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办公室、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沙坪坝区服务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聚焦青年所忧所盼,全力构建促进青年发展政策集成,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激励全区青年以奋斗之我打造“青春之城”。
措施提出
每年提供优质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
在促进青年就业发展方面,《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提出:
实施青年就业岗位倍增计划
每年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不少于10000个、见习岗位不少于1800个。对接收符合条件就业见习生的单位,按每月每人1300元给予见习补贴,留用率超过50%的,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
开展“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
招募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工作服务,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助力基层治理。并为符合条件的求职青年群体提供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为新就业形态青年推送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青年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
实施青年人才政策支持计划
支持青年人才领衔的项目团队、创办的科技企业承担区级重大(重点)专项等科研项目。对入选“沙磁菁英”“沙磁名家·名师(名教练)·名医”“沙磁工匠”工程的青年人才给予最高120万元奖励支持。
支持青年创业融资
为青年提供便捷、高效的创业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对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个人最高30万元的贷款,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贴息。发挥区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实施青年创业提升计划
支持青年创办的企业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鼓励青年创办的企业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对符合条件的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
支持青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对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优先纳入区高质量科技成果库,优先推荐至区内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孵化加速等平台进行培育,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优化青年住房安居方面,《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提出:
对新引进在区工作的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等群体,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到2024年底保有量达到3000套,后续结合实际需求动态调整,目前推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有CCB建融家园小龙坎、辰寓大学城青年公寓等项目面向青年人群出租。
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优先入住区级人才公寓,提供最高3年的全额租金补贴。为符合条件的青年发放最高5万元的安家补贴。符合条件的青年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申请在沙坪坝城镇地区落户。
将举办“青春之城”集体婚礼,打造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组织商家成立“囍爱联盟”,为办理结婚登记的青年提供定制服务和专享福利等系列措施,并为适龄青年提供免费婚前、孕前医学检查。有意愿的青年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爱心妈咪小屋”,为孕期、产期、哺乳期青年女职工提供健康知识交流、心理咨询、亲子教育等服务。
在助力教育成长方面,《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提出5条措施:
为区内青年职工家庭就近提供“青仔益起来”假期公益托护班托位,解决青年职工家庭假期子女看护难题。
组建擅长刑事案件辩护的律师专业团队,供青年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自主选择,为青年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优质的点对点法律援助服务。
全域推进“一圈三带”集群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让青少年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按规定对具有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学籍且在校就读并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实施学前幼儿生活费和保教费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免住宿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项目。
为有需要的青年家庭提供帮助,有效缓解青年家长的负担和焦虑。
拓宽青少年校外实践空间,建设一批优质研学基地,培育一批优质主题研学课程;开发运用“研学实践管理一件事”应用管理平台,规范研学管理,持续开展“寻根·行走的青春”主题研学活动。
在优化青年健康生活方面,《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中明确:
依托嘉陵湾创客带,聚焦科创、设创、数创、文创、青创“五创”,为青年生产生活创造文化新场景、创业新场景、消费新场景、生活新场景。瞄准“城市后巷”,精心打造壹心巷等10个特色街区,聚力打造临江消费新经济集聚区。在青年较为集中的产业园、创业园等地,按规定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站点设置,精准提供优质公交服务。
传播权威声音、传递主流价值、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全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