模式,策划推出频道王牌综艺节目。
显然,这种模式也在影响着观众在周末晚间主动搜寻大型节目的意识,逐渐培养了观众对大型节目约会收看的习惯。社会与法频道结合了市场容量、竞争环境、当前主流编排趋势、观众收视习惯、新节目制作水平及固有节目收视优势等多方因素综合分析,也将当前编排模式调整为“4+3”模式,挖掘专业频道优势,推出具有频道特色的创新节目。更具理性色彩的法治节目,对于观众而言,不失为收看节目类型的新选择。媒体在节目研发和创作过程中要不断跟踪受众需求,创新节目形态及内容,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节目生产,才能最终让用户获得效用,形成电视机构与受众间互需、互动、共生、共赢的关系。
4、灵活利用“主题编排”突出重点宣传
遇到重大主题宣传,为了加强传播效果,通常需要实施频道整体编排,通过整合频道各栏目节目资源,加大整体宣传力度,突出宣传主题,达到1+1>2的效果。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无疑是社会与法频道重点宣传项目。在2015年“626”国际禁毒日期间,社会与法频道推出了“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周,以常规栏目为单位,整体联动,宣传题材涵盖专题片、演播室访谈、法律服务、栏目剧、电视剧这几大类型,各栏目通过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目对“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开展多层面宣传。通过整合频道内节目资源的主题化编排,使各栏目合力打造出社会与法频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宣传态势,既突出了宣传主题,也扩大了专业频道的影响力。
5、编排与包装的有机结合
频道包装是频道品牌化定位与宣传策略的重要方面,为节目编排提供了形象支撑,强化了品牌与竞争者相区别的频道特色和品位。除日常节目包装外,在特别编排期间,为更好地吸引收视,集中推出特色节目,频道和栏目的包装统一形象,包括片头、版式、角标、宣传片上进行整体包装,以突出宣传主题,使得在如此众多的电视频道、电视节目当中体现出自己频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