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人及以上(含3000人及以上)学校11所。
其中:3000人及以上学校5所。
具体名单:城关小学,在校生有4579人;(注:有1个校区)城关三小,在校生有4648人;(注:有1个校区)城关四小,在校生有6582人;(注:有1个校区)赣县二中,在校生有3598人;(注:有1个校区)赣县四中,在校生有4782人;(注:有2个校区)一、(2)班额(省标:小学45人、初中50人)全区小学总班数1296个,其中:大于45人(含55人及以上)的班数721个,占比为55.64%;大于55人的班数125个,占比为9.6%;小学最大班额65人。
全区初中总班数627个,其中:大于50人(含60人及以上)的班数507个,占比为80.86%;大于60人的班数97个,占比为15.47%;初中最大班额64人。
平均班额超过55/60人的小学有8所、初中有0所,具体名单:城关四小,平均班额有55.8人;红金实验学校(小学部),平均班额有55.4人;城关小学,平均班额有55.8人;城关三小,平均班额有56人;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平均班额有55.9人;王母渡中心小学,平均班额有57.8人;吉埠中心小学,平均班额有55.9人;吉埠小学,平均班额有55.2人;二、学校占地面积:(省标:农村小学20㎡、初中25㎡,县城小学15㎡、初中20㎡)全区生均占地面积小学22.41平方米、初中34.62平方米。
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3所、初中3所,共缺56058平方米。
其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学校赣县区吉埠镇吉埠小学,在校生1048人,占地面积13500平方米。
三、体育运动场地:(省标:农村小学6.83平方米、县城小学4.55平方米、城区小学3.42平方米;农村初中9.29平方米、县城初中6.19平方米、城区初中4.65平方米)全区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小学8.52平方米,初中10.51平方米。
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1所、初中0所,共缺157.8平方米。
全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小学0所、初中0所。
四、校舍:(省标:小学5.4平方米;初中6.35平方米)全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寄宿学生宿舍面积)小学8.09平方米,初中9.98平方米。
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0所、初中0所,共缺0平方米。
存在D级危房的学校,小学0所、初中0所,D级危房面积共有0平方米。
五、专用教室(省标:小学7类、初中9类)全区功能室(含音乐、美术、科学室、理化生实验室等)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和初中分别有0、0所,占比分别为0%、0%。
全区合计缺功能室0间。
功能室配置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小学和初中分别有0所、0所,占比分别为0%、0%。
六、教育仪器设备(含体音美器材)配备:(省标:小学达到《江西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配置要求;初中达到《江西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配置要求)教育仪器设备(含体音美器材)配备情况:初中、小学全部达到省定标准。
教育仪器设备(含体音美器材)配备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和初中分别有0、0所,占比分别为0%、0%。
七、计算机配备(省标:小学生机比≤30:1;初中生机比≤15:1)按照省定配备标准,全区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缺0台。
教师拥有计算机台数,缺0台。
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和初中分别为0所、0所,占比分别为0%、0%。
八、信息化建设(省标:按照省级标准)未实现“班班通”的小学、初中有0所、0所。
多媒体教室配备情况:全区中小学配有多媒体或班班通教室共有2233间。
网络带宽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初中有0所、0所。
未建设校园网的小学、初中有62所、18所。
九、图书室及图书数量(省标:小学生均15册;初中生均25册)未建图书室或图书馆的小学、初中有0所、0所。
生均图书册数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初中有0所、0所。
十、师生比:(省标:农村小学:1:23.5,县镇小学:1:19.7城区小学:1:18.4;农村初中:1:18,县镇初中:1:17.1,城区初中:1:16.7)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核定编制4152人,现在职教职工5003人。
超851人。
师生比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初中有2所、4所。
全区聘任合同制教师/代课教师情况所有教职工均签订了聘任合同,无自聘代课教师。
十一、教师规定学历达标情况:(省标:小学高于99.5%,初中高于98.5%)全区小学专任教师3067人,学历合格率100%。
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2922人,比例95.27%。
全区初中专任教师1911人,学历合格率100%。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779人,比例93%。
教师学历合格率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小学、初中有0所、0所。
十二、教师学科及专业结构全区缺少音乐教师32人、美术教师19人、体育教师37人,外语教师0人、科学教师41人、信息技术教师43人,6科计172人。
缺少其他学科教师情况:无。
十三、教师年龄结构全区教师平均年龄为:33.8岁。
55岁及以上教师比例为:4.39%,45-54岁教师比例为:14.87%,35-44岁教师比例为:17.46%,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63.28十四、教师工资待遇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为59828.7元,当地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收入为57156元。
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应发总额2.7万元和13月工资,实发总额2.7万元和13月工资。
十五、教师培训2017年,全区教师培训经费375万元,培训1.6万人次,其中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培训分别达431、1918人次。
2017年,全区教师人均培训时长120学时,培训覆盖率100%,有0所学校教师培训覆盖率低于80%。
2017年,全区有0所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占全校公用经费比例低于5%,占学校总数的比例0%。
十六、骨干教师全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有281人。
其中:城镇学校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有199人。
乡村学校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有82人。
十七、教师校长交流(省级规定:义务教育教师城乡交流、校际交流校长教师数占应交流校长教师数的10%以上。
)是否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是。
全区2016年、2017年、2018年交流教师51人、61人、185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数的11.14%,13.2%,27.4%。
占教师总数1.02%,1.21%,3.49%。
全区2016年、2017年、2018年交流校长11人、10人、11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校长数的47.83%,55.56%,37.93%。
占校长总数18.33%,16.67%,18.33%。
十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全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577人,占在校生比例1.71%,未入读公办学校人数0人,占0%。
是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及财政保障体系情况:是。
十九、留守儿童全区留守儿童数量:8690人,占在校生比例9.44%,未入学人数0人。
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情况:各级党委政府为主导,团区委、妇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联动。
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工作方案和意见,组织了一系列的关爱活动,效果显著。
二十、特殊教育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数量:535人,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184人,占34.39%;随班就读246人,占45.98%;送教上门105人,占19.63%。
其他0人,占0%。
是否有特殊教育学校:有。
特殊教育学校2018年春公用经费51万元,在校生170人,2018年秋公用经费55.2万元,在校生184人,生均每年6000元。
政府保障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情况:新建了区特殊教育学校,区财政按规定下拨了随班就读三类残疾学生特殊教育公用经费,采取了送教上门等形式保障其上学,开展了各种教育扶贫工作。
二十一、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是否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全区所有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是否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已达到。
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政策是否落实已落实。
对乡镇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是否落实。
已落实。
二十二、开齐开足课程全区无法开齐开足课程的学校有0所,占比为0%。
未开齐开足课程的具体情况为:无。
(包括未开齐开足课程的学校、年级、课程名等等)二十三、招生入学(省标:按照省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招生是否严格划定学区服务范围?是。
是否存在入学考试行为?不存在。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是否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是。
是否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是。
上一年公办学校择校人数:0人,择校比例:0%。
高于5%标准的学校有学校(名单):无。
区、市示范性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的比例:(赣县区无区、市示范性高中,只有一所省级重点高中)近三年分别为:100%,100%,100%。
其中分配农村学校的名额占分配名额总数的比例:近三年分别为:70.3%,70.8%,71%。
“十项严禁”(教基厅〔2018〕5号文件)执行情况如何?统筹制订招生入学办法,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严格规范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式管理,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统筹做好教育资源配置,严格控制存在大班额、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合理分流学生;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十项严禁”纪律。
近一年查处多少违规行为,处理结果如何?开展招生工作专项检查,未发现违规行为。
二十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填写县域内校外培训机构基本情况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文件执行情况)成立了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下达了整改意见。
二十五、全面改薄工程校舍建设项目开工率为138.35%,竣工率为134.66%,设施设备购置完成率为104%,“二十条底线”要求达标率为100%。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情况?赣县区2014-2018年全面改薄工程规划总投入资金47620.6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8055.32万元,地方资金29565.37万元),截止2018年8月底已累计投入资金54758.3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293万元,地方资金31465.38万元),完成计划总投入资金的114.99%,其中地方资金完成计划总投入的106.43%。
二十六、营养改善计划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有244所、受益学生有60258人,营养膳食补助日生均支出经费为5元(国家试点县中央财政每生每日补助4元),学校食堂供餐比例为97.5%。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情况。
截止2018年6月份累计使用中央财政资金26162万元,地方财政资金6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