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起婚姻生活,就会发现好多人活得都很累:
“她总是让我陪她,我工作已经很累了,为什么不能给我一点独处空间?”
“不管我做什么,Ta总是处处挑我毛病,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让我不禁好奇,那些婚姻幸福的人,是怎么经营婚姻的?
在日本的春日井市,有一间田园木屋。
房前屋后,种满果树和蔬菜,一年四季,自给自足,这是90岁的修一和87岁的英子的家。
修一是日本建筑师,英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结婚65年,俩人几乎没有吵过架。他们每天种菜、做饭……生活平淡琐碎。
谁都不完美,别勉强对方改变
修一和英子在生活习惯上,完全不一样。
修一最爱吃土豆,而英子讨厌土豆,但她却变着花样做有土豆的菜给他吃。
修一爱吃传统日式早餐,英子却爱吃西式早餐。于是,她每天都做两种早餐。
英子说:“我做饭的最大心愿,就是听到他说好吃”。修一每次吃到英子做的饭菜,都会即时夸赞说:真好吃。
修一也不勉强英子改变生活方式。
修一做事缜密,喜欢整理,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落,井井有条。而英子做事不够细心,记性不好,比如忘记关煤气,忘记关水龙头。
修一不怪她,但会留言提醒她。煤气炉旁写着:“正开着煤气呢,别忘了”。
英子看到后,就会知道问题,主动去改。
英子感叹道:“修一从来没有干涉过我的自由,现在回想起来,我想做什么,想买什么,他都由着我。这很难得。”
他们都能做到不勉强对方,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彼此身上都有让人不爽的点。
但没关系啊,我允许你有缺点,尊重你的不完美。我们有商有量,能改则改,不能改的,我理解你,努力去适应你。
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婚姻不幸福?
因为总觉得伴侣不完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伴侣,一旦发现伴侣无法满足自己,就想通过权力斗争“控制”伴侣,把Ta“改造”成心里期待的模样。
这样,只会让彼此越来越累,永远得不到满足。
我们永远都无法和一个完美的人结婚,只能在漫长琐碎的日子里,尊重对方,相互配合,慢慢接近更美好的生活状态。
人生重要事情上,我永远挺你
好的婚姻,伴侣永远是彼此最好的战友,在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上,永远挺你到底。
修一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重大决策时,时常征求英子的意见:“这么做你觉得可以吗?”
英子总会告诉他:“这是好事,你去做吧。”
修一最坚持的建筑设计理念遭到同事反对,英子是始终支持他的人。
修一也一直支持着英子。英子从小被教育要时刻微笑,努力工作,照顾家庭。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她从不敢反抗。
直到和修一结婚,她才能畅所欲言。因为每次不管她想做什么,修一就会说:“当然好,听起来很棒”。
她和修一说自己有一个田园梦,退休后,修一便买下一块地,打造属于他们的归园田居。
婚姻不是他们人生的全部,而是各自有自己的事业、爱好、理想,在这样彼此支持的关系里,双方都活出了自我。
更好地成为自己。
我是爱你的,而你是自由的
为什么很多中国式亲密关系让人觉得窒息?
因为,他们挨得太近,不被允许有私人空间。
没有私人空间,也就没有自己的心理空间。
修一和英子维护彼此私人空间的方式很特别——写留言板。
家里和菜园的每个角落,处处都是修一做的黄色留言板。不管发生什么,他们从不互相责备。
英子常忘记关水龙头,修一看到了,就会在留言板写上:“水都没关上,上哪儿去了?”
英子看到后回应:“对不起,下不为例。”
私人空间容纳着我们各自的工作圈、朋友圈、爱好圈,也容纳着我们的不满、愤怒、羞愧、内疚、骄傲等情绪。
所以,修一不擅闯英子的厨房,干涉她的烹饪。修一每天要写10封信维持和朋友的联系,英子也从不打扰他。
他们允许彼此有自己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英子一个人在挖土豆,有时候修一一个人在挖竹笋,有时候俩人一起摘樱桃。
他们可以在一起共处,也可以分开。
人只有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进行内在的整合,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才有能力去爱。
而我们大多数亲密关系是怎样的?
时刻黏在一起,发了疯似的索取对方的爱,总想依赖、占有,把对方变成自己取乐的所有物,把彼此的心理空间逼到角落里,令人窒息,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
什么才是和伴侣相处的最佳状态呢?
或许正如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的怀里孤独”。
虽然现实中很难遇到像修一和英子这童话般的爱情,经营好亲密关系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