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谈恋爱/只想要无时无刻自由自在/抛开依赖/也不愿意被甜言蜜语打败”“单身就是贵族,单身才有自由”……
沉溺在别人的甜蜜里的同时,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却患上了“黑凤梨恐惧症”。
我们可以通过探讨为什么大学生们更喜欢磕CP但不愿意谈恋爱,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人际交往模式和价值观念,进而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此,我们通过向大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了社会调查,一共收回了234份有效答卷,并根据恋爱状态、是否磕cp及cp性别的回答,选择7个典型对象进行深度访谈。
为什么不谈恋爱?
调查人群中单身者居多,其中有23.71%的人表示不想谈恋爱。我们好像越长大,越觉得越来越不想谈恋爱了,不仅仅是因为遇见对的人越来越难了,更是因为不想谈恋爱的理由似乎也越来越多了。通过对访谈材料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原因。
1.“谈恋爱好麻烦,单身多自由”
小柒:我自己一直都处于单身的状态,而且也感觉过得挺轻松快乐的,习惯了之后也就不太愿意去打破这样的生活节奏,不愿去改变。
2.“我只期待开启足够美好的爱情”
瑟瑟尘:我是一个比较相信灵感的人,我就只相信感觉,一种冥冥之中的天注定,但到目前感觉好像很难有这种感觉。而且我希望开启一段足够美好的爱情,如果不能达到足够美好的话,我肯定不要开启。
小刁:我相信会有永恒的爱情的存在,但是我不相信我会遇到,我觉得很难,肯定最后都是分手的结局。
冯头头:我感觉很难遇到真正动心且愿意包容对方缺点的那个人。
3.“不敢再轻易去爱”
杨猫猫: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是不同的个体,很多东西并非可控,两人在观念行事上会有差异,从而可能会产生一些摩擦和不愉快。
为什么喜欢嗑CP?
1.情感需求:带来快乐的精神支柱
2.亲密关系的幻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兰·米勒指出: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渴望获得亲密关系。因此,磕CP也是我们对美好的一种渴望在作祟。
一般喜欢磕CP的人群大部分处在青少年和成年初期,从心理发展阶段来看,在这一时期里我们正需要面对自我和关系的冲突。而磕CP的时候则会将这些冲突淡化,我们更多看到的是CP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美好的一面。再从心理投射的角度来说,磕CP是把我对自己、他人、关系的幻想投射在两个美好的人物身上。有人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追的不是CP,是我心中的爱情。”
3.女性对平等爱情的追求
同性CP起源于日本小众的耽美(たんび)文化圈,以男男CP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深受年轻女性追捧,这些女性把自己戏称为“腐女”,“腐”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耽美故事虽“腐”,却表达了腐女们对纯洁、自主、平等爱情的追求。在这里,没有不平等不对等,没有第三者,互相深爱,互相救赎,两个人一起变成更好的人,这可能比较符合当代都市女性对爱情的幻想。尤其是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耽改剧和“BL”CP,其兴起或与“她经济”的发展有关。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女性用户规模已达5.47亿。耽改剧和磕“BL”CP满足了“女性凝视”,女性从在影视文化中被观看、被想象的一方转化为凝视的一方,女性消费与精神需求在此过程中得以实现。
4.生理原因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磕CP时,我们会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是负责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荷尔蒙。当你慢慢地咬下一口西瓜、打开自己喜爱的游戏、收到喜欢的人的消息,我们的大脑都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但其实多巴胺只是一个“推动力”。当你开心的时候,多巴胺会放大你的快乐,这也是为什么会越磕越上头,因为你越来越快乐。
5.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
在磕CP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用文字、绘画、视频剪辑来表达CP爱情美好的“大大”,这样的人群能在为CP“产粮”的过程中获得表达自我的快感,同时获得沉浸式磕CP的体验。
6.CP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嗑CP,不恋爱?
72.32%的人认为磕CP的幸福快乐程度不亚于谈恋爱,而有超过一半的人愿意只磕CP不谈恋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爱情代餐,替代性满足
心理学解释:
弗洛伊德有一个替代性满足的理论或许可以解释——当欲望能量在最初对象上遇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转移,直到寻找到一个替代对象以消除紧张、满足欲望为止,这就是“替代性满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自己因为减肥不能吃烧烤火锅串串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吃播,当看到吃播博主非常畅快地大吃大喝的时候,我也会得到满足,其实也有点类似中国的成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而磕CP也是同理,通过磕别人的爱情来使自己对爱情美好的向往得到满足。
生物学解释:
科学家的大量实验表明,当人类看到另一个人在经历厌恶、快乐、痛苦这样的情绪时,会像自己正在经历那些情绪一样,让大脑的包括前岛叶和下额叶皮层在内的某些区域相当活跃。神经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DavidLewis)指出,当观众看到屏幕上的一对情侣在热情接吻时,他们脑海中的镜像神经元就会像他们自己接吻时一样,在大脑中激发同样强大而愉悦的情感,带来肾上腺素水平的升高。
这和嗑CP的原理近乎相同,我们之所以那么期待自己喜欢的CP“发糖”,并细细发掘甚至附会双方一切甜蜜的互动细节,是因为她们的“脑海小剧场”在镜像神经元的帮助下,四舍五入,就是亲身经历。
2.零成本便捷
用老CP粉的话来说便是:我不用履行情侣之间的义务,但是享受了权利。而且重点是,处对象的两个人还很好看。“嗑CP”低风险、低成本,并且随时随地都能随手拿起放下,人们不用亲自参与就能体验到快乐和满足。
3.磕CP代表对爱情的期待
磕CP不仅仅是磕,而是在CP身上看到了自己对爱情和亲密关系的向往,从他们的互动中获得精神上的快乐、情感上的满足。尤其是现代人对于婚恋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渴望美好的爱情,另一方面又受困于内心的敏感及防备心,害怕去建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所以他们更愿意沉迷在自己对于美好的向往中。
在访谈对象谈及磕CP的心理体验时表示磕CP后,自己会很期待拥有那样浪漫而甜蜜的爱情。然而CP文里的一些特别浪漫的情节,在现实中自己实践的时候会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比如电视剧里都说淋雨很浪漫,可实际上是除了感冒什么都得不到,而且会互相指责对方怎么不带伞,最后显得非常狼狈,浑身都湿透了。
现实中的爱情肯定不会像受过艺术加工后的CP爱情那么美好,而且现实中的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并不是故事里开了挂的主角,我们活在没有脚本的故事里,因此结局是未知的、不可控的。而这样的不确定的现实与CP带来的理想爱情的落差感,也是很多人选择磕CP来无风险感受“恋爱”的重要原因。
“磕cp我们始终是局外人,是旁观者,而在恋爱中我们是参与者,我们是可以改变两人的相处方式的。”
“想要学习CP的相处模式和爱人的方式,自己在恋爱关系中锻炼爱人的能力。”
“我觉得恋爱比磕cp更多的是除了精神上的快乐之外,还有肢体上的接触。而且现实的谈恋爱两人可以相互安慰、陪伴,会有更多相互的支持感,是一种有别于磕cp不一样的幸福感。”
(以上来自受访者口述)
其实磕CP与谈恋爱并不是一对矛盾的反义词,不是非此即彼、无法共存的。磕CP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幸福与满足,我们在体验CP爱情带来的愉悦与快乐的同时,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也应大胆地去追寻自己的爱情,跳出“黑凤梨恐惧症”的怪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现实中的幸福,不给青春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