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十三号3名英雄航天员平安落地,标志着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阶段顺利收官。
4月17日,中国官宣:
中国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获得全面突破。
这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呕心沥血、星辰大海。
刚刚,王亚平发了凯旋后的第一条朋友圈:
在接机现场,还有这样一幕刷屏了,
她叫李璇,秀外慧中,出身飞行世家,是部队大院长大的姑娘。
从太空到地球,这深情一抱,
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二人结婚16载,儿女成双,
在最美好的年龄相恋,至今情深不渝,
看过他们的传奇恋曲,多少人惊呼:
又相信爱情了!
叶光富和妻子李璇合影
01
“缘分这个东西,有时挺奇妙的。”
李璇用这句话总结与叶光富的相识。
1980年出生的叶光富,长于贫寒农家,父亲早逝,全家重担均由母亲刘绍林一肩挑起。
好在乡邻热忱,每逢农忙都纷纷帮衬,就是在无数双手的帮助下,这个清贫的家庭在风雨飘摇中走过了无数难关,一双儿女渐渐长大。
这家的小男孩叫叶光富,从小就向往天空。
大人们农忙时,小小的姐弟俩就坐在家门口的一块石头洗衣板上,仰望着蓝天。
“姐姐快看,飞机!”
6岁的叶光富一次次痴迷地望着,在心里种下了飞天的种子。
此时的小光富刚刚上了家附近的一所村小,懵懂的他不会想到,因着飞天的梦想,自己的人生正与千里之外的一位小女孩悄然结缘……
在这位刘妈妈艰辛养家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另一位刘妈妈正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奔赴军营。
她叫刘淑芳,是位军嫂,丈夫是一名空军飞行员。
那年的东北下了好大的雪,
她抱着刚刚出生8个月的女儿奔赴到了距家1400多公里的辽宁,开始了随军生活……
此后,部队就是家,
在部队大院,襁褓中的小婴儿长大了,
人如其名,李璇,秀美如玉,是父母掌心的宝。
在部队大院长大,又嫁给了航天员,追随爱人来到了北京航天城。
她笑言:“从8个月至今,我几乎没离开过部队大院。”
02
村小毕业后,叶光富骑着父亲留下的“28大杠”开启了中学苦旅,此后6年,少年求学的身影在泥泞的村路上留下了重叠又坚定的足迹。
直到高三那年,由于学校离家实在太远,
少年叶光富只能寄宿在亲戚家,
天不亮起床,夜深了还在复习,
终于,星光不负赶路人,高三那年,苦读的农家少年迎来了“招飞”的机会,并顺利通过了体检和高考,从此翱翔蓝天……
一入军营,一身戎装。
在部队中,少年经历着艰苦的磨练,也获得了惊人的成长。
在安全飞行1100小时后,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并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
年少时的叶光富
坚毅、精准、理性,这是多年军旅生涯打下的烙印,但这样的叶光富却邂逅了“感性到大大咧咧”的小李姑娘。
毕业后,叶光富在辽宁开原留教,
英俊有才的小伙,总有人张罗着介绍相亲,但他都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忽然一个人对他说,“有个吉林长春的姑娘,部队大院长大的,见见吧!”
鬼使神差的,叶光富就点了点头。
两人一个在吉林长春,一个在辽宁开原,约好在国庆节第一次见面。
谁知道,大大咧咧的李璇参加别人婚礼不小心崴了脚,第一次约会就泡了汤……
直到后来有事要去开原,这才想起,
“欸,我好像有个相亲对象刚好在这里啊!要不见见?”
见见就见见,
于是在别人家里,她第一次见到了叶光富。
第一次见面,叶光富穿着厚厚的飞行服,却挡不住一身英武之气,话虽不多,却让小李姑娘芳心暗动。
无问家境,不谈物质,爱就爱了。
小李姑娘也坦言,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我的母亲就是飞行员的妻子,她经历的那些事情,我从小都看在眼里,我知道困难肯定有,但我都能克服!”
由于第二天叶光富还要去执行任务,两人只聊了一小会儿,却情意萌生。
而这匆匆的第一次见面,仿佛也预示了二人之后“聚少离多”的生活。
03
“爱是两个人拼成一块完整的拼图。”
2006年,相爱的两人结婚了,
却聚少离多,各自忙碌事业。
直到李璇到了北京,才有了长久的团聚时光。
生活中的叶光富是个极为严谨、理性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
而小李姑娘却大大咧咧,感性随意。
叶光富喜欢看电影,李璇乐意相陪,但二人去看电影的模式却是这样的:叶光富买好票,自己手机保存一份观影信息,再发给妻子一份。
李璇大咧咧地问:“你都有了,还发给我干吗?”
叶光富则一脸严肃:“万一手机没电了怎么办?做任何事情都要确保万无一失。”
一家四口合影图源:《航天员》
嫁个超级航天员老公,是种怎样的体验?
每次,李璇要外出,叶光富只要在家必然会列出一张“妻子外出带物清单”,上面详细标注好:充电器、证件、车票、水杯……
然后告别前会逐条询问妻子东西时候都带好了,
刚说完再见,转头小李姑娘的手机就响了,
“短信提示:您充值的200元话费已到账。”
她笑了:他充的,怕我停机,外地联系不方便……
从四川到东北,两人在成长环境、性格、生活习惯各方面都差异不小,但两人都坚信:生活就是一个磨合的过程,遇到事了多商量,互相表明想法,中和起来,问题也就解决了。
“后退一步”,有商有量,
正是生活的智慧和爱的钥匙。
04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爱是永不止息。”
第二批航天员在空军内部征选报名,叶光富问妻子意见。
李璇问,你是怎么想的?
叶光富说,我想去试试。
还有很多话没说出口,但两人都知道:
做航天员,更难、更险,
做航天员家属,更苦、更累。
但小李姑娘一点没犹豫:
你想报,那就报!支持你!
同为飞行员的岳父,也坚定地支持女婿的选择,全家人都默契支持。
最后一次选拔前,有领导带队家访,看着瘦弱的李璇问:有没有困难?有没有信心?
李璇坚定地回答:
“我全力支持丈夫的选择,并且既然选择了,我們就无怨无晦。”
2010年5月,叶光富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
全家福
入选航天员后,长期的艰苦训练考验着叶光富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辛苦、疲惫和压力接踵而来。
但他一如既往地“报喜不报忧”,从不把负面情绪带回家。
很多时候,李璇都是通过后期报道,才知道原来爱人一路走来,如此艰辛。
她心疼地责怪丈夫:“报喜不报忧”,
转过身却独自扛起照顾两个孩子和家庭的重担。
这就是她的爱情信仰,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而他亦为国为家,从不曾让她失望。
2016年,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进行的洞穴训练(CAVES)。
在阴冷潮湿的洞穴中,他生存了6天6夜。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与多国航天员共同开展训练,也是中国首位尚未执行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航天员。
叶光富参加洞穴训练
在黑暗的洞穴中,平均每天要进行超过5小时的负重行进,并完成当天所有科研实验任务。
作为勘测组负责人,叶光富带领“乘组”完成了对2个洞穴分支的勘察,总距离近700米,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并发现了新的洞穴分支。
完成任务后,代表中国的航天员叶光富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可,
最终,欧洲空间局决定由叶光富为新发现的洞穴分支命名。
叶光富将其命名为:“光明通道”(GuangmingGallery)。
他告诉欧洲人:“在黑暗中,光明代表着希望。”
2017年8月,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在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完成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
真实的海上训练,航天员对海浪、海涌、风和日照都有最真切的感受。
又一次全力以赴,又一次圆满完成。
▲烟台附近海域举行的救生训练任务
2019年12月,叶光富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那个坐在门口石头上仰望飞机的少年,
即将圆梦宇宙。
她骄傲、欣喜,也牵挂、惦念。
为了这长达6个月的分离,李璇做好了一切准备。
临别时,她将一个亲手缝制的小挂件挂在他身上,上面一针一线地绣了两个字:平安!
因为丈夫要在太空过年,她又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立体的毛线编织的“春”,还带上了孩子们小时候画的画和全家福,她还准备了一个小惊喜,叮嘱地面团队,一定要等到除夕的时候再打开给小叶看……
大咧咧的姑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细心,当分离成为一种习惯,宇宙苍茫,光阴流转,唯有爱和思念支撑。
愿君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小语
穿越6个月的朝思暮想,
再见,是在迎接他的现场。
她特意穿上那一身他最爱的红衣,
穿越世界的目光,向他张开双臂——
而他亦深情回应,满眼宠溺。
这一抱,穿越天上人间,胜过千万万语,
他不说,她都懂。
有记者问她,怎么看待爱人的特殊职业风险?
她沉思了一下,然后目光坚定,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担负了一份使命,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选择,也是我们全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