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市场仍然火爆,三天喜提2500人报名
对此,节目制片人张红岩认为,这样的火爆现象一方面体现了“相亲这件事依然有市场”,另一方面也是第一季节目确实让大家充分看到“父母陪伴相亲”的高效率。在第一季节目中圆满牵手的王富贵(王逍)与费滢梦,已经在双方父母见证下迅速敲定了婚期,“他们给导演组报告喜讯,婚期定在了今年12月。我们总爱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这个舞台不单是为两个年轻人搭建相识的平台,同时也让两个家庭在儿女爱情开始的起点,就建立互信和欣赏。”
社科专家把脉:
青年婚恋总有需求,相亲节目要着重探讨择偶观变化
2018年5月,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青年之声”婚恋服务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以“19-35岁”人群为主进行抽样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082份,结果显示,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而造成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分别是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
随着95后更多开始加入婚恋大军,如今,活跃在婚恋市场上的单身人群年龄愈加年轻化,随之而来的,是这一批单身青年在择偶时的观念更新。《报告》调查就显示,眼下年轻人选择对象时,更注重“内在匹配度”,超过80%的人视“人品”为择偶最重要的标准,约70%的人看重性格。此外,“健康”和“能力”也是重要因素,相比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当代青年择偶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
针对主流婚恋人群择偶观念的转变,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桑志芹教授认为,作为面向社会大众人群的电视婚恋节目,需要着重探讨的,“应该是现在择偶观的一个变化,还有就是父母和子女的沟通与理解。”她认为,以《新相亲大会》为代表的代际相亲节目,有其诞生和获追捧的社会心理基础,这档节目释放了制作者在积极改变的信号,因为婚姻不都是两个人的事情,现实生活里,也有不少年轻人在择偶过程中,受到父母意见的影响。“对他们来说,选择一个人,就等于选择了他的家庭,接纳了他的家庭文化背景,与伴侣成立了一个家庭子系统。《新相亲大会》让父母介入其中,其实是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要,把这种择偶现状搬上了电视荧屏。”桑志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