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伍尔芙曾说过:“女性的独立是从拥有自己的房间开始的”。
当你还在当你还在直播间疯狂抢包包和口红时,已经有很多小姐姐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购房之路。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不啃老、不靠男人、只靠自己。在结束了一天的辛苦工作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小家,躺在柔软的床上伸个懒腰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当代有很多女生结婚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男方“有房有车”,将自己的安全感寄托在对方的房子上。房子在婚姻中是个特殊存在,很多人就是为了结婚才买房子,于是就有了“婚房”一词。而谁出首付、谁还月供、房产证上写谁名字也成了很多恋人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但是就算房产证上写了名字,你就真的有了所谓的安全感嘛?
新婚姻法的出台让婚前婚后财产的界限进一步划清
就算在房产证上加了你的名字,房子仍有可能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只要没做公证,就算给了承诺,一方也没办法拥有另一方的房产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六条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父母给买的房子,另一方无权分割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新的婚姻法出台让很多想依靠婚姻来获得房子带来的安全感的女性也开始清醒。也让婚姻中在非物质层面隐形付出更多的女性,危机感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想再依靠婚姻或者男人来获得房子,更多的女生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婚前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为了给自己以后的生活一份保障。
今年3月,58同城、安居客联合发布了《2020年女性置业报告》,针对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20岁以上女性展开了调查。其中57%的女性自有住房,81.7%的女性计划在5年内置业,38.8%的女性有能力独自购买。而且,超四成20-29岁女性打算独立购买首套自住房,而这正是未婚女性占多数的年龄区间。
独立买房象征着女性经济的独立,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也更有底气,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她们可以顺其自然地等待感情的到来,让婚姻成为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让自己成为婚姻中的依附者。
是什么驱动着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买房呢?初衷无外乎以下三点:
生活品质的追求租房的酸楚,很多姑娘都经历过,除了要面对不断上涨的房租外,还要面临随时搬家的风险。但有了自己的房,就可以装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上属于自己的精致生活,舒适且稳定。安全感的需求独立女性在城市打拼,有了房有了家,即使步入三十岁这个分水岭,也能乘风破浪,更加有底气!房子让女性就有了家的归属感,可以在这一方天地内,随时邀请朋友来家火锅、桌游和聚会......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无拘无束!即使面对婚姻的不确定性,也不必忌惮没有容身之处,从而提升了自己的安全感。
买房是一种人生规划
女生的花销,成年人都懂,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买包、买衣服、买护肤品,又或者存进银行等着收利息。说实话,不如狠狠心,凑个首付买套房。有了房,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也不用为房价上涨而发愁。总之,对女性而言,独立购房代表了赚钱的能力,理财的规划,以及和外界对抗的资本,这样才不会畏缩胆怯,才能底气十足。
过去,“有车有房”一向是男性用于体现自身实力。现在,单生女性购房能力不断增强,其实是女性消费观和财富观升级的表现。买房自由成了现在女性的终极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你会独立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