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急于找媳妇的单身男青年,一边是年轻貌美的外地相亲女子,双方只见了一面,便“情投意合”,当天晚上就定下了亲。男方按照当地“风俗”给了彩礼钱,女方拿了彩礼钱后却“失联”了。从2013年开始,江都警方陆续接到类似的报警,并立即展开侦查。发现这些均是有预谋的“婚姻诈骗”。通过对一起案件的侦破,江都警方越挖越深,截止到今年6月,已查出涉案人员72人,累计挖出案件数量达83起,涉案金额达到了惊人的200余万元。
外地媳妇“做媒”
大龄青年相中了外地女孩
家住江都区花荡镇的阿明,因生性老实,一直没娶到媳妇儿。阿明的家人十分着急,一直在张罗着给阿明相亲,说来也巧,在花荡有一个外地媳妇叫阿秀。多年前,阿秀经人介绍从安徽凤阳嫁到了江都。在和别人的聊天中,她经常有意无意地说起,家乡凤阳有很多适龄的女孩儿,因为本地太穷,都很愿意嫁到外地。
2013年下半年,阿明的妈妈找到了阿秀,希望她能在家乡帮忙张罗找一个合适的女孩,阿秀满口答应。没过多久,阿秀就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凤阳那边正好有个媒人,手头有合适的姑娘,如果愿意,她可以安排阿明一家到凤阳去看看,阿明一家自然满口答应。
几天后,阿明一家坐上了去凤阳的车。在凤阳的一家饭店里,阿明见到了阿秀所说的姑娘。姑娘被当地的媒人老林和妈妈一起带过来的,自称叫英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长相颇为清秀。阿明一见,十分满意。在媒人的示意下,两人还单独出去走了走。回来后,英子娇羞地表示,阿明人很不错,她愿意和他相处看看。
付了3万元定亲彩礼
准新娘回家后玩起“失联”
见两个年轻人互相看对了眼,双方的长辈便开始商量后续事宜。英子的妈妈说,在他们凤阳有个风俗,两个人要相处前,必须先定亲,否则便是“有伤风化”。如果最终英子不愿意和阿明结婚,这笔钱便全额退还。但如果是阿明最终悔婚,这些钱就要作为女孩的“精神损失费”。女方还要先去阿明家看“门户”,急于让儿子娶媳妇的阿明妈妈自然同意了。
当天下午,一群人坐车从凤阳赶回江都。吃完晚饭后,双方家长便开始商讨起了彩礼钱。对方媒人老林表示,按照风俗,阿明家需要先给当天去的女方人每人包个红包,支付彩礼钱,最后还要单独给媒人“做媒费”。另外,为了表达男方的诚意,给阿英的金器、衣服等,也要先在当地买好,让她带回去。为了让这门婚事尽早谈成,阿明家一一答应了下来。最终,阿明家累计给了对方3万余元,包括1万余元的彩礼钱、1.6万元的做媒费,以及车费、红包等等。当天晚上,阿英就住在了阿明家。这一举动也给阿明家人吃了颗定心丸,第二天便带着她买了衣服、金器等,并将她送上了回凤阳的车,让她回去准备结婚。
正当阿明一家忙着筹备婚事时,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回到凤阳的阿英,对阿明越来越冷淡,最后竟再也联系不上了。一开始,阿明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到最后,他才反应过来,对方很有可能是要悔婚!于是,心急如焚的阿明家人赶紧通过阿秀找到了对方,希望要回彩礼。但对方总是含糊其词,绝口不提还钱的事情。就这样一拖,便拖了一年多。
无奈之下,2014年下半年,阿明一家报警求助。
相亲女子投案自首
一场预谋好的“婚姻诈骗”
2015年初,警方将这4起案件并案侦查,并赶到凤阳当地进行调查。经调查,与阿明相亲的那个英子确有其人,婚姻状况也确实是单身,但相亲时陪她来的那个人,却并非她的母亲。得知英子曾被人带到江都相亲后,英子的母亲十分震惊,称自己从未听说过此事,一定要好好和女儿谈谈。不久后,英子在母亲的陪同下,主动赶到公安机关投案。
面对民警,英子后悔得直掉眼泪。她说,那天陪自己去的那个人,其实是自己的姑妈,另外的几人则是经常带着其他女孩出去相亲的“婚骗子”。在遇见阿明之前,英子就已经被他们领着,先后三次赶到江都“相亲”了。阿英还说,事前他们就已经商量好,相亲时,无论对方男孩的条件怎么样,她都只需要负责说“满意”。剩下的就由其他几人与男孩家长商量。所得的“彩礼”,由她们和“婚骗子”平分。
英子到案后,警方以此为突破口,陆续将涉嫌这4起婚姻诈骗案的嫌疑人阿秀等人抓获。
骗婚涉案人员72人
52人已归案,还有家族作案
办案中,警方侦审结合,破获一起案件时,往往能抓获好几个嫌疑人。这几个嫌疑人,又交代出其他几起婚姻诈骗案,又出现新的嫌疑人。就这样,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打一伙,警方越挖越深,截止到今年6月初,已发现涉案人员72人,其中,52人已归案,其余人正在抓捕中。累计发现的案件数量达83起,已查证属实并立案的55起,涉案金额达到了惊人的2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被抓获的这52人中,有三分之二的是所谓的“媒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案件涉及江都、仪征、镇江、南京、泰州、杭州等地。此外,一些诈骗分子还属于家族作案,出现了好几起一家几口全部都被警方抓获的情况,让人十分唏嘘。这些家族团伙,一般由母亲带着女儿负责“相亲”,父亲扮演“媒人”,儿子负责接送等。目前,这些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碍面子多人未报警
找对象不要急着支付彩礼
让警方头疼的是,在嫌疑人们交代的案件中,还有不少受害人尚未报案,即使他们根据诈骗分子提供的线索,好不容易找到了被骗男子,他们也是一口否认,称自己从未上过当。经过警方多次劝说,表示会尽量帮他们追回赃款,并将此事保密后,这些人才会来到公安机关做情况说明。
这些人普遍存在一种“怕人笑”的心理,觉得快结婚的未婚妻跑了,说起来很没有面子,不愿报警让其他人知道;有不少受骗者是被女方的种种伎俩所蒙骗,“主动”提出悔婚,再加上觉得婚姻方面的问题属于纠纷,根本不会联想到诈骗上去,自然也不会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