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反诈天团”揭秘最新的AI诈骗遇到“熟人”“好友”更要核实专题新闻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日益猖獗,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诈骗案件更是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也严重破坏了平安健康的社会环境。在5·17世界电信日之际,《华商报》社联合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策划了“爸妈反诈天团”反诈进社区活动,共同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5月16日上午9时许,西安雁塔“红雁”反诈宣讲团反诈民警变身“爸妈反诈天团”,来到雁塔区长善路万熙天地小区,给社区的居民上了一场精准的“反诈防范课”。

“爸妈反诈天团”进社区

帮老人守好钱袋子

西安雁塔“红雁”反诈宣讲团成立于2020年12月,是西安市成立的第一支专业反电诈宣讲团。3年多来,“红雁”反诈宣讲团已累计开展线下宣讲活动超过780场,吸引约7万名群众参与,开展线上宣讲活动400多场,参与网友超过24万人。

这次《华商报》社联合公安雁塔分局反诈活动进社区,专门邀请了“红雁”反诈宣讲团的民警。为什么叫“爸妈反诈天团”呢?这是因为遭遇电诈的群体中,老年人居多,他们也是社会关爱的重点对象,大家都有责任帮他们守好钱袋子。

上午9许,社区的五六十名老年人聚集在小区里,“爸妈反诈天团”选择这个时段走进来,希望更多人能听到反诈的宣传,并能从中有所收获。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下一个目标”

“电信诈骗呈上升和高发趋势,电诈分子已经潜移默化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诈骗分子的下一个目标。如果说你现在还没有被骗,不是因为你聪明,也不是因为你没钱,而是适合你的剧本就在路上,等的就是你犯迷糊的那一个瞬间。”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户政大队一级警长、“爸妈反诈天团”成员郭萌通过真实案例给社区群众讲述了常见电信诈骗的类型,并嘱托大家,一定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拿不定主意的话,随时可拨打110咨询。

郭萌强调,如果你接到96110的来电,说明你或者你的亲朋好友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一定要接听。

郭萌听了后,给她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是活学活用啊,挂得很及时,你要是再听下去,说不定就上了人家的套了。”

电子城街道万熙社区副主任冯媛说,希望社区居民不要觉得电诈和自己很遥远,其实,电诈就在身边,希望都能听得进去,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天下无诈”!

郭萌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将新型诈骗手段告诉群众,通过‘诊断式’反诈宣讲,切实提高老年群体的反诈意识,守护好老年人‘养老钱’”。

在16日的活动现场,郭萌通过案例对AI诈骗进行了大揭秘。

案例1

他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提前制作了冒充领导或熟人的视频,并不是实时的视频互动通话。其本质就是冒充领导和熟人类诈骗的升级版。

首先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通讯录和社会关系等信息,使用领导或熟人的姓名和照片,包装社交账号并添加受害人为好友。

随后,诈骗分子会以有事不方便出面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代为转账,以此达到诈骗目的。

提醒:

案例2

熟人打来视频发来图片

“熟人”向张先生要了银行卡账号和开户名,随后发给张先生一张转账22万的账单截图。“已经转过去了,收到没?”“熟人”问张先生。张先生表示还没有收到到账提示。“我这边显示到你账上了,刚才忘记点加急,可能要24小时才可以到。”“熟人”希望张先生先垫付,等他的“转账”到账后再扣除。

AI换脸。人脸效果更易取得对方信任,骗子用AI技术换脸,可以伪装成任何人,再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5月16日,“爸妈反诈天团”给社区居民发放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问卷”是根据以往的案例精心总结的,每题10分,做一做,看你能得多少分?

A.110

B.962110

C.96110

D.10010

2.有一天你被单位人事拉进新的工作群聊,其中有一人头像和昵称都与你领导相同,该“领导”称单位和某公司合作取消,需要退回交易保证金,此时你应该?

A.按照领导要求进行转账,及时完成交办的任务

B.我是被同单位同事拉进群的,所以肯定没问题,按要求转账

C.再次确认领导账号的头像和昵称是常用的,相信他

3.你接到陌生FaceTime来电,对方声称自己是某平台客服,你曾经开通过“百万医疗”保险,每月自动扣费800元,问你是否需要关闭,此时你会?

B.跟着客服指引关闭自动扣费,每月扣费也太多了

A.在学校勤工俭学

B.在一家门店打零工

C.网上找兼职刷信誉

D.做家教服务

5.你女儿的家长群内发来信息,班主任称需要在群内缴纳书本费,先缴费的家长可以获得品德卡,你会?

B.立刻在群内带头付费,获得品德卡可以帮助孩子

B.按照对方要求在各网贷平台进行操作

C.向对方提供的平台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和密码

B.点击链接领取退款

C.开心、兴奋,按照对方所说的进行所有操作

D.查看链接里是什么内容

8.我们常说的“杀猪盘”指的是:

A.屠夫用的餐盘

B.杀猪之前先盘一下猪

C.婚恋投资类诈骗

9.对于租银行卡、租收款码、帮助解封、租账号、代实名、代注册这类兼职,你怎么看待?

A.没有损害他人利益,可以试一试

B.很适合青少年的兼职,操作也很简单

C.需要小心谨慎,做这类兼职就可能会成为黑产的工具人,帮助他们实施诈骗

THE END
1.防诈骗案例七:跨国婚恋交友诈骗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是针对中年离异妇女实施的精准诈骗,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https://m.rzfinancialedubase.com/h-nd-70.html
2.和网恋对象一起投资赚钱?男子骗取五名被害人56万余元近期,顺义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犯罪嫌疑人以“恋爱交友”为名,频繁向被害人索要钱款的诈骗案。欺骗5名被害人的张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赵女士通过聊天软件认识了张某。网络上的张某是一名做医疗器械生意的老板,年轻有为、帅气多金,没几天赵女士就深陷在张某的嘘寒问暖与温柔体贴中不能自拔,二人确定了男女朋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50643482492936&wfr=spider&for=pc
3.新城派出所近期案例本只是在网络上认识一位“朋友”,但最后却落个人财两空,最重要的是没有打败贪婪的心。婚恋交友中的骗子就是先与受害人进行交友、聊天,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然后利用受害人投机贪财的心理,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引诱受害人投入资金进行诈骗。 案例一; https://www.meipian.cn/24bfcr04
4.对近期典型诈骗案例拉萨公安作出提醒此类诈骗大多是发生在网络上,比如典型的网络兼职刷单、贷款先交钱、冒充QQ微信好友、客服退还货款、“杀猪盘”诈骗,还有当下最新的“百万保障”诈骗等。近日,记者采访拉萨市反诈骗中心,了解近期几起诈骗案例,并作出提醒。 日前,王某(化名)通过某App认识了一名自称是某部队军人的网友,在聊天过程中对方对王某万分关心、https://www.xzxw.com/fz/2023-10/30/content_1010190.html
5.专坑单身女性!荐股平台假扮富商“谈恋爱”涉案近2000万一分钱都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诈骗甚至让被害人无从察觉。2019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警方发布通告,破获一起特大交友荐股诈骗案:警方捣毁虚假股票交易平台及3个诈骗窝点,抓获62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近2000万,其中的团伙头目王某竟然还是一名95后。 根据通告,该诈骗团伙在婚恋交友网站疯狂撒网,假扮富商、公务员等中年成功人士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507147616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