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作方潍坊凯利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利置业”)总裁叶曙光实名举报红星美凯龙“涉嫌合作诈骗”,再次引出红星美凯龙的维权丑闻。根据举报材料,红星美凯龙涉嫌骗取凯利置业委托经营管理费、将租赁收益据为己有、收取商户各项费用据为己有,涉案金额初估为1亿元。
输出品牌和招商管理团队,以收取合作方的管理费为主要盈利模式,是一种轻资产扩张模式。正是这种模式让红星美凯龙迅速扩张的同时,也让其陷入不断的商户维权和合作方的投诉之中。
红星美凯龙否认“合同诈骗行为”
据了解,2011年6月12日,凯利置业与红星美凯龙就凯利MALL-1号馆的物业签订托经营管理协议,以每年500万元的委托经营管理费委托红星美凯龙管理该物业,而红星美凯龙将该物业打造成为潍坊红星美凯龙1号楼商场,面积为5.5万平方米,地下室6600平方米。
根据协议,红星美凯龙1号楼商场出租率达到85%以上,租金(包括以面积计算的物业管理费)收缴率要达到当年出租率计算总额的90%以上,凯利置业向红星美凯龙支付全额委托经营费;若经营物业实际经营状况未达到按前述要求确定的经营目标,凯利置业有权按照前述约定的出租率和收缴率计算确定经营物业总收益下降的比例,同比扣减应向红星美凯龙支付的委托经营费。
在举报材料中,凯利置业提到,红星美凯龙向凯利置业提交《经营报告》谎称“商场出租率>98%”,骗取每年500万元的委托经营管理费。而如果按红星经营报告宣称>出租率90%计算,第一年应收租赁收益32,170,242.73元;乘以3年,合计96,510,728.19元。
但是,一直以来,红星美凯龙都以业主方的名义代收取商户的租金,而凯利置业并没有收到红星美凯龙代收的租金。凯利置业多次要求红星美凯龙要求归还商户缴纳的租金,红星美凯龙方面都不给予回应。
委托经营管理模式之殇
作为家居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所开创的委托经营管理模式,被认为是行业的创新。
通过“自营模式+委托经营管理模式”的双模式,红星美凯龙近年来迅速攻城略池,门店数从2011年的72家门店,增长到2013年的130家,其中,委托经营管理的商场89家,占比接近7成。
虽然委托经营管理模式为红星美凯龙带来较高的毛利率,但是许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
与红星美凯龙的自营商场相比,委托经营管理商场往往位置偏僻、客流不足,再加上管理和品牌输出的薄弱,经营状况普遍不好。
在商场招商方面,红星美凯龙采取的是“经销商捆绑招商”的方式,即商户要进驻红星美凯龙的多家商场,以解决其快速扩张带来的招商困难问题。如果商户不同意进驻新场,在已开业的场中,这一品牌的商户将遭面临被断电的遭遇,这也引发了各地红星美凯龙商户的维权。
此外,红星美凯龙还通过各种手段收取商户的费用。2009年12月,许多家具厂商和经销商都收到来自红星美凯龙的《战略合作协议书》,其中称,如果各个供应商要与红星美凯龙结为2010年的战略联盟伙伴,必须缴纳200万元的商业保证金和80万元的推广费。此事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不久,“加盟费门”在广东省家居商会等七家行业协会的联合抵制下,以红星美凯龙退回商家保证金为结果作罢。
在红星美凯龙的招股说明书中,委托经营管理的高利率以及能迅速扩张,被作为重点进行推介。然而,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轻资产的扩张是要以成熟的品牌管理及运营经验作为前提,不然,经营跟不上扩张的步伐,带来的将是不可预知的危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