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七)

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曹禺的第一部话剧《雷雨》发表于

A.1923年B.1928年

C.1933年D.1935年

2.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出版于

A.1928年B.1930年

C.1933年D.1936年

3.下列不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是

A.《梅雨之夕》B.《人生哲学的一课》

C.《月牙儿》D.《沉沦》

4.散文《西湖的雪景》的作者是

A.钟敬文B.郁达夫

C.周作人D.何其芳

5."杀了无泪的人,一定连血也不见。爱人不觉他被杀之惨,仇人也终于得不到杀他之乐;这是他的报恩和复仇。"这些话出自下列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

A.梁遇春的《"失掉了悲哀"的悲哀》

B.鲁迅的《杂感》

C.瞿秋白的《暴风雨之前》

D.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

6.高松年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四世同堂》B.《围城》

C.《包氏父子》D.《暴风骤雨》

7.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更为畅销的小说之一,下列哪一部作品从1933年到1951年期间先后出版达33次之多?

A.《家》B.《子夜》

C.《骆驼祥子》D.《生死场》

8.郭沫若著名抒情长诗《凤凰涅槃》发表于

A.1917年B.1920年

C.1921年D.1923年

9诗篇《沉钟》的作者是

A.艾青B.郑敏

C.袁可嘉D.冯至

10."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这是下列哪一部作品的结尾?

A.《沉沦》B.《超人》

C.《月牙儿》D.《金锁记》

11.郁达夫的小说名篇《沉沦》创作于

A.1919年B.1920年

C.1921年D.1922年

12.凌吉士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莎菲女士的日记》B.《春桃》

C.《金锁记》D.《伤逝》

13.萧红更后一篇小说作品《小城三月》完成于

A.1935年B.1938年

C.1940年D.1941年

14.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的作者是

A.李广田B.丰子恺

C.梁实秋D.林语堂

15."四方的风暴,由你更先感受,

是大家的方向,因你而胜利固定。

我们爱慕你,如今属于人民。"

以上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句?

A.艾青B.牛汉

C.郭沫若D.穆旦

16.赵树理小说代表作《小二黑结婚》创作于

A.1942年B.1943年

C.1945年D.1947年

17.下列以"典妻"为题材的小说是

A.《萧萧》B.《寒夜》

C.《为奴隶的母亲》D.《小城三月》

18.下列哪篇作品穿插了书信形式的心理独白?

A.《超人》B.《人生哲学的一课》

C.《边城》D.《春风沉醉的晚上》

19.戴望舒的成名诗篇《雨巷》更初发表于

A.《新青年》B.《小说月报》

C.《现代》D.《新月》

20.下列哪一位诗人的诗作在艺术结构上受到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

A.绿原B.李季

C.田间D.臧克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列哪些是夏衍话剧《上海屋檐下》中的人物?

A.杨彩玉B.赵振宇

C.施小宝D.黄家楣

E.林志成

22.下列属于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的有

A.《春》B.《笑》

C.《匆匆》D.《黄昏》

E.《梦后》

23.下列哪些是丁西林抗战时期的剧作?

A.《一只马蜂》B.《三块钱国币》

C.《等太太回来的时候》D.《压迫》

E.《妙峰山》

24.下列属于"七月"诗派的诗人有

A.卞之琳B.绿原

C.袁可嘉D.李金发

E.牛汉

25.下列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作品有

A.《街景》B.《月牙儿》

C.《菱荡》D.《春桃》

E.《梅雨之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老孙头

27.《梅雨之夕》

28.丁西林

29.《包身工》

30.何彬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结合《乌蓬船》,举例说明周作人小品散文的主要特点。

32.田汉话剧《名优之死》在结构上把艺术的舞台与人生的舞台编织在一起,达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请通过具体作品具体说明这一点。

33.孙犁的小说追求一种散文和诗的意境,请以其代表作《荷花淀》为例,说明这种意境的具体表现。

34.以下是卞之琳《断章》一诗,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生活感受和哲理意蕴?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5.《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你认为这部作品有哪些是对爱情本身的思考?又有哪些是超越爱情之外的思考?

36.结合《沙扬娜拉》、《再别康桥》这两首诗,说说徐志摩的诗歌特别善于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他的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增强诗歌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天窗

茅盾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虎虎地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象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小说?

A.《传奇》B.《写在人生边上》

C.《人。兽。鬼》D.《月下小景》

2.下列哪部作品以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见长?

A.《人生哲学的一课》B.《春桃》

C.《在其香居茶馆里》D.《包氏父子》

3.下列哪一部作品曾被茅盾评价为"这是大胆的描写,至少在中国那时的女性作家中是大胆的"?

A.《超人》B.《生死场》

C.《莎菲女士的日记》D.《金锁记》

4.曾树生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围城》B.《寒夜》

C.《暴风骤雨》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5.《为幸福而歌》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

A.李广田B.何其芳

C.卞之琳D.李金发

6.下列哪篇美文小品被称作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开韧力作"?

A.《笑》B.《荷塘月色》

C.《故乡的野菜》D.《背影》

7."沉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似无限地拖延着,拖延着……"这是下列哪一部作品的结尾?

A.《寒夜》B.《月牙儿》

C.《小城三月》D.《为奴隶的母亲》

8.鲁迅早期的白话小说《孔乙已》发表于

A.1917年B.1918年

C.1919年D.1920年

9.二里半是下列哪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

A.赵树理B.丁玲

C.许地山D.萧红

10.刘家山交是下列哪一部作品故事的发生地点?

A.《小城三月》B.《街景》

C.《小二黑结婚》D.《菱荡》

11.臧克家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

A.《烙印》B.《泥土之歌》

C.《生命的零度》D.《运河》

12.《背影》一文是朱自清与父亲未见几年之后所写的作品?

A.一年余B.二年余

C.三年余D.五年余

13.下列哪位作家的小说具有"含泪的笑"这一显著特点?

A.沙汀B.老舍

C.张天翼D.柔石

14.老舍更初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是

A.《老张的哲学》《大明湖》《二马》

B.《骆驼祥子》《赵子曰》《小坡的生日》

C.《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D.《赵子曰》《二马》《大明湖》

15.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一诗创作于

A.1918年B.1919年

C.1920年D.1921年

16.刘向高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街景》B.《春桃》

C.《超人》D.《梅雨之夕》

17.下列哪一部作品是自传体的?

A.《阿Q正传》B.《呼兰河传》

C.《牛天赐传》D.《包氏父子》

18.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指出的,第一个"十年"中出色地反映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作家是

A.鲁迅B.巴金

C.柔石D.叶绍钧

19.《九叶集》出版于哪一年,并由此出现了"九叶"诗派的命名?

A.1946年B.1948年

C.1976年D.1981年

20."钱比人更厉害一些,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这是下列哪一部作品中的话?

A.《金锁记》B.《林家铺子》

C.《月牙儿》D.《在其香居茶馆里》

21.下列哪些作品收入郁达夫短篇小说集《沉沦》?

A.《春风沉醉的晚上》B.《南迁》

C.《迟桂花》D.《薄奠》

E.《银灰色的死》

22.下列属于讽刺喜剧的作品有

A.《乱世男女》B.《三块钱国币》

C.《屏风后》D.《升官图》

E.《岁寒图》

23.下列哪些是30年代完成的作品?

A.《春桃》B.《家》

C.《林家铺子》D.《骆驼祥子》

E.《菱荡》

24.下列以上海为主要生活场景的作品有

A.《金锁记》B.《子夜》

C.《小城三月》D.《在其香居茶馆里》

E.《春桃》

25.下列属于"新感觉派小说"的作品有

A.《公墓》B.《上元灯》

C.《梅雨之夕》D.《南北极》

E.《上海的狐步舞》

26.废名

27.《包身工》

28."激流三部曲"

29.刘振声

30.施蛰存

31.周作人的小品散文以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见长,请结合《乌蓬船》谈谈你对这一点的感受。

32.你认为沈从文对《萧萧》主人公的命运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怎么理解?

33.请简单谈谈郭沫若的《屈原》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34.请简单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独特的思想价值的?

35.结合《围城》中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形象的性格和命运,谈谈你对"围城"二字的理解。

36.陈梦家说过,"志摩的诗是温柔的、多情的、自由奔放的",请结合《沙扬娜拉》等诗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37.阅读叶圣陶的散文《藕与莼菜》。该文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600字)(附原文)

藕与莼菜

叶圣陶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的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

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胆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

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更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索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索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THE END
1.热爱读书的格言精彩21篇5、读书圈点画线,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需要反复阅读的书,下次可只读画圈的地方,并用自己的思维语言回忆其他部分的内容,把全书贯穿起来,这样一可以加深对重点部分的印象,二可避免死记硬背,三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四可节省时间。——燕堂 6、读书要注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读书是学习,运用也是学习,而且https://www.baihuawen.cn/yuedu/mingyan/119259.html
2.敦诚《四松堂集》与《红楼梦》的“文字因缘”因笔者考征的《红楼梦》原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以爱新觉罗敦诚、敦敏为首的,以永忠和额尔赫宜及永奎、宜孙、敦奇(祺)等人为辅的“创作集团”。“曹雪芹”只是这个集体创作集团在创作《红楼梦》过程中,为避文字灾祸和创作“需要”,杜撰和虚拟出的一个梦幻般的“魏晋名士”,诸如“阮籍、刘伶、陶潜、谢灵运”等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6/12/36319167_1141300369.shtml
3.欧产日产韩产水蜜桃许胜作报告 齐白石最后一个居住的寺庙为石镫庵。现在的石镫庵已不存在,只剩下石镫胡同可考。因直皖战事突起,人心惶惶,郭葆生在帅府园六号租到几间房子,邀请齐白石同去避难。齐白石据此作诗:“石灯庵里胆惶惶,帅府园间竹叶香。不有郭家同患难,乱离谁念寄萍堂。”白石老人于1923年作画《葡萄公鸡》(藏于北京画院http://www.xinbeiya.cn/index.php?id=sglzoj-309085
4.嘟嘟小王说书画:独领一代风骚,他的山水几乎无人可匹敌!潘天寿潘天寿,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 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善用浓墨,间用焦墨、破墨,枯湿浓淡均见笔力;又善用泼墨,元气淋漓,苍茫厚重。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120487_1141459660.html
5.缘缘堂随笔(作家经典文库)(豆瓣)《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最重要的散文集。本书除了完整收录《缘缘堂随笔》所有篇目外,还精选了《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精华内容,以及丰子恺精美彩色插图。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和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乡土漫画家和散文家,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书中富有浓郁乡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521200553/
6.《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读书笔记《缘缘堂随笔》《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他的文章恬静淡雅,富有诗意,取材自本人的艺术感悟和生活见闻,从多个侧面反映人生和社会现象,令人倍感亲切。其中,记录抗战历史的文字悲愤沉郁,在激励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唤起着健全的人性光芒,这些文章在读者中经久不衰。https://deepinbook.com/cause-and-effect-essay/cause-and-effect-essay.html
7.缘缘堂随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丰子恺动画》、《又生画集》、《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本书语言优美,个性独特,值得一阅。https://tsg.imuchuangye.cn/tsgfw/wxtjxq/typeid/31/mid/178.html
8.《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A. 丰子恺 B. 林语堂 C. 胡适 D. 周作人 题目标签:自成一家文学史别具一格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b88e60ba44b4abb8a46929ad01b28d1.html
9.《缘缘堂随笔》EPUB,《缘缘堂随笔》MOBI,《缘缘堂随笔》AZW3,《缘本书以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缘缘堂随笔》和1937年初版《缘缘堂再笔》为底本,精选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代表作38篇。子恺先生不仅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还有一颗赤子之http://m.f513.com/xiandai/112866.html
10.《缘缘堂随笔(足本)》(丰子恺)简介书评在线阅读收录《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 108篇散文 16幅精美插图。迄今更全的《缘缘堂随笔》集。 作者:丰子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0.60 定价 ¥59.00 电子书价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38354.html
11.《缘缘堂随笔》读后感500字《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读后感我读完了《缘缘堂随笔》,深受启迪。这本书描绘了一个独特而真实的社会生态,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性。 在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亲情、友情、爱情和责任的世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却又相互依存。我深受感动,也更加珍视身边的人和https://www.dushuqun.cn/article/q_16724.html
12.《缘缘堂随笔》初中生读后感15篇(全文)《缘缘堂随笔》初中生读后感(精选15篇) 《缘缘堂随笔》初中生读后感 第1篇 “真理为何物”,这个问题迷惑了无数人,同时也有不同的人为此做出不同的解答。 在作者培根看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都数人喜欢的是虚假。不乏有人在发现真理之后作茧自缚,并逐渐偏向虚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oywcwpk.html
13.《缘缘堂随笔》这段话是对那些花蕊所说的,因为作者看到了因为春天里艳丽的鲜花而受到了昆虫的攀折,所以作者感到可怜而又可笑,可怜是对这些花越是鲜艳美丽却越被蹂躏,可笑是对那些昆虫不断的摧残花朵,而花朵也不断步入祖先的后尘,对它们的凡庸,贪婪与愚痴而感到厌恶,从而引出下文作者对秋天赞叹一切生死的谦逊、悟达的伟大。 https://www.meipian.cn/3nl51odk
14.缘缘堂随笔:足本缘缘堂随笔[23]以下文在1957年版《缘缘堂随笔》中被删去,现仍予恢复。 [24]本文篇末原未署日期。这里所署的日期是新中国成立后作者自编的《缘缘堂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11月初版)中篇末所署,比发表于《小说月报》的年代——1927年早一年。从第一则逃难(1927年北伐战争)的年代来看,从第二则中三个孩子的年龄(https://www.dushu.com/showbook/132855/1911838.html
15.缘缘堂随笔于必昌作者:于必昌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0 开本:16开 印刷时间:0000-00-00 ,购买缘缘堂随笔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https://book.kongfz.com/6856/1330694847/
16.《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录金句名句摘抄赏析共收录45个《缘缘堂随笔》的句子:本页收录的《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录/《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句/摘抄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缘缘堂随笔》语录可以了解《缘缘堂随笔》名句的文案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缘缘堂随笔》好词好句金句,欢迎分享。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 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https://www.mingyantong.com/article/90118
17.《缘缘堂随笔》推荐(一)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想为大家推荐的书籍是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 说起丰子恺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而且语文老师可能会对他更熟悉,我们现在的课本中六下的《拇指》,四下的《白鹅》都是出自丰子恺先生的笔下。 我当时为什么会买下这本书呢?还是因为今年暑假去温州参加培训,正好方培清老师做专题讲座,https://www.jianshu.com/p/172edbf39b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