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名大学生受“高薪诱惑”偷越国境失联
潮新闻采访多位曾有类似经历者——
我被骗到缅甸当骗子
“看到4名学生平安回家,真的太好了!”近日,安徽四名大学生实习期间受“高薪诱惑”偷越国境,失联数日后被安全送回。3月21日,有过类似遭遇的李伟向潮新闻记者感慨,孩子们能顺利归来实属不易。
去年底,为讨回客户17万元货款,李伟来到云南,结果客户没见着却遭遇陷阱,胁迫之下偷渡至缅甸,被卖到一家电信诈骗公司。
作为从缅北电信诈骗窝点中侥幸逃出的回国者,他们向潮新闻记者回忆了那段惊魂经历。
每天必须完成诈骗KPI,有人“戴着手铐敲键盘”
“全是拿枪的人开着皮卡,路上没有红绿灯。”今年1月,李伟在缅甸果敢老街上见到了从未想象过的街景,“一眼望去都是搞电信诈骗的楼,当时满脑子都觉得完了。”走进一幢9层楼高的写字楼,李伟和另一名“工友”被关进7楼723宿舍,门口由保安24小时把守。
粗略翻阅话术后,李伟看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婚恋电信诈骗的团伙。话术要求称呼对方“宝贝”,不论对方高兴还是不高兴,都给有标准回应。“比如,今天‘宝贝’不高兴了,话术中就会要求给对方发一个520元的红包。”
更让李伟惊讶的是,办公楼还有模拟化场景,装饰了泰国海景、办公室、KTV包厢等。李伟看到这一幕觉得无比讽刺,视频里自称在泰国海边度假、在KTV里唱歌的电信诈骗人员,实际上连写字楼大门都出不去。
李伟回忆,写字楼的一楼是体罚区,有水牢、吊人的支架,一名全身缠满绷带的男子正在挨打。二楼则是办公区,约70名男员工同时在和网友聊天,每人面前一台电脑、15个手机。有的人身上带伤,有的人戴着手铐在工作,“状态都很萎靡”,但还是要完成足够的“工作量”。
李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缅甸木姐,同样有众多电信诈骗团伙,陈亮就是曾经的从业者之一。他坦承,自己并不是无辜被骗,而是被“高薪”诱惑,“一开始是自愿去的,觉得自己没本事,没学历,就想过去赚点钱。”
同样,也有人戴着手铐在诈骗。
“公司每天结的佣金在五十万元到八十万元之间,都被管理者自己分掉。”陈亮发现,身边“工友”大多冲着高薪而来,“说是日薪3000元,三个月暴富,其实到最后一分钱工资都拿不到,有可能连命都搭进去。”
五楼坠落,醒来第一句话却是“不要嘎我腰子”
当地流传着进来之后,“反抗被毒打,逃跑不可能”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用“嘎腰子”代称反抗者将面临的严酷惩罚。意思是,如果进去后没业绩就会被转卖给其他公司,或是被“摘器官”贩卖,被榨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被关的第三天,李伟和一位“工友”选择出逃,这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面。李伟回忆,他和“工友”将床单、枕套和席梦思卷边撕成条,一根根打结做成求生绳。他俩将绳子从7楼窗户扔出去,顺着绳子往下滑。当时他们对周围情况一概不知,唯一的出逃希望是北围墙的一道门洞。
“工友”成功着地后被抓回公司,而李伟不慎从5楼坠落,受重伤昏迷。李伟在病床上醒来时,第一反应是拉着医生的白大褂无力地哭求,“请不要嘎我腰子,不要……”一番挣扎之后,李伟才发现自己被送往医院救治,诊断为腰椎骨爆裂性骨折,腿骨、肋骨骨折,脑震荡。
最终在老乡组长的通融下,他们得以回国。陈亮说,“如果没遇上老乡,我很可能人已经不在了。”
不过这样的“幸运”,实属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入缅北电信诈骗窝点,几乎都是插翅难逃。
记住偷渡面包车车牌号
“一个人一个月缅北逃亡”,这是李伟对自己的一句话概括。3月21日下午,李伟在网上连续直播了3小时,他不断将遭遇告诉网友,“建议单身不要到东南亚旅游,高薪到境外做客服一定要警惕。”
今年1月,李伟回国自首,因“偷越国(边)境罪”被罚款4000元。他说回国这条路其实很近,车程不到两小时,但充满了危险和艰难。连办案警察都告诉李伟,“去了都是凶多吉少,能顺利逃脱回来,这运气相当于买彩票连中好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