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丽传媒:让《热辣滚烫》《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火到全球|一封家书)
编者按:每至岁末,《经济观察报》都会出版一期特刊,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商业社会最值得铭记的变化,以期为您梳理未来生长可能的脉络。2024年,世界变局演进,大国博弈加剧,秩序重塑之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极致考验中不断增强。出海,作为一种尝试创造增量价值的经济动作,是这一年中国经济极为醒目的趋势。与前几轮不同的是,今日之出海,不再是中国企业简单地将生意从本国溢出到别国,它是一种全新经营思维的结果——在全球视野中配置资源,于中国之外的市场谋篇布局。这让我们隐约感受到中国企业由内而外的气质性变迁,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深层次蜕变。
这些中国企业如何踏上陌生的土地,开始一段商业冒险旅程?他们怎样从无到有,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各异的法律和文化背景中立足?他们如何打造品牌认知、建立稳定的供应链,赢得合作伙伴、当地员工和消费者的信赖?特别是,这一轮中国企业出海正赶上全球化寒潮袭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如何认知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又如何重新为自己定位?
在这些信中,我们或能鸟瞰一幅气势磅礴的全球经济全景,或能观测一间公司远度重洋创造价值的商业奇迹,又或能感知生动个体置身他乡商海中的命运沉浮。不过我们始终相信,当岁月流逝,喧嚣远去,或许那些有意无意深入历史现场的每个人,他们的记忆才弥足珍贵,更有可能让我们窥见生动鲜活的历史。这是个人史,也是企业史,更是中国商业史的一部分。
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信笺。
致所有关心影视行业的人:
10月底,我去了一趟日本,见到了很多海外合作伙伴,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的电视台和视频平台负责人。他们每天都问我,《大奉打更人》这部电视剧什么时候上线,能不能提早宣传。那一刻我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影视剧出海已经成气候了。
一步步补功课
今年是新丽影视出海的收获大年。电影《热辣滚烫》由我们主控海外发行,在北美、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收获700多万美元的票房,是今年海外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
剧集方面,新丽今年的3部热播剧《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登上多个国家播放量排行榜前三位置,超过一些韩剧、泰剧和国外综艺节目。其中《庆余年第二季》在Disney+(迪士尼旗下在线流媒体平台)做到与国内视频平台同步上线,这在国内剧集出海领域是第一次,《庆余年第二季》也是Disney+热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剧。
对于今年的成绩,我很为之骄傲。不过,为了这一刻,其实我们已经准备了10多年。
我2012年来到新丽传媒,负责海外发行业务。当时有魄力做影视出海的公司并不多,新丽是出海最早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
来新丽之前,我在央视做节目的海外发行,去过全球各大电视台,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新丽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这里不仅有电视剧,还有电影,这是我想突破的地方。
当时国产电影出海比电视剧情况稍好一些,能出海的电影大多是合拍片,比如《卧虎藏龙》等,本土国产电影很少能在海外发行。那时中国影视公司即使做海外发行,也主要依靠东南亚地区或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发行商,进入少数几个国家。我记得,一些专门做北美、澳大利亚华人市场的电影发行公司,当时还没有成立。那时中国影视公司出海,很少考虑经济上的回报,大家想的都是创造一些海外影响力。
我来新丽之后第一部大规模发行到海外的电影,是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2015年这部电影上映。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和索尼影业建立了合作。
当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电影“完片保险”问题。“完片保险”是欧美影视工业化中的一个固定环节,它用商业的模式约定,如果电影在发行过程中遇到风险,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赔付,这是对投资方的一种保护。但是,国内电影人当时根本没听说过“完片保险”,国内也完全没有保险公司做过类似的赔付。最后我们找到一家境外保险公司,购买了“完片保险”。
最近几年,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也陆续开始做“完片保险”了。这件事其实是一个缩影,如果我们连这些标准化的东西都不具备,就很难跟国外公司有更高层面的合作。
和索尼影业的合作,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海外影视团队,包括特效、摄影、声音、后期等。从《道士下山》这次合作,我们开始重视电影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有了这次合作的基础,我们再和英皇电影、角川电影等其他国际化的影视公司合作,就顺畅了很多。每一次与不同公司的合作,都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水平。
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在我们国内电影的工业化程度已经不落后于海外。我们提供的产品,从技术参数,到银幕质量,再到对于海外法律的合规,都是完全能与国外公司匹配的。
因此,今年新丽跟索尼影业谈《热辣滚烫》海外发行合作的时候,事情进展得非常顺畅,他们所需要的权利保证、制作合约,以及提出的对主创团队的要求,我们都可以快速达标。
和海外平台交朋友
《热辣滚烫》的海外发行始于今年1月。当时这部电影刚拿到国内上映的“龙标”,我立刻背着片子去位于新加坡的索尼影业亚太总部,让他们先看看电影。当时在场的有索尼影业各地区发行负责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大多数人看完片子后都流泪了。
对于这部片子的合约条款,新丽和索尼影业有意见不统一的地方,比如在对某些权利的定义和限制上,会有争议。但好在双方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让海外上映日期与国内贴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创造更好的经济收入。《热辣滚烫》计划“五一”假期后登陆国内视频平台,所以在海外,我们要在“五一”之前,把所有的院线上映工作完成。
做《热辣滚烫》的海外发行,比《道士下山》时期容易了很多。在制作这部电影时,我们就注意到要符合海外需求。比如在语言问题上,虽然这部片子是由中国团队做的英语翻译,但也有很多海外专家帮忙做了校对,最终它成片中呈现的英语水平,和外国人使用的母语区别不大。
海外发行比较麻烦的地方在于法律条款,因为海外法律要求比国内更严谨,从这个层面讲,我们还在继续学习。
今年4月,《热辣滚烫》在北美票房达到200万美元,其它地区电影票房超过500万美元。为此,索尼影业特意发来一封邮件,表示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毕竟,这部电影不是合拍片,也没有美国公司的投资。作为一部中国本土电影,能够在海外创造这样的票房,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是值得庆祝的。我把那封信转给导演和其他主创时,大家也都很开心。
虽然这部电影海外总票房700多万美元,与国内票房的35亿元人民币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横向比较。通过我们这一次的努力,让更多同仁看到,海外也可以有市场。今年一部电影的海外票房有700万美元,可能明年就会达到800万美元、900万美元、1000万美元,甚至以后可能会有10部1000万美元海外票房的电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中国的同行们贡献一些资源和经验。
在《热辣滚烫》海外总票房中,北美票房大概占比25%,东南亚票房能够占到一半,剩下的来自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电视剧出海的情况也类似,东南亚会贡献大部分收入。
今年9月,我去迪士尼开会,复盘《庆余年第二季》的海外发行经验,他们告诉我,这部剧的播放情况达到了预期目标。除Disney+以外,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在WETV、VIU、Youtube等众多电视平台及流媒体平台上都能看到它。这部剧在欧美地区的Youtube播出当天,观看量超过10万次,是其他S级古装剧海外首日观看量的2—3倍。
在进行《庆余年第二季》的合作时,我们开创了一个先河,第一次让中国电视剧在国内外同步上映,海外用户在Disney+上看到的进度,与国内腾讯视频SVIP用户看到的进度是统一的。这种绝对意义上的同步播出,在Disney+历史上是第一次。
对一部中国电视剧来说,一般的海外发行商不太会做这种投入。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去宣传,给了我们挺多心理上的满足,说明他们对这部剧足够重视。
而且像迪士尼、奈飞这样的公司,其实他们非常清楚,中国有很多好的影视作品。作为跨国影视平台,他们不能没有中国的内容。
要有商业目的,但不能只是为了赚钱
今年我们和索尼影业、迪士尼的合作,一开始就有商业目标,所以双方不会不计成本地投入。最终双方都得到了合理回报,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得长远,也才能让更多国外公司愿意帮中国影视剧走出去。
国产影视出海并不是新鲜事,当你的内容首次进入奈飞,首次进入Disney+,首次进入HBOMax,它是有意义的,但现在已经都不是首次了,我们需要追求更高的目标。
现在新丽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剧在海外平台播出后会不会成为爆款,剧集热度如何,会员拉新度有多高,创造的商业价值是不是高于韩剧、韩综、日剧,有没有给当地观众带来一些思考。如果我们能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未来一定会有海外平台给我们出更高的价钱。
坦率地说,目前中国影视剧的价格在整个海外市场没有巨大提升,甚至可能因为汇率变化,它们的单价在某些地区还有下降。
因此,出海不仅是把中国影视作品卖给海外公司,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可你的内容,认同中国影视剧的价值。我更看重合作伙伴用什么态度对待我们的作品。
文化产品出海和其他产品出海不一样,不是一锤子买卖。影视剧不是一个可以比拼价格的产品,你的剧不会因为更便宜就更受欢迎。影视出海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现在中国影视剧在东南亚受认可,中国艺人在当地受欢迎,都得益于国产剧集质量的提升。海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在当地的漫长积累。
海外对中国影视剧认可度提高
跟这些海外平台打了20多年交道,我很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中国电视剧的态度发生变化了。2015年,我向他们推广过中国玄幻剧,他们看不懂这类题材,所以认可度很低。之前,他们大多对中国电视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并不指望会获得成绩,但现在他们呈现了渴求的态度。
这种变化其实也很正常。现在国内每年能生产400多部剧,仅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这四个平台,每年就能诞生许多爆款。这些国内的头部内容走到海外,并且得到海外平台的青睐,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目前国产影视剧的海外发行主要还集中亚洲地区,我们也尝试过在非洲、南美、中东、印度半岛等地区,借助发行商伙伴的渠道完成发行。我原来跑过非洲地区,后来发现这个市场的贡献率比较有限,所以通过当地的伙伴做宣传推广更合适。
现在我每年去海外的次数依旧很多,主要见三方面的人:一是购买我们内容IP的客户;二是向我们出售内容的卖方;此外,我也会经常参加海外影视论坛,了解海外市场的变化。
在国外的时候,我一般会特意看看当地电视台在播什么,也会走进当地的电影院,看他们有没有上映中国的电影,甚至还会专门去看当地的盗版网站在播什么。盗版网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掌握第一手信息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最大难题是输出长尾作品
上面讲的大部分是出海工作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其实影视出海也有很多苦楚。客观地说,我们的古装剧、现实题材剧出海已经轻车熟路,但新丽也有谍战剧和有年代感的主旋律剧,这些类型的剧集出海我们还没有固定渠道。
海外市场不会欣然地接受我们所有的内容,我们也在为更广泛的内容寻求渠道。所以出海没有躺平的时候,永远在前行,在战斗。
现在我们的策略是,先把能总结出规律的事情、容易做的事情做完,然后再慢慢解决难题。
对我而言,出海的最大难题是,怎么才能维持中国影视剧在海外的影响力和热度。当我们有好内容时,的确可以在一个月或几个月内,登上海外国家播放量排行榜前列。但是,我们在海外还没有一部经典的影视剧作品可以做到经久不衰、让观众反复去看。中国影视剧缺乏长尾效应,这是我们文化出海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
我们在海外的竞争对手,绝对不是国内的同行,而是韩剧、日剧、美剧、英剧等。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如何与海外同行竞争,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当然,我相信这个问题最终会有答案。中国影视剧出海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两三个季度,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国产影视剧的单部集数明显下降。同时,我们选角、讲故事的方式都有明显的提升。这些变化都会提升国产剧的质量。当前国内影视公司正在被逼着提高质量,否则你很可能在国内都无法生存,更不可能在海外与那么多国外公司竞争。
当国产影视剧质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后,我相信,困扰我已久的那个长尾难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