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消费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单身男女想要“脱单”,通过婚介服务市场是重要渠道之一。不过记者最近调查发现,这个市场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霸王合同等乱象不少,商家设置了各种陷阱来坑害急于“脱单”的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单身人士想要寻找人生伴侣,通过婚介服务公司来“牵线搭桥”,怎么就成了坑人的生意?婚介服务市场的种种乱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该怎样去规范和治理?跟着记者一探究竟。

牵线搭桥的婚介服务机构,本应该承担着现代“月老”的角色,不过现实中,部分婚介机构掌握各种套路,专门坑害消费者。

套路一:诱导消费

安徽芜湖的小伙子李赞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婚介服务中的遭遇。据他介绍,之前他曾参加过一次线下的交友活动,当时一家婚介所主动找到了他。

李赞:他们说会给我精准匹配,然后问我的个人资料、家庭经济状况这些。他们是会员制的,需要充钱办会员。但是会员也分很多档次,有普通会员、VIP和SVIP。

李赞告诉记者现在的婚介市场套路太深,对方使用各种话术让你升级会员,但最终能否成功就不一定了。

李赞:我前前后后交了3万块钱,一开始介绍了几个确实还可以,但是见面我不仅要请她们吃饭,最后还说没看上我,说我情商太低了,需要上一对一上交友课程。还说我要求不能太高,开始介绍条件一般的女生,最后一个没谈成。

还有的消费者表示,一些婚介机构功利心太重,营销手段粗糙,自己支付巨款办理了VIP或者各种会员服务,之后的服务却和付款前的承诺千差万别。江西吉安市民张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某婚恋平台的VIP服务,希望能尽快找到心仪的伴侣。然而,这段经历却让他倍感失望与愤怒。

张先生:我当时就想,花了这么多钱,怎么着也得给我找个靠谱点的吧?结果呢,红娘态度非常冷漠。我找她问个事儿,半天不回,回了也是敷衍了事。说好的一对一服务,结果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扔进了大海里,没人管了。给我推荐的那些相亲对象,一个个都不靠谱,有的明显就是来蹭饭的,有的还直接跟我要礼物、红包。

套路二:虚假宣传

一些婚介机构,面对前来咨询的消费者,经常会采取虚假宣传、捏造虚假客户信息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吸引单身人士上当受骗。工作人员口中所谓的“优质伴侣”身份信息,包括收入、工作单位、家庭条件是否真实常常要打一个问号。张女士是一位曾在婚介行业工作了四年的老员工,今年上半年选择了辞职。她向记者透露了婚介市场的一些“套路”。

张女士:其实就是利用大家急切想找对象的心理,当然这都是有套路的。一开始会给你介绍一些条件很好的,说实话就是一些长得好看的人,物质条件都是他们自己说的,婚介也不可能查人家房产证对吧,这种大概率都成不了。然后一般就会推荐其他项目,比如手把手教你如何和对象聊天,如何穿着打扮这种,这种都是额外收费的。

张女士透露,许多婚介公司在宣传时常常夸大其词,承诺能够为客户找到“完美伴侣”,但实际上却难以兑现。

张女士:婚介公司在签合同的时候都会说得天花乱坠,说包你满意之类的。然后会说我们这边资源很多,谁谁在学校当老师,谁谁是公务员,让你上头。最后都会以对方看不上你作为说辞,合同规定的约会次数也很快达成了,然后就会让你续费、升级套餐之类的。这些都是大家惯用的伎俩,其实业内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套路三:霸王合同

消费者反映,部分婚介机构会通过模糊的收费标准和混乱的服务项目误导消费者,甚至制定“霸王条款”。例如工作人员拍胸脯保证“一旦成功结婚便可全额返还婚介费”,但实际上合同标注此类情况依然要扣除60%的服务费用;或者消费者意识到婚介机构服务不佳想要解约,但合同中标注了高额的违约金。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乱象在婚介服务市场屡见不鲜。江西吉安一位已经离职的婚介从业者小李(化名)透露,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机构往往会利用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态,设置一些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

小李:合同里埋雷也是常有的事,我们会在合同里设置一些模糊不清的条款,让客户在签字的时候不注意。等到后期服务出现问题时,这些条款就成了我们推卸责任的借口,想要退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婚姻介绍服务本身不太容易界定服务质量,量化服务标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加涉及多头监管的现实难题,因此导致了诸多乱象。

陈音江建议,要进一步压实婚介平台主体责任,坚持诚信守法经营,使用有关部门出台的示范合同文本,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

陈音江:如果发现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及时督促去整改。比如合同里面存在一些霸王条款的问题,监管部门要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要求他去尽量地使用示范文本合同。如果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可能要依法对他进行相应的查处,不能让其抱有侥幸心理。(中央广播电总台中国之声)

THE END
1.谨防婚介套路,这份婚介服务消费提示请查收!2.服务内容细化:合同中对于婚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要尽可能细化,例如介绍对象的数量、质量标准(如学历、年龄、职业等范围)、安排见面的次数、是否提供婚恋指导等。防止婚介机构在服务过程中随意降低服务标准或减少服务项目。 3.收费与退费条款:明确收费标准,包括是否有一次性收取的费用、后续是否还会有其他附加费用等。https://www.creditchina.gov.cn/home/zhuantizhuanlan/fengxiantishi/zuijinfengxiantishi/202412/t20241206_347038.html
2.恋爱诈骗立案标准金额是多少最新修订 | 2024-09-16 浏览10w+ 王强强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79人 专家导读 如果当事人通过恋爱约会的方式片区另一方的钱,只要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当事人骗钱的行为将构成诈骗罪,受害者可以报警立案,诈骗罪一般会将当事人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还需要缴纳罚金。 https://mip.64365.com/zs/1423027.aspx
3.婚恋交友平台婚恋交友平台排行婚恋交友平台诈骗有哪些5.红豆婚恋交友网软件类型:安卓APP 软件页面:https://duote.com/android/979389.html点击下载 软件介绍: 小红豆婚恋是一款专为用户给予婚庆服务的app,在手机软件内,用户可以发布自身的相亲交友规定,来找寻适宜的有缘之人,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手机软件内挑选婚庆服务店家,选购婚庆用品,有兴趣的好朋友就来多特软件 https://www.duote.com/tech/rjxz/456197.html
4.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他们规定诈骗时不能骗取大额资金,对每一个被骗人员的诈骗金额以2900元为上限 文/牛凌云 李梦嘉 网络上飞来一只甜蜜的“爱情鸟”,交往时间很短就主动要求确认恋爱关系,对人嘘寒问暖,看似美好的事情,背后却是骗子们精心布下的“桃色陷阱”。近期,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的特大婚恋交友网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5.杀猪盘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是诈骗团伙对交友婚恋类网络诈骗的一种杀猪盘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是诈骗团伙对交友婚恋类网络诈骗的一种俗称; 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的电信诈骗方式。( )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团伙网络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cfaf110858e4d4f9e4f851cb6eea498.html?fm=bd5c97279711ce71e367d4603b5145770f
6.茂名化州警方端掉一个以“婚恋交友”诈骗犯罪团伙南方plus近日,茂名市化州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端掉一个以“婚恋交友”为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窝点,抓获涉案人员52名。 据警方初步调查,该诈骗团伙成员均为清一色的女青年。她们以“婚恋交友”为名,一步步引诱男事主入套,赢得好感后,再以种种藉口向对方讨要财物等。截止落网时,该团伙诈骗涉案金额达100万余元,被骗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8/c4312932.html
7.警惕!年底电信诈骗高发骗子不仅掌握了你的精准信息,还深谙“人性的弱点”,他们会根据你的个人信息“精准设套”,彩票中奖、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婚恋交友……等等手段,套路层出不穷,专门的话术、“专业”的团队、环环相扣,步步陷阱,让你防不胜防。更重要的是,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犯罪分子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钱财转移一空,https://m.loupan.com/zjk/news/201810/4205028
8.网征婚被骗43万女子变卖房产借高利贷帮“真爱”——中国青年网说起这些事的时候,陈琴语速急促,她无法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陈琴还给记者看了她加入的一个婚恋诈骗受害者群,据受害者的报警记录显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人被骗了2000多万。“我们希望国家能够专项打击,将这些人绳之于法。” 网征婚被骗43万 昨天下午两点,四名福建漳州籍男子通过婚恋交友的方式涉嫌诈骗58.09万一案在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704/t20170413_9475591.htm
9.婚恋网站成求偶“屠宰场”根据北京海淀法院日前公布的数据,近三年以来,海淀法院审理的婚恋交友诈骗刑事案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犯罪形态上看,通过互联网结识进而进行交友诈骗的行为凸显,除了专门的婚恋社交网络,各种附带社交功能、社交属性的软件也逐渐成为滋生婚恋交友诈骗犯罪的原生地。 https://m.huxiu.com/article/467239.html?f=mindex_video
10.揭秘百合网最新骗术,婚恋平台欺诈现象曝光洋通风管3、假冒客服诈骗:骗子们还会假冒婚恋平台的客服人员,以各种理由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 (插入图片:百合网骗术最新消息) 案例分析 1、张女士案例:张女士在百合网上遇到看似完美的男士,交往不久对方即开始借钱,张女士投入感情后陆续转账数万元,最终发现对方是个骗子。 http://www.wxxlya.com/post/16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