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2020年“后浪”婚恋观报告》显示,53.2%的“后浪”认为直播相亲、云相亲是未来线上婚恋的趋势。视频直播互动、红娘一线牵、互赠礼物……促使了婚恋交友平台在众多基本社交聊天软件中成功“出圈”。
然而,婚恋平台“杀猪盘”骗局,“云相亲”成诈骗高发地。WePhone开发者苏享茂之死,就是婚恋平台乱象下的一个极端案例。
据网经社调查发现,截止2020年7月29日15时,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婚恋”的投诉消息,投诉量较大。友缘在线、珍爱网、世纪佳缘、百合网、陌陌、伊对APP等婚恋交友平台在例。问题主要集中在捆绑诱导付费、对象身份不实、霸王条款强制消费、提供虚假服务、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以及售后问题上。
乱象一:
注册门槛低,辨别身份需“火眼”
你以为的线上交友只要注册了就可以很快交上朋友,那么现实可能会让你屡屡受挫,从实名注册开始,辨别对方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到红娘牵线视频聊天不停要你刷礼物,甚至最后是否能够碰上对的人,这一路上可谓披荆斩棘破除重重套路。
网经社调查发现,婚恋平台对用户实名认证审核不严,是引发消费欺诈的根源。用户在注册方面,一般只需要填写性别、出生日期、工作地区、婚姻状况、手机号等一些基本信息就可以申请完成注册,部分平台人脸识别更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实名制认证背后更是存在一条黑色产业链,网络上有大量提供各大婚恋网站会员账号和进行实名制认证的业务,有的还直接出售实名制认证账号。
婚恋网站注册简单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婚恋交友是件严肃的事情,因平台疏于管理,导致虚假用户信息泛滥,给予不法犯罪分子可趁之机,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违法行为发生,因此,婚恋交友平台做好“守门员”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乱象二: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防不胜防
在婚恋交友平台上,有不少用户反映不少平台套路太多。一方面,平台为了吸引用户推出会员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向用户精准推荐相亲对象,但结果却是身份不清的用户充当交友对象;另一方面,在相亲直播中,不断地会有红娘怂恿你送礼物,钱花出去了,却一无所获,耗神伤财。
电商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纪女士在2019年3月38日投诉称,“世纪佳缘”在合同签订和服务中问题较多:介绍的男性会员甩下一句没看上,半小时闪人;先刷卡交钱,再签订电子合同。电子合同没有本人签字,名字是系统自动生成;甲方提出解除的,合同款不予退还等等。
网友投诉
对此,蒙慧欣建议,确有交友需求的用户要提高法律意识,提高甄别能力,不能为了交友而盲目消费。“红娘”虽是搭线,但也不可全信,对于以“送礼物”、“缴纳费用”的行为都应该要提高警惕。除此之外,交友平台多且繁杂,一定要选择用户管理规范、注册门槛高、信誉较好的平台进行交友,但也要时刻注意大额度的消费,保持冷静头脑去应对。
乱象三:
情感诈骗、杀猪盘屡见不鲜
近年来,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中,关于婚恋交友受骗最为显著,基于认识不清、情感寄托等种种因素,活生生被当成“猪”宰了,也就是所谓的“杀猪盘”。
苏享茂与其前妻翟欣欣
根据媒体报道称,山西太原警方梳理今年一季度案件发现,网络交友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特别是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类案件较多,案件量占全市电信诈骗案件的近10%,涉案金额占全部损失的30%以上。
警方分析,过去网络交友诈骗多是通过珍爱网、世纪佳缘等老牌婚恋网站,但近年来各类交友平台纷纷上线,鱼龙混杂,探探、陌陌等大热的交友软件成为犯罪分子的主阵地,还出现了利用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交友和Soul、伊对、积木等小众交友软件诈骗的案件,其中,Soul、伊对软件占比较高,有发展趋势。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曾表示,这是行业的痛点。在监管方面,到底是属于民政还是市场监管,仍需要去考量。
律师建议:
行业自律应与政府监管形成合力
对婚恋交友平台的监督,其实政府层面早已开展。法律法规中,明确了婚恋交友网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尽的义务,包括实名审核、信息传播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