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15日讯“Nicetomeetyou!”昨日上午,沙坪公园重庆相亲会现场,80岁的刘远山(化名)大声用英语向其他老人打招呼。看到这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一口“洋话”的老头,老太们乐了,纷纷上前问他是什么意思,刘远山一边解释,一边和老太太们攀谈起来。
昨日,重庆相亲会推出首场“夕阳红”老年专场相亲会,百余名50岁到80岁的老人在红娘帮助下寻找伴侣。
老教师自学英语不服老
上午9时,沙坪公园春来茶楼,百余名老人围着茶楼天井,在一张张相亲牌上搜寻自己想要的伴侣。看到条件合适的人选,刘远山掏出笔记下,一旁的红娘赶紧过来帮他确认号码是否正确。“您是今天岁数最大的老人家,让我们来为您服务。”红娘说。刘远山笑着摆摆手:“用不着,我才80岁,还不老。”
刘远山是江北区十六中退休教师,自学英语。他说,在相亲会上用英语打招呼,一是出于习惯,二是想寻找到志同道合,精神上能够沟通的老伴。
原西师才女首先相中他
刘远山告诉记者,他50多岁才开始第一次婚姻,后因性格不合离异。女儿现在20多岁,已工作。因为经历较特殊,所以要找个能理解他的老伴。“慢慢选,反正还不老。”他说。
相亲情报
老年人婚姻有三难
据市老龄委统计,我市有180万空巢老人,独居空巢老人有31万。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婚恋专家周小燕称,目前,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一是自身观念问题。认为年纪大了,再婚丢人,担心遭遇社会舆论压力。二是子女反对。因担心遗产落入他人之手、不愿照顾护理后母(继父)等,很多子女都反对父母“黄昏恋”。三是我市目前缺乏为老年人恋爱、结婚服务的机构和场所。
周小燕认为,重庆相亲会推出老年专场,为我市空巢老人提供了一个放心、合法、畅通的征婚平台。老人与子女要转变观念:老人要“喜气”,保持良好心态,寻找一种“伴侣加朋友的关系”;儿女要“客气”,应尊重父母身心需要,支持他们的决定。不求亲似亲生父母,但求“互相理解,客气相待”。老人再婚前,可进行财产公证,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外,老年人同居也是一种社会比较认可的老年人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