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相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个人的老年生活该怎么过,是摆在丧偶或离异的单身老人面前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对于想要再婚的他们,何处找寻爱情?何处安放情感?和大龄青年的相亲之难相比,老年人要面临的难题更多:他们各有各的过去,各有各的牵绊,各有各的无奈,相亲时要考虑的因素也更趋于现实。
虽然早已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知道缘分难觅,但这群单身的老年人仍无法放下对“老来伴”的渴盼。这群单身老年人也和单身年轻人一样,希望寻觅一份可以驱逐孤独的温暖。
“一个人挺孤单的,有时候甚至连个吵架的人都没有”
初夏时节,百花盛开,柳枝浮动,暖意融融。
空气从冷的地方流到热的地方,就形成了风。人老了之后,也会希望从冷清的地方聚集到热闹的地方。他们前往相亲场所,开头往往是一句“来给谁找对象?”
身着蓝色毛衣,配一条白底红花的丝巾,站在中老年人群中,59岁的刘秀芬颇为吸睛。刘大姨看起来很年轻,也就四五十岁的样子。眼尾虽有些下垂,笑起来也有些鱼尾纹,但仍能看出年轻时的大眼睛为容貌增色不少。
“去过几个相亲会,觉得很多男的到这个岁数找对象,更像是找免费保姆。”刘大姨快人快语,可以看出她说自己“性格又急又直”所言非虚。
相亲了这么多年,刘大姨也有了自己的总结:“我性格比较急,就适合找个脾气性格好的。我更倾向于丧偶的群体。”
自己一个人生活了几年,刘大姨觉得自己性子被磨平了一些,但她也承认,已经一辈子的性格,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一个人挺孤单的,有时候甚至连个吵架的人都没有。”
不是所有的相亲都必须有个结果
一顶黑色的鸭舌帽,算得上是钱明伟的相亲专用帽。因为这样既显年轻,又能遮盖秃顶。
“我就是想找个聊得来的,有个能说说话的人。”钱明伟65岁了,国企退休,退休后自己还在外面兼职,月收入一万元以上,自己有一套两居室住房。10多年前,和妻子离婚后,他一直自己过。
“白天找个地方上班,可晚上回到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钱明伟说,有时候下班回家觉得累,睡一觉一睁眼就晚上八九点了,才发现自己还没吃饭。起床熬点粘粥、炒点菜,一天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每当此时,钱大爷更渴望有个老伴儿。“闺女说让我去她家里住几天,我一直没去,咱和孩子生活习惯不同,只能自己多注意身体,少给她添累赘。”
由于出身农村,年轻时经济条件也不太好,钱明伟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家里的老电视经常不怎么好用,“我喜欢看足球,平时有球的时候,赶上电视不好用了,我就从手机上看球。”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找过老伴儿,他以前的方式主要是网络聊天。“网络上什么人都有,好几次差点被骗了。比如有的人,聊了没有几次就见面了,见了没几次就说‘家里没有锅了,想买个锅’,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让我给她点钱。”钱大爷在这方面颇为谨慎,“我直接买了锅给她送过去,结果人家没给我个好脸子。”
深深叹了口气,“从农村来到济南,混了一辈子,混到老了,连个伴儿都没有……”
所以,当女儿提出到现实中报名婚介或相亲会时,他的态度也从起初的拒绝转为积极配合。
“还是想找个能聊得来的人,互相说说话。”
除了报名中介,他也加入了许多同城老年人相亲交友群,群友们会不定期组织线下活动,比如到大明湖游玩、聚餐、唱歌等。“但到了这个年纪,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财产状况、身体状况、性格脾气、子女情况、有没有房……都是他们要考虑的因素,“我的房子将来是要留给我闺女的,不能叫别人骗走。虽然闺女说,房子她不要,主要是我能找个聊得上来的人一起走完后头这几十年,可我还是要留给闺女。”
除了房子,他觉得自己养老金够用,找个老伴儿后,俩人可以花自己的退休金。但老年人的相亲世界没那么简单,在那里,不是所有的相亲都必须有个结果。
努力把生活过得热闹,只是现实还是无法抵挡
穿着红色长袖、剃着光头的孟庆峰看起来挺随和。对于记者的采访也并不排斥,“聊聊行,就别拍(照)了。”
离异15年的他,此前也曾陆陆续续相过亲,但最终都不了了之。3年前,年满60岁的孟大爷退了休,一个人待在家中生活的孤独感让他更渴望有个人。
所以,对于孟大爷来说,找个老伴不容易,想要和老伴领证,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每次的相亲活动,孟大爷都说自己是碰碰运气,“有活动就参加,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碰到。再说了,多出来热闹热闹,总比一个人在家里强。”比如每晚的广场舞;再比如和群友们一起外出短途游。
他努力把生活过得很热闹,只是在某些时刻,现实对他来说还是无法抵挡的。比如有些相识的人可能明天就不在了;再比如看到别的老两口成双成对地在楼下遛弯。
“不是怕死,是怕死的时候,身边连个人都没有……”
“你是和儿女一起住吗?”如果和儿女一起住,可能没有自己的房子。
“你退休金多少?”如果没有退休金,医保的报销比例也低。
……
为了能活得更久,孟庆峰多多锻炼身体,也买了些保健品。3000块钱保护心脏的药,4000块钱增强免疫力的药……
孩子一再告诉他“那是骗人的”,但老孟就是忍不住相信。
在孟大爷看来,到了这个年纪,两个人搭伙过日子的状态更好。“过不下去了就散伙,过得开心这辈子就不分开了。”他觉得老年人搭伙过日子,只要双方没有意见,未必就不能长久。
老孟认为,大多数老年人在一起不领证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孩子作为基础,“半路夫妻之间没有孩子作为纽带,而且很多老人的孩子也会反对父母登记再婚,因为占着房子。”
即便如此,那些单身的老年人,仍想在晚年找个伴儿。可以彼此照顾,也可以彼此说说话,将心底的孤独驱逐,温暖那颗逐渐冰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