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平县以打造“智汇频阳、怀德聚才”品牌为统领,出台“人才新政26条”,通过机制、政策、发展、服务“四大平台”改革,不断提升县域人才引聚质量。近三年,全职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68名,年均增长35%,柔性引进专家80名,年均增长15%。成功争创3个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市级、58个县级人才发展平台,人才技术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160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人才工作逐步向精细化、质量化、内涵化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完善充实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制度,明确人才工作成员单位职责,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压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主体责任,以党管人才汇聚高质量发展“智能”;完善领导小组举旗定向、联席会协调决策、人才办统筹推进、行业部门具体包抓、用人单位主动落实的“五维”运行机制,设立成员单位及重点企业联络员,厘清组织部门与职能部门关系,确保总揽不包揽、到位不越位,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二是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实行人才工作目标任务台账式、清单式管理,每年年初印发年度人才工作要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推行例会汇报、信息共享、督查反馈,年初“明账”、平时“对账”、年底“结账”,彻底解决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无从下手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全县齐抓共管人才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
三是明确主体,激发活力。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出台富平县《人才强县建设若干措施》《专家工作站管理服务办法》等,全方位支持用人单位以全职引进、顾问聘请、“揭榜挂帅”、技术指导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助推产业发展,给予10—100万元创新创业补助扶持和专家工作站10万元建站补助,创建专家工作站19个、开展“揭榜挂帅”项目8个,兑现补助228万元。
一是突出“全”字,构建政策体系。以“人才新政26条”为核心,从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迅速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育留用全周期,更具引领性、系统性、精准性的“1+N”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工作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打下坚实基础,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二是突出“精”字,强化政策供给。紧扣教育、卫生“两大民生”,柿子、奶山羊“两大产业”,高新区、庄里试验区“两大园区”高质量发展,制定创新创业及平台建设3年规划,创新出台教育、卫生人才引育48条新政,推出人才留守津贴、应聘车费补贴、技能竞赛奖励、科研立项补助、科技成果奖励等举措,着力提升人才政策支持精度和竞争优势。
三是突出“实”字,释放政策张力。坚持“资本赋能”,设立每年15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分别给予30万元、100万元资金支持,对引进的优秀人才最高给予30万元购房补贴和25万元人才津贴,真金白银释放政策“红利”。
一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按照建一个平台、引一支专家团队、育一批人才、孵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的思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搭建创新创业+产业研究等尖端引领和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岗位等普惠结合的平台体系,推动中冶陕压、圣唐乳业人才团队融入“秦创原”,充分发挥平台学术交流、引智引项、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引领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二是深化校地合作联盟。与温州医科大学合作建设涵盖院士专家工作室、综合医学中心、生命健康科普馆的“院士之家”,依托温州医科大学及李校堃院士开展产业、人才、技术、项目对接,吸引院士交流合作,打造院士高端论坛、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高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建立校地联盟,创建国家羊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奶山羊和柿子研究院、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等6个产学研平台,引领本土人才向产业发展、科技前沿、项目建设、民生事业聚集。
三是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组建尖柿、粮菜、果业、畜牧4个乡村振兴农业专家服务团,以120名专家为引领,带动全县千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土专家全部下沉一线,在每个镇(街道)设立5-10个定点技术服务点,每个点挂牌专家2名以上,实现镇(街道)及重点农业服务单位“网格化”包联全覆盖,开通“专家讲堂”电视专栏,应季播出现场技术指导培训节目196期,累计接受周边科技辐射农户咨询服务2600余场次,及时把实用技术送给千家万户。同时,各分团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每年确定1-2个技术课题和科研攻关项目,着力攻克长期困扰的“卡脖子”难题,形成了奶山羊繁育饲喂及羊乳清粉、柿果光电分选及柿饼智能晾晒等一大批原创实用成果。
一是营造重才环境。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用好习老革命精神和崇高风尚传家宝,培养人才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建立党员县级领导包联支持人才发展平台及优秀人才机制,健全高层次专业人才和优秀人才专项培养及优先提拔机制,选拔100余名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领导职务,形成了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
三是涵养爱才生态。坚持全周期保障人才创新创业大事,全方位服务工作生活小事,在二甲医院、新华书店、电影院等设置人才优先标识,落实落细子女按意愿入学、配偶对等安置、就医绿色通道、每年健康体检、牵线婚恋交友等专项服务,不断提高人才服务精度、温度和速度,形成了特色鲜明、近悦远来的留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