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国产咖啡品牌瑞幸又一次掀起风波。瑞幸咖啡的每周“9.9元喝一杯”优惠活动近期经历了一次调整,不再允许全场饮品都使用9.9元优惠券,而是仅限8款指定的饮品,这一变化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表示,若是产品回归原价,将不会继续购买,而是转向更便宜的咖啡品牌。
近年来,消费者似乎变得愈发“抠门”,平价替代品屡屡打败高端产品,成为消费者的优选,这一态度的背后是人们消费习惯的转变。“逆向消费”作为当下的新潮流,毫无疑问将在未来继续发挥深刻影响。面对性价比这一潮流,消费者和商家唯有保持判断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逆向消费”:性价比之争
到折扣店买零食,到拼多多、1688等低价电商平台购物,每天晚上8点后去超市等待食品打折,涌入长者食堂,和老年人一起享受实惠的饭菜……如今,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逆向消费”的新潮流。即强调商品的品质、实用性和性价比,显示出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多元化。
曾经被视为高端品位的咖啡是“性价比改造”的范例。以瑞幸9块9和库迪8块8的低价咖啡大战为始,咖啡行业迎来了“接地气”的潮流,一度迫使星巴克等中高端咖啡品牌加入“战场”,大量放送优惠券。这种变化,无疑是“逆向消费”风潮席卷市场的一个缩影。
回归性价比就是回归理性
不难看出,主导消费的内外因素正悄然发生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年轻人不再为了面子或虚荣而盲目消费。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为消费者计算“性价比”提供了便利。消费者可以便捷获取商品信息,通过比价等方式进行消费决策。这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也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和性价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非所有市场主体都愿意加入这场价格战,有些品牌依然选择用高价保持品质,维护产品定位。这种观点认为,10元左右的咖啡定价无法代表一杯专业、高质量的咖啡,在低价基础上打折的零食缺乏食品安全保障。然而,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已然势不可挡。若是产品优惠期结束,这些消费者会放缓消费频率,甚至寻找一些类似的替代品,而不是重返高消费。
被倒逼的商家
无论是餐饮业、商场业态还是电商平台,各行业都在积极响应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增长,通过精细化运营、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力求在满足品质的同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在性价比的驱使下,品牌商们也不得不调整自身策略。良品铺子启动了成立1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降价,超过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以应对零食折扣店等更具性价比的竞争者。海底捞推出了平价子品牌嗨捞火锅,迎合年轻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面对一线城市高昂的餐食价格,不少县城餐饮品牌更是凭借高性价比异军突起。米村拌饭、塔斯汀等品牌以低于传统快餐的价格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通过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标准化操作降低成本,成为年轻人经济实惠又美味的用餐选择。
“逆向消费”现象不仅代表了消费者个体行为的转变,更体现了整个社会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它提醒我们,在消费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无疑,这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对消费者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意义将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