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城市病直男癌……“疾病的隐喻”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语言?

以文艺批评和小说创作见长的苏珊·桑塔格,并非突然对疾病产生了兴趣,而是因为自己患病的切身体验。“她曾身患癌症,在持续数年的治疗之中,她不仅忍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而且更得承受加诸疾病之上的那些象征意义的重压。”(《疾病的隐喻》译者卷首语)

1998年7月,桑塔格躺在纽约MountSinaiHospital的病床上

所以,苏珊·桑塔格创作《作为隐喻的疾病》的目的非常明确。她开宗明义地说:“我的观点的是,疾病并非隐喻,而是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同时也是患者对待疾病最健康的方式——是尽可能地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

苏珊·桑塔格对“隐喻”的理解,来自柏拉图的“以他物之名名此物”,通俗地说,就是以修辞的方式指鹿为马。至于“疾病的隐喻”,具体指什么呢?

电影《寄生虫》剧照

只要你看的文学及影视作品够多,就一定不会对这种咳血桥段感到陌生。在典型的咳血桥段里,某个角色沉疴难愈,剧烈地咳嗽,然后惊讶地——这一点很重要,以暗示此人对自己的命运毫不知情——看见手帕上有血迹;此时,必有另一个重要角色在场见证这一切。

咳血意味着病人大限将至。因此,在场的人物有必要将重要的事情交代一番,或互诉衷肠,或表白心迹,以求彼此不留遗憾。文学和影视作品正是利用了“咳血”的暗示,把疾病与死亡联系起来,让即将到来的死亡,为人物的言行提供合理的动机。

而在现实中,对疾病的死亡预期,并不一定会导致互诉衷肠。医护和家属们反倒会“善意的欺骗”病人,不忍告诉病人患病的真相。这也许是出于好心,可是,人人都避谈疾病与死亡,反倒在真正的病人身上施加了压力,造成讳疾忌医的心态,以回避的态度面对疾病——实际上是害怕死亡。

这就是疾病的第一重隐喻:死亡。

然而,人们惧怕疾病并不仅仅是因为惧怕死亡。疾病的一些表征比死亡更可怕。

譬如,风靡全球的小说《岛》叙述了一群与世隔绝的麻风病的故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害怕、歧视麻风病人,因为麻风病总是直观地体现为身体和皮肤的畸形、肿大。肺结核也常常伴随着令人不快的味道,作家龚古尔兄弟去探望患了结核病的朋友,形容那味道“闻起来像是腐烂的肉”,暗示身体内部的严重病变。

这难免让人想到疾病是“不洁的”。然而,疾病及其病变是“不洁的”,与病人又有何干?由此就引出了“污染”这个概念——病人的身体被细菌或者病毒污染了,就像清澈的水被浊臭的水污染了一样。

有的疾病会迫使身体把那些被污染的部分排出体外,比如吐痰、流鼻涕;有的疾病则不同,它们会让病人的身体发生变化,而病人无法把这些病变的部分排出体外,最后,整个身体都发生了变化,被体外的东西完全占领了,病人已然成为一个异己的东西。

相比较而言,人们更加害怕后一种疾病,最典型的如癌症。目前所遭遇的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大概也属于后一种,因为重症病人的肺部被自己产生分泌物完全堵塞了,不能将这些分泌物排出去,根本无法呼吸,最终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这就是疾病的第二重隐喻:被污染的不洁之物。

如果说,以死亡和不洁之物来隐喻疾病,仅仅来自对疾病的预期或者直观感受。那么,下一个隐喻则彻彻底底源自于人类的智力活动。

在现代医学尚未建立起来的年代,人们会认为疾病来自“天罚”。在《伊利亚特》和《俄狄浦斯王》中,国王的罪行将鼠疫带到了他们的领地;在《十日谈》里,也处处暗示鼠疫席卷佛罗伦萨是因为人们道德败坏。

油画《黑死病在罗马》

实际上,中国的“天人感应说”也有类似的观念。当瘟疫发生时,人们就会认为是封建君主德行有亏,迫使皇帝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根除瘟疫。

在人们缺乏现代医学观念,无法对疾病的成因作出合理解释时,“此人德行有亏,因此上天要惩罚他”似乎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周围的人也会避免和他接触,免得让疾病缠上。如果病人患上的是传染病,这样做反倒能限制疾病的传播——这也许是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保护措施。

这样看来,将疾病与道德联系起来,也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它常常变得激进,变成对病人的道德谴责,甚至演变成公然歧视。例如,艾滋病、癌症、梅毒被认为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这些疾病并非只有一种传播途径,把患病与特定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是将偏见强加于所有患者身上。

而像艾滋病这样的疾病,自其被发现之时,就与特定人群有关。对特定人群及其生活方式的道德评价,迅速转移到了所有艾滋病患者身上,这不仅影响了艾滋病患者的生活,也影响了对艾滋病的研究、预防、治疗。这种情况太过严重,以至于桑塔格不得不在发表《作为隐喻的疾病》十年后,又发表了《艾滋病及其隐喻》。

这就是疾病的第三重隐喻:不道德。

实际上,“疾病的隐喻”不仅仅是用某事物来喻指疾病,也事关用疾病来喻指其他事物:“对邪恶的感受影射到疾病上,而疾病(被赋予了如此之多的意义)则被影射到世界上。”苏珊·桑塔格为我们提供了几种典型的例子:

一是疾病与战争。在对免疫系统、药物治疗的描述中使用战争词汇——如“保卫”“入侵”“扩散”“攻击”等——是现代科普读物及医疗手册的语言习惯。这样做让文字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化学战和生物战的出现,也让这种说法更容易被接受。在反恐战争中,为了避免重大伤亡和损失,有时会采取“外科手术般的斩首行动”,“定点清除”那些恐怖主义领导者。这种行动承认恐怖主义蔓延的社会里,大部分民众都是良善的,只要消灭了“病变”的部分,社会就能恢复总体的良善。

二是疾病与城市。阅读西方文学,常常会看到医生建议某个角色到乡村、南欧、雪山、高原、温泉、疗养院……去养病。实际上,去哪里无所谓,只要远离城市就行。城市被认为是一个容易致病的环境,高密度的人口、高强度的工作、工业制品的泛滥,让城市同时成为慢性病和传染病的温床。作为一种不断增长、快速扩散的臃肿的人造物,城市自身就被视为与自然对立的“癌症”。

等等——让我们看看城市与战争相遇时会发生什么?随着城市生长、更新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大城市病”愈发严重,看上去也无法“治愈”。于是,新的“疾病”被制造出来,一部分人指责另一部分人的“入侵”造成了城市的疾病,为了“保护”城市,必须把这些“致癌物”清除出城市的机体……苏珊·桑塔格指出,在这里,战争与城市的隐喻重叠了。

更进一步地,我们发现了第三种情况:用疾病隐喻政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如果内部有秩序的存在,就可以维持自身“健康”;而如果社会出现了问题,那就像医生通过症状来判断病因一样,找出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地解决它;为了让社会更加“健康”,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都是有必要的。

所以,雨果在《九三年》中借革命者之口辩驳:“文明处在瘟疫的魔爪中,而革命的暴风受命前来拯救。……面对这场可怕的传染,我理解了革命风暴何以如此猛烈。”

而在旧社会的中国,“东亚病夫”这个词语——因为疫情的存在,它又在西方社会死灰复燃了——在中国人自己看来,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生病”是不好的、可耻的;第二,应当采取措施,让积贫积弱的中国“恢复健康”。实际上,不管这个词是谁发明的,也无论这个词是蔑称还是清醒的自我剖析,它持续不断地为旧社会的改良者和革命者们提供了话语资源,推动者社会变革。

在桑塔格的笔下,疾病与隐喻的关系远不止我所列举的这些。疾病作为一种隐喻,已经“入侵”到了我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之中。但是,隐喻性思维也许并非总是坏事——《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显然让历代读者受益匪浅,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也是以作为医学术语的“危机”展开了他的理论体系。

所以,面对这种“入侵”,倒也不必像桑塔格那样,主张“消除隐喻性思考”。如何建设更好的公共卫生制度、如何人性地对待特定的病患群体、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与疾病相处……这些议题是我们更加应该讨论的。

《苏珊·桑塔格全集》(套装16册)

[美]苏珊·桑塔格|著

2018年5月出版

“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美国公众的良心”

苏珊·桑塔格所有作品总汇

在这里,译文君想推荐几本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以上问题的好书。

《世纪的哭泣》

《美国病》

本书作者是哈佛医学院内科学医学博士,曾担任急诊医生,也在《纽约时报》做过22年的记者和高级撰稿人。她采访医生、病人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士,只为探索一个问题:美国将GDP的20%用于医疗保健,但是看病还是这么贵,钱都去哪儿了?

《枪炮、病菌与钢铁》

本书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是著名的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在书中,他把病菌视为改变人类进程的重要因素,这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特别视角,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THE END
1.男生小钢炮的隐喻男生小钢炮的隐喻通常指的是一个性格强势、坚定自信、行事果断、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男性形象。这种形象通常给人一种坚强、刚毅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这个人可能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然而,这种隐喻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这个人可能过于冲动、激烈或者缺乏耐心和细致。因此,具体含义需要根据语境和语境中的其他https://news.yiche.com/baike/4569569.html
2.人是铁饭是钢:男士坦述挑战,勇闯人生难关一个人能倒霉到什么地步 十里追剧社 3448跟贴 NASA既然50年前都能登月,为啥现在却不行了? 李论科学 4028跟贴 因为一场简单的车祸,居然引来全村人丧命 黑巴电影 970跟贴 大娘得到200万拆迁款,竟全部捐出去,一分没给儿子 秋菱爱搞笑 20跟贴 赖岳谦:实弹不会对台湾本土打击,却在外围进行精准打击! 虎悦事记https://m.163.com/v/video/VZHV5OI5M.html
3.钢铁直男是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金投热点网“钢铁直男”是最近网络上比较常见的一个词汇,近几年关于“直男”这个话题常常被大家讨论,尤其是“直男癌”群体的出现,到底这个“钢铁直男”是什么意思,“钢铁直男”是什么梗,一起来看看吧: “钢铁直男”是什么梗 作为网络流行语的该词多用来形容那些性格直爽,一根筋不善于变通,不解风情、不懂女孩心思,不懂得怜香https://news.cngold.org/wllxy/c6180931.html
4.今日不宜是什么意思离云东今日不宜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他是个海王,早晚溺死在海里。也有人说,他只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人说,他是个渣男,早晚要挨刀子捅。也有人说,他直男癌已经末期,钢铁雄心。李云东自己却表示,我只想为别人带来快乐,我有什么错?一个信奉恋爱虚无主义,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的男人。一个自称佛儒道三修,却只爱念叨“https://bylwen.com/to/4463767.html
5.直男癌九大特征十个问题鉴定直男癌接亲网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直男肯定有很多,因为有一些真的是钢铁直男,说白了就是有直男癌,他们不懂得用浪漫的语调,而且也不会说浪漫的话,俗称就是情商比较低,情商低的时候说话就会容易得罪人,如果自己得罪了人,那别人下次也不会想着跟你说话啦。所以在社会的交流当中我们交朋友还是做其他工作,一定要懂得用情商来解决问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52318
6.直男是什么样的表现(直男是什么意思啊)不懂女生审美,不懂浪漫,不懂风情。衍生出的网络流行语有“直男癌”“钢铁直男”等。https://edu.iask.sina.com.cn/jy/2EfF51YebgV.html
7.钢铁直男这样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眼中天秤座的男生有什么特质?“钢铁直男”可以理解为直男的加强版,指的是那些不懂女生心思的,性格直爽而且不知道怎么变通的男生,和“直男癌”还有点不同,“钢铁直男”往往有点调侃的意思, 钢铁直男是什么意思 钢铁直男是形容某些男性个性直率、果断,言行举止坚韧不拔,对待感情专一且不做作的一种称号。详细解释如下:一、基本含义 钢铁直男是一种https://cai.verywind.com/xx/vnrcmriydcdnenyynyn.htm
8.《论钢铁直男是如何被掰弯的》生时应暖晋江文学城越是了解左天,秦奕航越是觉得神奇,一个人是怎么做到那样早熟,却还同时保持着孩子一样的天真的,怎么做到明明话里话外充满了“直男癌”气息 3104 2018-10-26 22:15:49 65 第六十五章[VIP][半价] 秦奕航跟着左天出来,在门口的地方松开了左天的手,几步超过左天,反过来牵住他的手,把他拉进了车里:“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8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