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恋爱彩礼与资本化家庭生活网友杂谈

作为一名打过螺丝拿过焊枪修过厕所的大龄单身男青年,青衫也同样渴望着谈一场结婚为目的的恋爱,但却因为工作关系,混迹于相亲场中。遥想刚开始相亲的时候,还想着“先上牌桌先和牌”,属实有点naive,现在只想躺平摆烂。作为身边社会学爱好者,也想聊聊如今的婚姻关系到底是怎么了。

婚姻关系的发展历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早已是构成我们社会学的基础,婚姻关系的发展同样源于生产力的提升。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人类婚姻关系发展历程分为血族群婚、“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父权制”即“一夫多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总结为“这样,我们便有了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群婚制、对偶婚制、专偶婚制”。婚姻关系的改变,正是人类从原始采集到原始农业再到前现代文明的发展演化。

在最初的血族群婚阶段,婚姻关系并不存在,人类聚居于少数群落,群落中的人类按照年龄代际形成祖父母辈、父母辈、子女辈,彼此之间混居杂交,甚至血缘关系的概念也并不清晰,如同波利尼西亚土著人那般;而“普那路亚”家庭或称伙婚制,人类开始形成氏族概念,满族的《恩彻布库》中记载的氏族之间一个氏族的男人天然是另一个氏族女人的丈夫,兴安岭地区的鄂温克索罗共氏族曾由这一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人类开始脱离原始杂交;对偶婚则是由氏族继续分化。

我国过去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多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形态,血缘的概念逐步显现;对于专偶制,恩格斯说到“专偶制家庭最初出现,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忠贞爱情、高尚道德,而是为了家庭财产继承的需要,为了确保父亲的合法财产能够传给自己真正的子女。”这个阶段,终于出现了前现代中最重要血缘义务。

整个婚姻关系的变迁,是从群落→氏族→家族→家庭不断拆分的,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也逐步从原始公社向私有制演化。

当你去往丽江、桂林等地旅游时,导游常常说这里的姑娘喜欢你会踩你的脚,今天晚上你就可以去她的闺房,或者山歌对的好,姑娘要是喜欢你当天晚上就可以入洞房。

在遗留有前文明时代的直过民族地区,依然保留了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先导的男女交往方式,这种方式我们曾经称为“自由恋爱”。我们最初的婚姻关系,始于这样的自由恋爱。在《诗经邶风·静女篇》中“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就描写了西周男女相约城外,在芳草地上,发生不可描述之事。

聘礼与妆奁:历史的循环

彩礼,是如今互联网热点话题,不可不提。彩礼起源于西周,婚礼作为六礼之一,“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需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步骤,“征,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纳送聘财。

自商周开始,在上层形成了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贵族之间奢嫁成风,到了秦汉时期,这一风气也蔓延到普通百姓身上。《盐铁论·国病》中说老百姓“厚嫁女”,攀比严重,《史记·司马相如传》中记载,卓文君嫁妆有僮仆百余人,百万钱。这一现象在魏晋时代却被逆转,彩礼(brideprice)、嫁妆(dowry),成为平衡联姻双方地位差距的重要条件,隋唐年间,争相重聘迎娶山东女,山东士族“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多以为贵”。

唐末五代时期,科举制选拔的官员逐步代替过去由门阀垄断的政治环境,婚姻中的门第观念式微,夫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代替了妻族的帮扶,父权让位于夫权,从此进入了我们熟悉的小家庭时代。

妆奁或者说是嫁妆,是婚姻中女方的私有财产,自古以来受到严格的保护,湖北出土的《云梦泽睡虎地》竹简中有这样的判例“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滕臣妾,衣器当收不当?不当收”,丈夫犯了罪,妻子的嫁妆依然要得到保护;而唐代《开元令》中,“弃妻,畀之其财”,离婚了,妻子的嫁妆要分割出来;宋代《刑统》中则延续了“妻家之财不分限”,同样是要保护女方的财产。

而嫁妆的一大作用,则是早以习惯现代生活的我们忽视重要名词“分家”。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之所以将彩礼称为“间接嫁妆”,是因为嫁妆是财产继承权的提前分割,成家立业这个词不是温良恭俭让的谦辞,而是成家后,年轻的子女要与父母、大哥分家,这笔嫁妆就是新成立的小家庭启动资本。因而有了明清记载中的“嫁女者多后妆奁,中人之家,其母预忧厚奁难办,因而溺女自生而自杀之”,“盖宁人生女不育则已,既育而嫁皆无厚奁为耻,往往有因嫁女而破产者”。

在小农经济时代,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女性农副业的劳动分工更能够换货币,满足家庭的交换需求,嫁妆作为小家庭的天使轮资金,天然让女性能够执掌小家庭内部财政权力。当然,也要指出,女性财产,在前现代社会中,依然会受到父权、夫权的干预。我国壮族驮娘江地区存在的欧贵婚姻则更进一步,做到了女娶男嫁。前现代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矛盾背后,是家庭财政话语权的体现

从厚嫁到厚聘再到厚嫁,我们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循环,折射的是家庭不断被分割,从宗族聚居向原子化发散,族权与父权不断让位与夫权,唯有财产关系继续顽强的保持着。

资本化的家庭生活

我们今天的婚姻关系怎么了?费孝通先生1936年写的《生育制度》一书,“明确的否定家庭、婚姻、亲属等生育制度是人们用来满足生物基础上性的需要的社会手段。相反,社会通过这些制度来限制人们满足性欲需要的方式。”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每日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

随着大家庭的解体,小家庭的生活也逐步被资本化、货币化。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在婚姻关系上无所适从,是因为我们当下的时代即有前现代传统观念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影响,也有社会主义革命带来的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还有后现代身份解构后对弱势群体的补偿。

资本将我们的家庭生活货币化,东亚观念普遍需要对生育行为进行货币化补偿,需要对家务工作货币化补偿,需要对人的自然属性货币化补偿,需要对伴侣的学历、能力进行货币化补偿,需要对子女的抚育进行货币化补偿。更吊诡的是,连同性恋中扮演男性的一方也需要准备车房彩礼三件套。

在当下的语境中,结婚前的天价彩礼、买车买房,其实支付的是整个婚姻关系对价,资本将一切人的自然属性变成了可计量的货币。而这个货币的估值存在巨大的主观因素,不同立场方对于这些属性的估值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换一个人来会出现不同的估值,这种估值的矛盾是的同修其好的婚姻关系变成了尖锐的男女对立。

客观的说,彩礼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城市中也并不能说都是普遍现象,很多时候成为了一种形式过场,这得益于这二三十年来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不过在一些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还有不小的市场。买车的问题,只要不是有过高的追求,也总有合适的选择。不过,由于互联网空间讨论的极化趋势,彩礼代表的婚姻货币化问题,确实成为了当下国内互联网上婚姻和性别话题争吵的一个符号代表。

然而,房价确实是实实在在绕不过去的问题,因为房子早已经不是一个单纯住的地方,它代表着你将要工作的城市,孩子的学区,各种附加的现代生活成本。对房子背后所代表的条件的极力追求,也代表了追求上升通道和中产生活仍是我们社会观念的主流,也正是当下姻货币化的根本症状。

蒙昧时代的我们是以自然属性为导向的婚姻,前现代的我们花了一千多年形成了自然属性与财产关系溢价补偿的婚姻,现在的我们,能延着资本化婚姻的道路走多远呢?

何去何从,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现在的婚姻关系建立,受到地价飙升,疫情冲击,使得一个正常东亚小黄人想要积攒一笔用于家庭再建立的资本愈发困难,然而以杨圣的"普信男“论断为代表,一部分人在网络空间中的极端言行,本质上还是在提升自己的婚姻关系对价。这让对立情绪在当下的环境中愈发尖锐。

从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面对各种后现代两性关系社会症状,很多人都曾冀希望于各种前现代的药方。但前现代的药方,难以治疗后现代的病。何去何从,让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关于恋爱观的调查问卷6.当恋爱双方产生矛盾是,您会? A因为爱对方而妥协退让B决不让步C斟酌考虑D其他 7.您认为维持爱情最重要的因素是 A坦诚B信赖C尊重D忠诚 8.您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美好的爱情吗? A完全不存在B基本不存在C还有少量存在D我认为一定存在 9.您认为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是? A恋爱应以结婚为前提B 恋爱不一定https://www.wjx.cn/xz/293606250.aspx
2.泸州市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报告调查分析与解读统计数据根据省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市统计局高度重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先后到叙永县、古蔺县组织开展了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研,根据两县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城乡结合部、产业兴旺和传统农村山区的6个乡镇8个村开展了青年婚姻关系问卷调查,并与两县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和有关https://tjj.luzhou.gov.cn/tjsj/tcfxyjd/content_832836
3.婆媳关系的本质就是一场三角恋,你相信吗?在我的咨询工作中,恋爱婚姻家庭咨询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而其中,很多的夫妻矛盾,表面上看起来是先生与太太的对抗,但很多却是来自于没有处理好的婆媳关系。 有的婚姻,甚至因为太太不懂得如何处理与长辈的关系,而导致分崩离析,实在是太可惜。那么,在今天,我将帮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心理学对于婆媳关系本质的解读,以及我https://sxxl.nuc.edu.cn/info/1018/1685.htm
4.婚姻与爱情到底是什么关系?并不是剧情有多吸引人,吸引到我的反而是剧名。如今自由恋爱自由结婚的年代,先结婚后恋爱也算是反套路的引人深思。 婚姻和恋爱到底关系大不大?剧情里的男女主机缘巧合下没有恋爱直接进入了婚姻。 把恋爱结婚反向而为之,一纸婚书把他们拴在一起。成了先结婚后恋爱。 https://www.jianshu.com/p/4a16eb4f1ff6
5.回访当年给《纽约时报》投稿的读者(摩登情爱第一季)剧评Modern Love栏目,是《纽约时报》从2004年开展的读者投稿专栏,编辑们从众多的读者的“爱的故事”投稿中,每期选出最能打动人的一篇刊登。这些形色各异的小故事,有的无疾而终,有的开花结果,有的濒临分手,有的危机解除,有的在挣扎,有的已释然。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纽约这座城里的普通人。这些短小的故事,并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61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