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人家》首轮播出已接近尾声,最出圈的当属徐帆、马思纯呈现的一类中国式母女沟通状态:一段逻辑起点不对等的沟通只需要持续几分钟,双方就会丧失所有理智,最后只能以获胜为目标,歇斯底里地展开对峙。在引起共鸣的同时,不少观众开始思考这种关系的种种解法。与此同时,《烟火人家》也为女性群像剧提供了行业价值,当该类型走不出“都市群像”的怪圈时,回归并深耕“家庭群像”的传统表达模式也无妨。
故事:
她们的关系具有代表性
《烟火人家》围绕孟家三代人的生活日常展开,大家长乔海云(宋春丽饰)是家中制定规则的人,性格各异的孟家三姐妹孟明玮(徐帆饰)、孟菀青(梁静饰)、孟以安(李小冉饰)各自在婚姻、事业上都有隐痛,而孟家的第三代同样面对着家庭、婚恋、职场等现实难题。该剧播出后,最突出的话题是三组极具代表性的亲子关系。
长女孟明玮经济条件最差,其丈夫李诚智没工作、没退休金,却拿着她的退休金想借炒股改变命运。孟明玮习惯“丧偶式婚姻”的同时,把全部希望寄托到女儿李衣锦(马思纯饰)身上,希望她出人头地,嫁个好男人。可李衣锦却一身反骨:孟明玮想让女儿回老家当老师,李衣锦偏要当“沪漂”;孟明玮求人给女儿介绍对象,李衣锦偏要和家事复杂的周到在一起……剧中,孟明玮妄图掌控女儿人生,干涉其交友、工作、生活,当女儿的做法偏离孟明玮心中的轨道时,她既愤怒又难过。在不少观众看来,孟明玮给予李衣锦的是“单方面输出型母爱”,不管方式方法,不顾女儿想法,其出发点是“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我是过来人,听我的准没错”。
二女儿孟菀青和博士女儿陶姝娜(孙千饰)以无话不谈的朋友式状态相处,是最理想的代际关系,但孟菀青却选择了“饭搭子式婚姻”——她年轻时不顾父母阻拦嫁给陶大磊,结婚后才发现他懦弱、缺乏上进心、疑心重。人到中年,孟菀青凭一己之力撑起家庭重担,为了女儿努力维持与丈夫的表面和平。值得一提的是,孟菀青和陶姝娜的母女关系是很多观众羡慕的状态,但也有不足。孟菀青给予陶姝娜的是“单方面接受型母爱”——女儿可以做到向母亲敞开心扉,但母亲无法向女儿坦承一切,例如,自己的健康状况、与丈夫的真实关系等。
议题:
对于近年来在现实主义题材剧中多次出现的原生家庭议题,《烟火人家》给出了一个较为极端的案例:李衣锦的男朋友周到是一个温柔体贴的暖男,但他的原生家庭不寻常——周到的父亲家暴母亲,母亲防卫过当将父亲杀死。爷爷奶奶把周到养大,一门心思想让他回东北老家娶媳妇。剧中,周到的处理方式是在履行对爷爷奶奶赡养义务的基础上,切割与东北老家的关系。李衣锦坚定地站在周到身边,相信爱情。孟明玮则坚决不同意女儿这门婚事。李衣锦的立场,引发了观众热烈讨论。
至于夫妻关系,《烟火人家》开掘了更深度的话题。至少有两个层次:第一,有没有必要为了孩子延续无性无爱的中年婚姻。孟菀青为了给陶姝娜一个完整的家,始终对陶大磊的好吃懒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陶大磊不知收敛,变本加厉,对妻子的身体、精神状态一无所知。不少网友喊话患乳腺癌的孟菀青:“二姨,结婚证能保命吗?”第二,离婚是否一定会给当事人带来羞耻感。孟明玮、孟菀青虽然嫁给了“渣男”,但在她们心中,结婚证是一张遮羞布,遮掩了自己婚姻的不堪。孟以安则十分坦然地面对离婚,也在不断改变对婚姻的看法,她也被网友称赞“人间清醒”。
模式:
从“都市群像”走向“家庭群像”
《烟火人家》是一部集结了三代演员的家庭群像剧,呈现了一个大家庭三代人的人生故事:该剧也是一部女性群像剧,每位女演员都展现了饱满的角色性格,代表了某种心理状态,徐帆的控制欲、梁静的暖心、李小冉的理性、马思纯的压抑、孙千的洒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谓女性群像剧,一般指以多位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采取多主线并行叙事的模式,讲述不同女性在家庭、婚姻和职场面临人生选择时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和心理,从不同立场对社会热点议题进行多样解读,以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价值碰撞提高作品的戏剧性和话题度。在我国电视剧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播出过以女性群像为核心表现对象的作品,如1987年的《红楼梦》、1991年的《外来妹》、2003年的《粉红女郎》等。
相比之下,此次《烟火人家》播出,可谓回归了女性群像剧的一种传统故事模式,将女性置于大家庭中,探讨其生存状态:她们如何看待婚姻?她们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她们如何选择职业?她们如何过好这一生?这种模式最典型的代表是《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女性被置于大家族中,展现悲欢人事。在21世纪初的国产现实主义题材剧中,也有知名电视剧使用该故事模式,例如,由杨亚洲执导,高满堂编剧,李明启、张英、朱媛媛、刘莉莉、刘佳、盖克等主演的《家有九凤》,讲述妈妈含辛茹苦养大的九个女儿之间的故事。
当女性群像剧被嵌入家庭群像剧时,《烟火人家》更像一部百科全书,基本覆盖了女性在各年龄阶段的危机、困境及成长。女性观众翻开目录,找到对应角色,评评她的人生,再对比自己的人生,继续走好觉醒、打拼、逆袭、成长之路,总会有所启发;男性观众亦能找到“渣男”角色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找到“好男人”角色,学习处事技能,更能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女性、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