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辛苦了一年,春节终于可以和家里人团圆了。可是,有些人却纠结起来,心里似乎越来越不安了,他们就是已到结婚年龄依然落单的大龄青年。
这些被人们称为“剩男剩女”的人,平日里工作忙碌,好像也忽略了自己单身的状态。可是每到年节,似乎就会有无数个声音在提醒他们,赶紧脱单,好堵住老爸老妈的唠叨,堵住七大姑八大姨的询问。
在这里,记者也替这些大龄青年温馨提醒一下,作为家长放轻松些,别总是过度关心他们的个人问题。爱情和婚姻的确需要些缘分,别因为年龄问题给他们太多的压力,不能为结婚而结婚。作为父母别总把唠叨挂在嘴上,趁着过年亲朋们多走动,说不定还会给孩子制造一些机会。下面,讲两个大龄青年的故事,希望父母能体谅他们的不容易。
在此,祝福那些大龄青年,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一、大李,男,35岁,自由职业
◆“租”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缘
大李的家在农村,父母供他上完大学已经不容易,虽然他工作也有几年了,可毕竟没有太多的积蓄。买房的事情他不想给父母添负担,只想靠自己。
可是,谈恋爱的时候还好,只要一说结婚,什么房子啊、车子啊,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准丈母娘一掺和,问题就复杂了,本来说好了,就量力而行先买个80平方米的,但后来女友和家人一商量,就说少于150平方米不行。大李差点抑郁了,很为难就顺口说:“如果要大房子也行,那就两家一起买。”
谁知女友把大李的话告诉了她妈妈,这下捅了马蜂窝了,准丈母娘不依不饶,说本来她闺女找了一个农村的,看在他长相可以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就认了,没想到要房没有,要车也没有,这还过个啥,于是,硬逼着女儿和大李分手。大李非常失望,也没有耐心跟女友沟通,先是两个人冷战,后来竟然听说女友去相亲了,大李很伤自尊,只能分手。
大李就想不明白,如今的女孩是咋了,一涉及结婚先不谈感情,而是问有没有房子、车子。本来说好今年带女友回家,这下过年没法给父母交代了。
于是,大李决定带着“租”来的女友一起回家,他比较了解晓飞,两人也不尴尬。
晓飞妥妥的学霸一枚,在他们学校小有名气,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北漂,谈过一次恋爱,后来对方出国了,两人不了了之。
说实话,晓飞的条件非常好,虽然是大李的学姐,年龄却和他一样大。她高挑的个头,秀气的脸庞,性格也是那种善解人意型,如果放到平常大李都没有勇气去追。而如今,既然都是应付家里,他们很快达成了攻守同盟。
聊开了才知道,晓飞竟然和大李是同乡,都是运城人,不在一个县。
他们说好了,先去晓飞家应付她的父母,再去大李家忽悠他的爸妈。可是让大李没想到的是,两边的家人对彼此都非常满意,两个人一来二去也有了感情,大李感慨这真是缘分啊!
二、依兰,女,32岁,公司员工
◆相信缘分在路上
提起回家有些纠结更有些怕,依兰说起父母逼婚,一脸无奈。
几乎所有的大龄青年,都曾有过被逼婚、被相亲的经历。
而今年,32岁的依兰,很不幸也加入这个行列中,并深深感受到“同类们”那颗顽强拼搏奋斗的心。
依兰出生在一个山区县,那里普遍早婚。那里的女孩,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后,就很快嫁人了,等她大学毕业回去,她同学的孩子都很大了,依兰有点接受不了。
依兰说,她还要感谢她的父母,是他们的开明,让她能够坚持高中毕业并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而不是像村里其他的姑娘们,不是早早嫁人,就是早早外出打工。
大学毕业后,依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那座五彩缤纷的城市里,她的生活变得简单、多彩、幸福。可一切都在去年的年初发生了改变!
每次依兰回家探亲,看着村里相熟的人冲她打招呼时的羡慕目光,让她很是自豪和骄傲,在她身边的老妈更是以她为傲,头仰得高高的。
父母也不止一次地告诉依兰,他们因为她是村里这几年来的第一个女大学生而倍感骄傲,她老妈因此走起路来,脚下都虎虎生风。
可是从去年开始,那些曾经用钦羡目光看依兰的人,眼神似乎一下子都变样了。
依兰看得出来,那眼神里,大多有着幸灾乐祸的味道。
回到家,父母也不似以往那般,虽仍是热情相对,但总觉得隔着什么。
记得那天,母亲悄悄问依兰,有没有男朋友,见她摇头,母亲看向她的目光非常失落。
这时,依兰才知道,原来她成了全村年龄最大的剩女!因为在村里,都认为32岁的女子还没有结婚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反正在村里这个年龄的女子有的已经有两个孩子了。
于是,本来不太着急的母亲开始张罗起来,不断托人给依兰介绍对象。
在外多年接受了大城市的理念,依兰的心里认定,如今才毕业不过几年的她,正是在事业上努力奋斗的时候,怎么能被结婚绊住了前进的脚步。
但她的父母,当了一辈子农村人观念传统,只认定像她这么大还不嫁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这会让他们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相亲轰炸,依兰终是落荒而逃。就连国庆假期,她都选择在加班中度过,逃避回家。
“妈,我……”依兰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老妈的唠唠叨叨打断。
末了,母亲老生常谈:“今年能带男朋友回来吗?赶紧找一个,别再挑三拣四了……”
依兰支吾半天,终是说了实话:“妈,还没有呢,没有特别合适的……”
不出所料,母亲又开始了她的循环唠叨模式。依兰站在出租屋的窗前,看着窗户上映出的孤单人影,不免有些落寞。但窗外的阑珊灯火仍给她一种希望,她相信,那个对的人一定在路上。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别给大龄青年太多的压力
□孙芸苓
这年头有陪上网玩游戏的、陪吃饭聊天的、陪健身运动的,出现这个“租”对象陪回家过年的故事,记者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前父母包办式的婚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选择婚姻的自主性更多了。做父母的其实也有许多无奈,眼看着孩子一天天大了,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婚生子,咱们家的孩子还一直单着,你说父母急不急?
其实父母的担心都是对孩子的关爱,做子女的也要学会和父母良好地沟通,体谅他们的一份心,跟父母坦诚自己的婚恋观、婚恋状况,千万不要躲。当子女真正和父母坦诚相见,会发现父母没你想的那么不近人情,他们会觉得“原来我的孩子这么有想法”,从而放心、放手。如今年轻人压力大,晚婚晚育都情有可原。
年龄再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却不能掌管甚至剥夺他们选择婚姻状态和人生态度的权利。记者认为,两代人之间存在的距离与隔阂,应该是可以调和的。
年轻人追求的婚姻自由看中缘分,这种状态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希望子女找个门当户对的,这样比较匹配,他们各有各的道理。父母希望子女尽快结婚,是基于传统的认知与幸福感,有儿有孙、几代同堂享受天伦之乐才是他们期盼。只是两代人幸福观、世界观因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有了差异,他们之间形成的思想沟通障碍,成了婚姻认识上的分歧,这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