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有一段稳定的、合适就尽快结婚的伴侣关系,但对方非要谈个“恋爱长跑”;你认为有矛盾就要充分沟通,但对方总是冷战不理不睬;你希望两个人有独立空间,对方却总突破你的边界;你觉得男女应该共同承担财务和家务责任,可他却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才正确……爱恋中的这些无法磨合,其实并不是对方人品问题,只是双方持有的爱情观不同。
爱情观,是指我们看待爱情的态度,认为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在婚恋中对彼此角色的期待和如何表达爱。我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教授卓纹君,曾通过对国人的大样本数据调查,总结出国人的8种爱情观类型。
1.牺牲奉献型。持有这种爱情观的人倾向于认为,只有自己不断付出、提供价值才能让对方愿意和自己永远在一起。一旦做得不够好,对方感到不满意,自己就会有被抛弃或被取代的风险。因此,这类人在感情中会习惯性地牺牲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对方,以便让感情维持下去。
2.执着占有型。他们觉得要和伴侣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总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伴侣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双方不够紧密时,容易出现不安,比如在不能掌握对方行踪信息、自己的消息没有得到及时回复时,就会想象自己是不是要失去他了,如伴侣会离开自己、伴侣出意外、伴侣不爱自己了等。
3.悲观保留型。这种人认为亲密关系是不可靠、不稳定的,总有失去关系的一天,也不相信永恒的爱情。他们或是害怕对方离开自己而带来伤害、或担心自己离开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或总怀疑继续下去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在关系中总会有所保留,给人感觉难以接近,有生疏、防范、距离感。
4.游戏手段型。这些人看待浪漫关系比较轻浮,觉得爱情应该是轻松快乐又自在的。如果出现了平淡、痛苦、不开心,他们自己不愿意为爱情改变,也不认为对方愿意改变;所以出现矛盾时,干脆就放弃这段关系。他们很容易就开始一段感情和结束一段感情,一旦觉得没意思了,或自己的需求没被满足,就会果断寻求其他的新鲜感。
5.婚姻目的型。有这种爱情观的人倾向于认为谈恋爱是为了结婚。有爱当然很好,不怎么相爱也可以在未来培养,双方没有太大矛盾就行,重要的是安全、稳定、可靠,能组成长期的家庭。对他们来说,对方是否适合过日子更重要。所以在相处初期,他们就会考虑很实际的现实条件,如对方的学历、健康、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相处中热衷讨论的也是未来生活规划,比如生育、投资、工作安排等。
这8种爱情观实际上没有好坏对错,无论何种看法,都是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学习到的最佳相处、应对方式。当然,我们选择的方法可能是不完美的,有些观念并不利于维持关系或让我们感到幸福,个人要衡量自己是否需要调整和改变。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回到爱情关系中体会、学习。我们在追爱的过程里,会遇到持各种爱情观的人,如果遇到和自己类似的,可以在“照镜子”的感觉中体会和调整;如果遇到不一样的,可以从对方身上看到新的可能性,甚至向对方学习。总之,爱情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学习爱的机会。(转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