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如何“谈钱”不伤感情?小婷原告法院

恋爱期间,情侣之间会产生较多的资金往来,而热恋中的人们如胶似漆、慷慨大方。但是当浓情蜜意退却,感情生变后,曾经的金钱往来难免要算清楚。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期间的钱款财物问题,也日渐成为恋爱的一门“必修课”。

明知女友违法仍借钱借款行为无效

恋爱期间,小刘因玩网络游戏被骗,急于还债,男朋友小张通过手机转款4万元给小刘用于偿还被骗网络贷款。后两人因感情不和,小张认为自己转给小刘的4万元小刘理应偿还,遂诉至大姚县人民法院。

恋爱支出无凭证主张借贷不支持

以女友名义贷款买车分手后尾款谁来付

小丹和小马系男女朋友,后双方共同购买小客车1辆,双方口头约定,该车登记在小丹名下,实际使用人为小马。以小丹的名义向银行贷款31499元用于购买车辆及安装GPS,用小丹的银行账户进行还款,车辆按揭贷款本金及利息由小马负责偿还。后小马多次出现逾期未支付按揭贷款的情况,小丹无奈偿还8期车贷合计8745.34元。双方因感情不和分手后,小丹多次要求小马赔偿其代为归还的车贷,并要求小马将剩余车贷付清后将车辆过户至小马名下未果。后小丹得知小马已将车辆出售给他人,小丹遂将小马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最终判决由小马向小丹返还不当得利款8745.34元,驳回小丹的其余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情侣恋爱期间的借款,一般基于感情的培养在借款手续方面并不完善,在被告否认存在借款的情况下,就存在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原告提供恋爱期间的转账凭证,被告不能对转款进行合理说明并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视为被告未完成举证义务,不能单纯以恋爱期间没有完善借款手续而否认双方借款事实的存在。认定借款或赠予应综合考虑,包括恋爱关系程度、转款附言、金额的特殊含义等,合理区分赠予和借款。

THE END
1.谈恋爱经济纠纷违法吗谈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是否违法,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如果双方是基于自愿的基础上,一方为另一方支出了一定的费用,如共同旅游、购买礼物等,后来因感情破裂等原因产生纠纷,这种情况一般不违法,更多是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可通过协商或诉讼等方式解决。2.但如果一方以谈恋爱为名,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3110576.html
2.同居期间的经济纠纷如何解决同居期间的经济纠纷如何解决 立即提问 近7日解答 77779 次· 平均回复速度 3 分钟仲裁案件·推荐文章 恋爱期间经济纠纷怎么解决? 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一般可以认定为一方给予一方的赠与。一般情况下,恋爱期间的财产赠与,一经交付即完成赠与,赠与人要求返还,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如果赠与的是车、房需要进行过户登记的,https://m.64365.com/tuwen/aaadxkz
3.恋爱期间产生经济纠纷法官调解化解矛盾在当前社会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情侣之间经常为了增进感情通过转账、送礼物、经济往来在所难免,但感情破裂后,不少人也因分手前的经济往来诉至法院、对簿公堂。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恋爱期间的转账而引发的纠纷,双方当庭签署调解协议,借款纠纷妥善化解。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7/id/8039834.shtml
4.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如何解决政策解读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如何解决 2022-02-21625 视频内容 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一般可以认定为一方给予一方的赠与。一般情况下,恋爱期间的财产赠与,一经交付即完成赠与,赠与人要求返还,法院一般不予支持。如果赠与的是车、房需要进行过户登记的,在没有登记之前,可以撤销https://www.110ask.com/zhengce/6235696672801519942.html
5.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如何解决恋爱期间的经济纠纷一般适用赠予合同的相关规定,恋爱期间的财产赠与,一经交付即完成赠与,一般不能撤销。如果恋爱期间男女双方共同购买了车或者房产,产生纠纷时按照一般共同共有的相关规定处理。情侣在恋爱期间签订的恋爱承诺书只要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并且内容并没有违法的内容的,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承诺书中有关于财产的承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id=ac31b63e53de38001201
6.恋爱期间男女经济纠纷法律浅析法学调研恋爱期间男女经济纠纷法律浅析 热恋期间,男女陷入爱河,双方肯定会发生经济往来,比如赠送手表、戒指等贵重物品,彼此钱财共同消费,但是爱情一旦破裂,昔日的恋人成为陌路,双方以前的馈赠纠葛又该如何处理呢? 从法律角度分析,恋爱期间,男女互相赠送礼物的性质有时候是赠与,有时候是金钱借贷。http://www.wnzfw.gov.cn/c/2014/1118/6866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