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在西安市委和陕西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西安市各级工会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聚焦全市大局,忠诚履职尽责,持续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工会智慧和力量。
搭建平台、创新载体
思想政治引领凝聚新动能
前不久,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的第二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公布,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榜上有名。建设劳模精神展示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西安工会加强职工思想引领阵地建设、凝聚奋进力量的生动实践。该馆先后被命名为“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陕西省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西安市工会十五大以来,全市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等系列宣传教育深入人心。万名农民工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千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电影党课影响广泛,农民工学党史活动被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刊登,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设立“劳模工匠宣传月”,“点亮西安·向劳动者致敬”“劳模有故事”等主题宣传活动有声有色。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市工会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超过500场次,建成西安市总工会示范职工书屋和职工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中心,创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3家,市总工会示范职工书屋被评为陕西首家“全国工会品牌职工书屋示范点”。承办第八届全国职工全健排舞大赛、全国工会主题阅读交流活动西安专场等活动,圆满完成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职工志愿服务、劳模观众互动等工作,展现了广大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高昂热情。
自我加压、主动作为
服务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今年4月7日,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西安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西安市总工会启动“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西安”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动员广大职工振奋精神、奋勇争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试点先行、协同发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新进展
陕鼓集团系统服务事业部李新春是西安广大产业工人中的佼佼者,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全国劳模,从单一设备维修到系统服务一线的用户现场问题解决专家,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当代产业工人转型升级的时代风采,也体现了西安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成效。
西安市总工会牵头制定《西安市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建立发挥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主体作用机制的实施意见》等6项指导性文件,5项产改工作重点任务全面推进,2批35家单位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激励产业工人创新创效、组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操作性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大力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推动职业技能竞赛向高科技硬科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延伸,在全国率先组织新能源新材料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项目拓展到9大类75个工种,涌现出“技术能手”“技术标兵”1014名。打造“西安工匠”品牌,选树“西安工匠”200人、“西安工匠之星”20人、西安十佳最美工人20名,获评“三秦工匠”13名。加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管理,推荐命名市级及以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80个,评选职工科技创新优秀成果403项。探索建立“工院共育”培训模式,深入开展师带徒技术提升活动,评聘市职业技能带头人750名,累计培训职工26万人次,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全面提升,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
依法维权、主动维权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实现新突破
2020年4月28日,西安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工会+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全面开展,“工会+法院”实现了劳动纠纷的“柔性治理”,通过健全完善职工维权机制,突出维权服务工作重点,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情系职工、暖心聚力
服务职工群众创出新品牌
“你们带来的岗位有哪些?招聘流程是什么?员工的薪资待遇怎么样?”西安市总工会主席化身主播,带着求职者最关心的问题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为求职者“把关”送岗。工会主席直播送岗活动,是西安工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缩影。
扬帆启航新征程,踏浪前行向未来。未来五年,西安市总工会将扎实做好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改革建设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