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9.12江苏

《剪网》原来“价钱”的一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小事物的意义。譬如像大娘舅所说:“共和厅里的一壶茶要两角钱,看一看狮子要二十个铜板。”规定了事物的代价,这事物的意义就被限制,似乎吃共和厅里的一壶茶等于吃两只角子,看狮子不外乎是看二十个铜板了。然而实际共和厅里的茶对于饮者的我,与狮子对于看者的我,趣味决不止这样简单。所以倘用估价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见的世间就只有钱的一种东西,而更无别的意义,于是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被减小了。“价钱”,就是使事物与钱发生关系。可知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而在这世界里做人,其一生一定更多欢慰。对于世间的麦浪,不要想起是面包的原料;对于盘中的橘子,不要想起是解渴的水果;对于路上的乞丐,不要想起是讨钱的穷人;对于目前的风景,不要想起是某镇某村的郊野。倘能有这种看法,其人在世间就像大娘舅白相大世界一样,能常常开心而赞美了。

《渐》

《自然》

“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

《颜面》

在人们谈话议论的座中,与其听他们的言辞的意义,不如看他们的颜面的变化,兴味好得多,且在实际上,也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各人的心理。因为感情的复杂深刻的部分,往往为理义的言说所不能表出,而在“造形的”(plastic)脸色上历历地披露着。不但如此,尽有口上说“是”而脸上明明表出“非”的怪事。在浮雕的版图内,鼻可说是颜面中的北辰,固定在中央。眉,眼,口,均以它为中心而活动,而作出各种表情。眉位在上方,形态简单;然与眼有表里的关系,处于眼的伴奏者的地位。演奏“颜面表情”的主要旋律的,是眼与口。二者的性质又不相同:照顾恺之的意见,“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故其画人常数年不点睛,说“点睛便欲飞去”,则眼是最富于表情的。然而口也不差:肖像画的似否,口的关系居多;试用粉笔在黑板上任意画一颜面,而仅变更其口的形状,大小,厚薄,弯度,方向,地位,可得各种完全不同的表情。故我以为眼与口在颜面表情上同样重要,眼是“色的”;口是“形的”。眼不能移动位置,但有青眼白眼等种种眼色;口虽没有色,但形状与位置的变动在五官中最为剧烈。

孩子比大人,概念弱而直观强,故所见更多拟人的印象,容易看见物象的真相。艺术家就是学习孩子们这种看法的。艺术家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发见自己,故必推广其同情心,普及于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

《儿女》

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生的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候的“ngamngam”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五岁的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

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因了世智尘劳而蒙蔽,斲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原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残废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所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肖者自伤其天命,而狂进杯中之物,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我真不解他们的心理。

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闲居》

闲居,在生活上人都说是不幸的,但在情趣上我觉得是最快适的了。鉴赏就是被动的创作。除了空间以外,闲居的时候我又欢喜把一天的生活的情调来比方音乐。如果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个乐曲,其经过就像乐章(movement)的移行了。一天的早晨,晴雨如何?冷暖如何?人事的情形如何?犹之第一乐章的开始,先已奏出全曲的根柢的“主题”(thema)。一天的生活,例如事务的纷忙,意外的发生,祸福的临门,犹如曲中的长音阶变为短音阶的,C调变的F调,adagio变为allegro。其或昼永人闲,平安无事,那就像始终C调的andante的长大的乐章了。以气候而论,春日是孟檀尔伸(Mendelssohn),夏日是裴德芬(Beethoven),秋日是晓邦(Chopin)、修芒(Schumann),冬日是修斐尔德(Schubert)。这也是谁也可以感到,谁也可以懂得的事。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

不止这一端:我们所打算、计较、争夺的洋钱,在他们看来个个是白银的浮雕的胸章;仆仆奔走的行人,血汗涔涔的劳动者,在他们看来个个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一切建设,一切现象,在他们看来都是大自然的点缀,装饰。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了: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他是创造者,能赋给生命于一切的事物。他们是“艺术”的国土的主人。唉,我要从他学习!

孩子真是愚蒙。直说“我好,”不知谦让。所以大人要称他们为“童蒙”、“童昏”,要是大人,一定懂得谦让的方法:心中明明认为自己好而别人不好,口上只是隐隐地或转弯地表示,让众人看,让别人自悟。于是谦虚,聪明,贤慧等美名皆在我了。

讲到实在,大人也都是“我好”的。不过他们懂得谦让的一种方法,不像孩子地直说出来罢了。谦让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说自己好,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好。明明在谆谆地陈理说义,劝谏君王,必称“臣虽下愚”。明明在自陈心得、辩论正义,或惩斥不良、训诫愚顽,表面上总自称“不佞”、“不慧”或“愚”。习惯之后,“愚”之一字竟通用作第一身称的代名词,凡称“我”处,皆用“愚”。常见自持正议而赤裸裸地骂人的文字函牍中,也称正义的自己为“愚,”而称所骂的人为“仁兄”。这种矛盾,在形式上看来是滑稽的;在意义上想来是虚伪的,阴险的。“滑稽”、“虚伪”、“阴险”,比较大人评孩子的所谓“蒙”、“昏”丑劣得多了。

《天的文学》

我躺在床上,从枕上窥见窗外的星,如练的银河,“秋宵的女王”的织女,南王的热闹。啊,秋夜的盛妆!我忘记了我的头痛了。我脑中浮出朝华的诗句来:“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立刻似乎身轻如羽,翱翔于星座之间了。

《东京某晚的事》

我每回想起这事,总觉得非常有兴味。我从来不曾受过素不相识的路人的这样唐突的要求。那老太婆的语气,似乎应该在家庭里,或学校里可以听到,决不是在路上可以听到的。这是关系深而亲切的小团体之下的人们说话的语气,不适用于“社会”或“世界”的大团体之下的所谓“陌路人”之间。那老太婆把陌路当作家庭了。这老太婆原是悖事的。然而我却在想像:假如真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爱,互相助,共乐其生活,那时候陌路都变成家人,像某晚这老太婆的态度,并不唐突了。这是何等可憧憬的世界!

《楼板》

后来我们搬进去住了。虽然定房子那一天我已经见过这同居者的颜色,但总不敢相信人与人的相对待是这样冷淡的,楼板的效用这样大的。偶然在门间或窗际看见邻家的人的时候,我总想招呼他们,同他们结邻人之谊。然而他们的脸上有一种不可侵犯的颜色,和一种拒人的力,常常把我推却在千里之外。

《忆儿时》

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并叠起,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谈笑,看月,他们——父亲和诸姊——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姊不分而散。

血食,原是数千年来一般人的习惯,然而残杀生灵,尤其是残杀生灵来养自己的生命,快自己的口腹,反求诸人类的初心,总是不自然的,不应该的。

《华瞻的日记》

“难为情”,是大人们惯说的话,大人们常常不怕厌气,端坐在椅子里,点头,弯腰,说什么“请,请”“对不起”“难为情”一类的无聊的话。他们都有点像大人了!

《阿难》

阿难!我不再为你嗟伤,我反要赞美你的一生的天真与明慧。原来这个我,早已不是真的我了。人类所造作的世间的种种现象,迷塞了我的心眼,隐蔽了我的本性,使我对于扰攘奔逐的地球上的生活,渐渐习惯,视为人生的当然而恬不为怪。实则堕地时的我的本性,已经斲丧无余了。

你的一生完全不着这世间的尘埃。你是完全的天真、自然、清白、明净的生命。世间的人,本来都有像你那样的天真明净的生命,一入人世,便如入了乱梦,得了狂疾,颠倒迷离,直到困顿疲毙,始仓皇地逃回生命的故乡。这是何等昏昧的痴态!你的一生只有一跳,你在一秒间干净地了结你在人世间的一生,你堕地立刻解脱。正在中风狂走的我,更何敢企望你的天真与明慧呢?

《晨梦》

因为这是众目昭彰的一件事:无穷大的宇宙间的七尺之躯,与无穷久的浩劫中的数十年,而能上穷星界的秘密,下探大地的宝藏,建设诗歌的美丽的国土,开拓哲学的神秘的境地。然而一到这脆弱的躯壳损坏而朽腐的时候,这伟大的心灵就一去无迹,永远没有这回事了。这个“我”的儿时的欢笑,青年的憧憬,中年的哀乐,名誉,财产,恋爱……在当时何等认真,何等郑重;然而到了那一天,全没有“我”的一回事了!哀哉,“人生如梦”!

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厚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到死。

“人生如梦!”不要把这句话当作文学上的装饰的丽句!这是当头的棒喝!古人所道破,我们所痛感而承认的。我们的人生的大梦,确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我们一面在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我们有梦中的假我,又有本来的“真我”。我们毅然起身,披衣下床,真我的正念凝集于心头的时候,梦中的妄念立刻被置之一笑,谁还留恋或计较呢?同梦的朋友们!我们都有“真我”的,不要忘记了这个“真我”,而沉酣于虚幻的梦中!我们要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而常常找寻这个“真我”的所在。

《艺术三昧》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体。所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碧岩录》),就是这个意思罢。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人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见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勃雷克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就是当作一大艺术而看宇宙的罢!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那末这个“我”怎样呢?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术。

《大账簿》

我幼年时候,有一次坐了船到乡间去扫墓。正靠在船窗口出神地观看船脚边的层出不穷的波浪,手中所持的不倒翁失足翻落河中。我眼看它跃入波浪中,向船尾方面滚腾而去,一刹那间形影俱杳,全部交付与不可知的渺茫的世界了。我看看自己的空手,又看看窗下的层出不穷的波浪,不倒翁失足的伤心地,再向船后面的茫茫的白水怅望了一回,心中暗然地起了疑惑与悲哀。我疑惑不倒翁此去的下落与结果究竟如何,又悲哀这永远不可知的运命。

在热闹的地方,忙碌的时候,我这种疑惑与悲哀也会被压抑在心的底层,而安然地支配取舍各种的事物,不复作如前的痴态。间或在动作中偶然浮起一点疑惑与悲哀来,然而大众的感化与现实的压迫的力非常伟大,立刻把它压制下去,它只在我的心头一闪而已。一到静僻的地方,孤独的时候,最是夜间,它们又全部浮出在我的心头了。

现在我已行年三十,做了半世以上的人。那种疑惑与悲哀在我胸中,分量日渐增多,但刺激日渐淡薄,远不及少年时代以前的新鲜而浓烈了。这是我用功的结果:因为我参考大众的态度,看他们似乎全然不想起这类的事,饭吃在肚里,钱进入袋中,就天下太平,梦也不做一个。这在生活上的确大有实益,我就拼命以大众为师,学习他们的幸福。学到现在三十岁,还没有毕业。所学得的,只是那种疑惑与悲哀的刺激淡薄了一点,然其分量仍是跟了我的经历而日渐增多。

《秋》

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且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

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遍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

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返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THE END
1.缘缘堂随笔(豆瓣)《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当https://www.douban.com/subject/2075175/
2.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这些句子的魅力,往往在于它们浓缩的表达方式。汪曾祺在《缘缘堂随笔》中曾说:“被造物只要顺天而动,即见其真相,亦即见其固有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按照天道来做,我们就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和内在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可以阅读本篇推荐文章《丰子恺缘缘堂随笔语录》。https://www.liuxue86.com/k_%E4%B8%B0%E5%AD%90%E6%81%BA%E7%BC%98%E7%BC%98%E5%A0%82%E9%9A%8F%E7%AC%94/
3.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全本书评在线阅读◎ 丰子恺第①本散文集,也是经典的一本。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出版的第①本散文集,之后,他将自己的文章一再以缘缘堂的名字集结出版,如《缘缘堂续笔》《缘缘堂再笔》等,足见其对“缘缘堂”的珍视,也使「缘缘堂」成为丰子恺散文的一个符号、印记。 ◎ 本版以明书店初版为底本,由外孙杨子耘先生亲自审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1223383.html
4.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录02.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的真实而纯洁。 03.谦让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说自己好,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 05.无论何事都是大大小小、千千万万“缘”所凑合而成,缺了一点就不行。 https://www.jianshu.com/p/d27c80c41e6e
5.吕中刘纪宏常亮朗诵《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磁带/卡带商品名称:吕中、刘纪宏、常亮朗诵《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品种:磁带/卡带 属性:音乐卡带,标准型卡带 ,80-89年,其他题材,普通话 ,,, ,,, , 点击查看更多店铺商品推荐 更多>>> 德西美朶《雪山欢歌》 郭兰英《郭兰英演唱歌曲集》 韩宝仪《恰恰寄心意》 韩宝仪《错误的恋曲》 草蜢《粤语专辑》 草蜢《半点心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auction_603_23880853.html
6.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卷)——中外名家随笔精华图片价格品牌评论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卷)——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丰子恺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分享 收藏 降价通知 已选 1个 送至 北京朝阳区三环到四环之间 评价 *** 商品介绍 售后保障 包装清单 商品参数 服务承诺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http://item.m.jd.com/product/11975238.html
7.丰子恺散文精品集:缘缘堂随笔电子书下载《丰子恺散文精品集:缘缘堂随笔》以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初版之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为底本,原汁原味地再现丰子恺的随笔性文章,题材不是什么实用或深奥的东西,皆是作者对一些轻微琐屑的事物的描写,是子恺对于生活经历的一些所见所想,是丰子恺散文的精髓。https://www.topbester.com/ebook/view/41390.html
8.我读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有感这次有幸能拿到红网读书会栏目提供的《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先生的作品我觉得很是激动了一整子,对于平常https://bbs.red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575971
9.《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录金句名句摘抄赏析共收录45个《缘缘堂随笔》的句子:本页收录的《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录/《缘缘堂随笔》经典语句/摘抄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缘缘堂随笔》语录可以了解《缘缘堂随笔》名句的文案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缘缘堂随笔》好词好句金句,欢迎分享。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 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https://www.mingyantong.com/article/90118
10.《缘缘堂随笔》读后感读书笔记《缘缘堂随笔》《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他的文章恬静淡雅,富有诗意,取材自本人的艺术感悟和生活见闻,从多个侧面反映人生和社会现象,令人倍感亲切。其中,记录抗战历史的文字悲愤沉郁,在激励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唤起着健全的人性光芒,这些文章在读者中经久不衰。https://deepinbook.com/cause-and-effect-essay/cause-and-effect-essay.html
11.纸屋记得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在他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中说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纸屋 记得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在他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中说过,人总是要从天真浪漫的孩子渐而变为青年,又从青年渐而变为固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ce76c996657083627145e890c70c6eb.html
12.会唱歌的墙》/丰子恺《缘缘堂随笔》名作中的过年岁首的心愿《读书》 20210212 鲁迅 《朝花夕拾》/冰心 《繁星春水》/迟子建 《迟子建散文》/莫言 《会唱歌的墙》/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 名作中的过年 岁首的心愿相关推荐 《法治在线》 20161026 《读书》 20210216 《诸子锦言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论语译注》/《庄子的世界》/《资治通鉴启示录》 中华书局 https://tv.cctv.com/v/v2/VIDECR8vJNBAteQnxZQXQm7D210212.html
13.缘缘堂随笔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丰子恺动画》、《又生画集》、《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本书语言优美,个性独特,值得一阅。https://tsg.imuchuangye.cn/tsgfw/wxtjxq/typeid/31/mid/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