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布网络诈骗报告:90后被骗概率高,45岁以上人均被骗7000元爱范儿

交易诈骗、兼职诈骗、交友诈骗、返利诈骗这四种是最高发常见的诈骗类型,合计占比超过七成。

交易诈骗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或以提供非法业务为由,通过不发货、不付款或诱导扫描付款码、点击钓鱼链接等方式,实施诈骗。

此外,还有低价利诱诈骗、金融信用诈骗、仿冒诈骗、色情诈骗、免费送诈骗、盗号诈骗等,诈骗场景相当多样,套路也针对不同群体的心理弱点。

报告显示,网络诈骗被害人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近两倍,其中男女比例分别为63%和37%。

在色情诈骗和交友诈骗这两种类型中,男性比例高达98%和85%。男性被害人在金融信用诈骗、交易诈骗中的占比也超过七成。

网友在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诈骗时,来自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的网友是举报最积极的。

报告认为,电信网络诈骗在今年上半年呈现出七大特征:

1.交易型诈骗最为高发,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

随着网络购物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公众容易在互联网中遭遇诈骗损失钱财。但随着网民防骗意识的提高,类似天上掉下馅饼的「免费送诈骗」,已经逐渐不管用了。

2.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90后被骗概率高

19-28岁的年轻人在被害人中所占比的比例高达54%,虽然这届90后是互联网原著居民,但由于主力网民的基数较大,因此成为被骗概率最高的群体。

36-45岁之间的中年人,被骗金额约为3000元,低于22-35岁的群体。

相比之下,45岁的网络诈骗被害人虽然占比为5%,但人均被骗金额高达7000元,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

没错,就是家中的长辈了。

风湿病腰腿疼,喝XXXX,一百零八味中药,治病防病呵护周到!

免费体验最新养生科技,量子、高电位、负离子技术通脉络

民族资产解冻大业,只要交111块钱,就能坐领400万元……

这些诈骗有没有在长辈的手机里见过?

他们的手机里,除了有中老年表情包、广场舞教程、养生资讯等,还夹杂着针对中老年人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和健康状态的骗局。

3.广撒网骗财骗信息,全面榨取被害人价值

报告认为,「随机诈骗」与「精准诈骗」相结合的方式,是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新趋势。

4.交友骗入“杀猪盘”,多种黑产相互勾连

在今年上半年,一种名为「杀猪盘」的东南亚博彩骗局兴起,骗子主要在各类婚恋、交友平台上搜罗被害人,也就是「猪」。通过假冒的身份、设定的话术与被害者确定恋爱关系,再将他们引至赌博平台、虚假的投资平台等骗钱。

5.群聊群控做迷局,新型技术成诈骗工具

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被应用到诈骗的各个流程。比如利用AI破坏网络平台的安全策略,从而非法获取工银个人信息,批量注册黑产账号。

另外,在一些聊天群中,人工智能已经被用于充当聊天机器人程序,配合人工操作,成为骗局聊天群中的客服或者托儿。

6.跨平台诈骗日益增加,多平台成引流入口

报告分析显示,相当一部分发生在社交场景里的诈骗,往往是从其他平台引流的。其中二手交易平台、婚恋招聘网站、短视频平台是诈骗引流较为严重的地方,占比分别为28%、19%、11%。

除了有骗子把被害人从其他平台引流到社交平台,也有一些骗子通过钓鱼网站、虚假链接等方法,把社交平台上的用户骗去其他平台。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一些流传了几十年的诈骗招数,因为有了社交平台、电商购物平台等新的载体,开始出现了新的变种。

新骗局也趁着「共享经济」、「知识付费」、「区块链」这些模式找上中老年人。

然而上述所说的网络诈骗10大类型和7大特征,属于网络诈骗的终端场景。

▲社交账号买卖黑产

恶意注册和养号的产业在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账号资源,属于源头黑产。

绑定了身份证、银行卡的账号,更易绕过一些平台的安全策略。因此恶意注册和养号的背后,也涉及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买卖这些产业的冰山一角。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被黑产利用。他们先通过扫描漏洞建立后门,或者制作恶意SDK植入app,拖取平台或者应用上的用户数据;接着用AI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智能分析,最终得到精准的用户画像,让后续的诈骗场景更有针对性,得手率也更高。

2017年9月,全国首例人工智能技术犯罪案破获,被警方查封的平台叫做「快啊」,曾经是市场上最大的打码平台。他们当时已经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去训练识别验证码的模型,并且能够识别出98%以上的验证码。

至今,黑产使用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在升级。

群发群控设备、改号软件成为诈骗黑产的标配,利用GSM劫持、嗅探技术进行盗刷、诈骗的案件也已经出现。

得益于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声音合成、AI换脸这些也开始出现在诈骗场景中。

总而言之,电信网络诈骗的黑色产业链,都与个人身份、消费、金融信息泄露的链条,形成了一张在暗处流淌着交易的网络。

新技术在用于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在因法律法规的空缺和滞后,以及犯罪成本之低,被黑产用于犯罪。

沈星佑

天才作家

太阳底下全是新鲜事

下一篇2019-08-0708:55

上一篇2019-08-0618:14

AllcontentismadeavailableundertheCCBY-NC4.0fornon-commercialuse.Commercialuseofthiscontentisprohibitedwithoutexplicitpermission.

THE END
1.网络交友诈骗剖析—如何避免成为网恋的受害者据 FBI 表示,仅在 2014 年的短短六个月中,网络交友诈骗的受害者遭受的经济损失就已超过 8200 万美元。事实上,在各种网络诈骗中,基于情感或“信任”的诈骗所造成的人均损失是最大的,受害者的平均损失超过 10 万美元。下面,我们将对交友诈骗以及如何避免陷入此类骗局做一个简要剖析。https://www.kaspersky.com.cn/resource-center/threats/anatomy-of-online-dating-scams-how-not-to-become-a-victim-of-cyber-romance
2.网络交友诈骗受害者多单身,25-55 岁较多,在互联网主动搜索交友软件或平台寻找交友对象。 警方提示 1. 网络是虚拟环境,交友的前提是真实。所以在网络交友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核实对方身份,并与身边亲友多沟通,以防落入对方陷阱。 2. 切莫被“感情”冲昏头脑,更不能抱着“虚荣心”的去交友。如果涉及钱财问题,不轻信对方任何说辞https://jtgl.beijing.gov.cn/jgj/lszt/659722/10897626/10897822/index.html
3.交友诈骗怎么认定律师普法交友诈骗怎么认定2020-11-27 980 普法内容1、欺骗手段(1)黑客通过网络病毒方式盗取别人虚拟财产。一般不需要经过被盗人的程序,在后门进行,速度快,而且可以跨地区传染,使侦破时间更长。(2)网友欺骗。一般指的是通过网上交友方式,从真人或网络结识,待被盗者信任后再获取财物资料的方式。速度慢,不过侦破速度较慢。(3https://www.110ask.com/tuwen/5621768254497552501.html
4.小心交友诈骗同时交往5女友男子诈骗百万余元获刑10年小心交友诈骗 同时交往5女友 男子诈骗百万余元获刑10年-芒果TV-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视频网站-热门综艺最新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https://www.mgtv.com/b/407418/17218897.html
5.57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19.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通过网络交友、相亲网站、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与受害人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 20.QQ冒充好友诈骗 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http://www.kmyz.edu.cn/sxy/info/1033/1202.htm
6.交友软件涉嫌诈骗近日长沙芙蓉刑侦发布了一则登记公告,这也是该类付费聊天交友软件涉嫌诈骗的案件首次采取公告的模式公开征集相关信息,该公告涉及的平台包括“不聊”“乐意聊”“一见钟情”等,并且登记日期长达一年之久,如果这些案件能够以去登记的被害人的金额来认定那对于聊天人员、公会、平台都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搜集更多https://m.douyin.com/share/challenge/1760671536612365
7.一个交友的诈骗公司&软件平台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纯粹是一个诈骗公司,我在查询软件上看到,有风险的一家空壳公司,下图有2个诈骗软件,希望广大网友擦亮眼睛,入会交友90%,是诈骗,这家苏州三十一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个诈骗公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企查查看看,他们经营一个诈骗软件,这次花钱买教训,希望广大网友看后能警惕起来,交友需谨慎,骗子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83619611574840
8.重案特大婚恋交友网络诈骗团伙覆灭记2017年以来,该诈骗集团为获取非法利益,长期盘踞在河南荥阳等区县城区及城乡接合部,租房聚居,招募云南、贵州等省份的数百名人员做业务员,构建专门从事婚恋交友诈骗犯罪活动的诈骗集团。 该诈骗集团通过微信、陌陌、QQ、探探等社交软件大量添加不同地区的“异性”好友,以婚恋交友为幌子骗取对方信任后,编造理由骗取对方发红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2-08/10/content_8766558.html
9.四川刑事律师:婚恋交友诈骗六大典型案例使用女友微信号 网络交友诈骗获刑 案情简介 被告人张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市海淀区等地,使用其女友马某的微信号,冒充马某与被害人吴先生联系,谎称可以与吴某相处男女朋友,虚构家人生病等事由骗取吴某共计人民币160万余元。现涉案钱款尚未起获。被告人张某于2020年8月5日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如实供述https://zhuanlan.zhihu.com/p/460127172
10.[共同关注]一问到底·网络交友诈骗花样百出套路有哪些?以交友为[共同关注]一问到底·网络交友诈骗花样百出 套路有哪些? 以交友为诱饵 设赌局进行诈骗相关推荐 《新闻调查》 20240601 龙潭筑梦行动 [央视财经评论]警方:警惕以“接种疫苗”为名实施诈骗 [国际时讯]关注叙利亚局势 记者观察 大马士革听到连续爆炸声 总体局势平稳 [军事制高点]美国打压他国 “套路与翻车齐飞” [新闻https://tv.cctv.com/v/v2/VIDEgQdeiO9fcsYoUrcqiAzB21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