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市民王先生到静安公安分局芷江西路派出所报案,称疑似遭遇诈骗,损失达64万元。当民警询问起诈骗细节时,当事人却显得犹豫。原来,他口中的骗子竟是与其相处长达7年的网恋“女友”曾某。
图:嫌疑人朋友圈状态,出自网络博主
“女友”称患病希望“患难与共”
“感情基础”让人进退两难
而在长达7年的“网恋长跑”中,王先生也曾提出过要来探病或视频通话,但曾某始终以“工作忙”“抑郁病发”“意外事故”等理由搪塞,避而不见。其间,曾某的社交平台却始终在更新,刻意展示她去医院看病或出差旅行时的“自拍”,但部分照片的风格却大相径庭,令王先生起疑。
塑造美丽独立但又命运多舛的形象
“杀猪盘”最终水落石出
王先生表示
2024年4月,他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名女性博主的照片与曾某发给他的“自拍”一模一样,此后,他又陆续扒出多名博主的照片都曾被曾某冒用过,彻底戳破谎言。
“我在微博上面看到了她曾经给我发的照片,那个合照是在别人的微博上面。所以我开始在微博上面,去挖掘这个博主和这个人的关系,然后在网上发现了大量类似于对方发给我的一些照片。”王先生说道。
调查期间,民警根据案件的资金和信息流线索,迅速查明嫌疑人曾某的真实身份。原来,曾某本名叫张某云(化名),已婚且育有一子,其年龄相貌和身世经历与被害人的描述完全不符,已涉嫌诈骗。6月6日上午8时许,民警在当地一处出租屋内将犯罪嫌疑人张某云抓获。
到案后,张某云对其虚构事实和人设背景、以恋爱为噱头实施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经查,张某云早在认识王先生以前就开始了诈骗计划并提前对自己的人设美化包装:
她用网图精心“修饰”自己的社交账户,主动接触被害人并运用话术博取信任后,于“恋爱”阶段持续公开自己的生活状态,潜移默化地塑造出一个美丽独立但又命运多舛的形象,以此在“恋爱”关系中保持弱势,通过利用被害人的同情心不断榨取其情绪价值,最终形成情感依赖,达到长期骗钱的目的。
2018年的时候,他说他给前女友转过6000块钱,我说我都跟了你好几个月了,连600块都没有,然后他就立马转了5000,给我第一笔。”嫌疑人张某云说,“每个月二十几号,他发工资的时候,就转给我,然后我慢慢地走上犯罪的道路。我养成了一种惯性,这个钱来得舒服,他每个月都会给我,一共有60万。”
静安公安分局芷江西路派出所民警车启标介绍:“嫌疑人自称是1994年12月份出生的,但是其实我们实际研判下来,发现她其实是1980年出生的。她虚构的年龄和实际年龄相差14岁。”
在“交往”期间,张某云常与被害人因奔现或经济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因此闹过“分手”20余次,但每当她缺钱了就又会找到被害人“复合”,以继续实施诈骗。骗局被揭穿后,张某云并未收敛,而是很快找到“接盘侠”,企图如法炮制骗局,但尚未实施即落入了法网。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云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已追回部分涉案钱款,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