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赤裸一点,婚姻本质上是一个各类筹码的交易,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感情和欲望只是个催化剂、导火索而已。大多数男女之间,只要亲密交往久了,都会产生感情和生理欲望,但仅靠开始阶段的感情,真正能构成长久美满婚姻的又有几对?外貌、体形、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户籍等等是否匹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婚姻的长治久安。“日久生情”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应该警惕的东西,因为恋爱一、两年的感觉和婚后五年、十年的感受是不同的。当自己失去了好奇心、占有欲、新鲜感,以及一些理想主义的大无畏精神和牺牲精神后,再去面对一个硬条件本来不很般配的配偶,虽说未必会导致关系破裂,但心态肯定不会是太妙的。所以感情在奠基前,就用冷冰冰的尺子来把把关,虽然不一定很有效,但肯定不是坏事。
所以,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妥善的相亲也许是通往长久幸福的康庄大道,而萍水姻缘的道路上荆棘可能会多一些。
相亲的流程(一)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有过不如意的相亲经历。主要原因就是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有些时候是我们缺乏经验,但也有很多人既接受了相亲这种方式,骨子里却排斥相亲的基本规律。比如不好意思把信息了解充分就鲁莽上场,又比如对别人条件挑挑拣拣却对自己没有合理定位,再者对于在网站上披露自己的照片、教育背景、工作、经济条件等都扭扭捏捏,这些都是不遵循游戏规则的孩子气表现。所以,相亲多了,也是一个把自己在婚姻市场上合理定位的过程,是提高自己待人接物的水平的过程,乃至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性和真正需求的过程。如前所述,相亲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事先有效了解硬条件的基础上展开交往。因此,毫无信息搜集和沟通就跑去相亲是很不智的,十之八九要导致失败,并伤害当事人的自尊和感情。初步信息交流要奉行两个原则:诚实客观+适当的信息发布渠道。
相亲流程(二)
相貌问题是相亲时绕不过去的坎儿。我的父亲大人曾建议在游泳池相亲,虽是笑谈,但切实点透了男人在这方面的心理状态。虽然有点庸俗,但必须承认通过相亲这种方式结交时,男人特别注重女方外貌,而女方特别注重男方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这是相亲和生活中的同学、同事恋爱差别较大的地方,也是一些比较不那么庸俗的男女诟病相亲的理由之一。虽然外貌在相亲前交换照片时已经了解了大概,但气质、身材、打扮和化妆的品味等因素,还是要现场验货才能有确切感受。从男性角度,恨不得让女性把春夏秋冬装都换一遍看个究竟,但这好比女人要男人把未来事业前途描述清楚一样的不可行。其实双方既然同意出来见面,就是表明外表已经大致可以互相接受,因此这方面不必过于自卑,打扮得大方得体即可。女性略施淡妆,注意一下衣着,更让男方有受到尊重的感觉。相应地男方也最好沐浴更衣,不要一开始就指望用浓郁的雄性体味去征服对方。至于气质谈吐,无法勉强,但即便暂时看对方不顺眼,也不要表现出来,至少当作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虽说外表是相亲的重要因素,但无论男女,实际上对配偶的相貌要求未必像年轻时那么在乎。所以,窃以为长相中下水平的男女,就不要以自己的弱项去出击,而是要在同学、同事等群体中寻找恋爱对象。因为看惯了你长相的人,不会像第一次相亲见面时那样对长相问题耿耿于怀。
另外多啰嗦几句,说说外出消费付钱的事情。虽说男方买单是惯例,而且实际费用确实也有限,但男女双方表现出相对的姿态还是必须的。尤其女方,虽说和男方抢着买单有点表演过度,但是事后说声谢谢还是基本礼仪。下一轮消费(如果有这么个机会,或者叫出租回家之类)女方则应该主动买单。当然实际上男方决定全部承担也并非不行。之所以提这么个小细节,因为就我体会,相亲时的消费问题,和恋爱时的消费,以及婚后的财产掌控,完全是几个不搭界的问题。既然如此,第一次见面就对经济问题进行原则性考察实属不智。为了避免因为第一次相亲的小问题而给对方留下不良印象而耽误终身大事,这里还是给广大新手提个醒(当然明眼人应该看得出这个小告诫主要是给女方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