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凌晨,我拎着一只装满冷冻饺子的袋子,站在儿子家门前。北京的风,又冷又硬,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我用力地敲门,声音在冬夜里显得格外清脆。
“开门啊!我给你们送饺子来了!”我喊着,声音有点发颤,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急的。
门后传来低低的说话声,我听见儿媳妇在小声抱怨:“她又来了,真是没完没了。”
随后,是儿子的叹息声。
门终于开了一条缝,儿媳妇探出头来,脸上的表情冷得像这冬天的风:“妈,这大过年的,您能不能别折腾了?我们不需要饺子,您回去吧。”
我的手攥紧了袋子,饺子已经冷透了。我看着儿媳妇,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只觉得心里像被刀子割一样疼。
“你们就这么不愿意让我进门?”我问,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花。
儿媳妇没回答,只是把门关上了。我听见她在里面继续抱怨:“真是烦死了,干脆让她回老家算了,我们自己带孩子,日子还能安生点。”
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他从小乖巧懂事,学习也好。我和老伴省吃俭用,把他送进了重点大学,后来他留在大城市工作,结了婚,生了娃。
老伴去世得早,那时候孙子刚出生,儿媳妇坐月子,我连夜赶到大城市,帮着他们带孩子。
那时候,儿媳妇对我还算客气,时不时夸我手脚麻利,说没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孩子渐渐大了,我的地位也变了。孙子开始上幼儿园,儿媳妇觉得我没什么用了,时不时暗示我回老家。儿子虽然不说,但我看得出来,他也站在他媳妇那边。
三个月前,儿媳妇直接摊开了说:“妈,您还是回老家吧,这里太挤了。等孩子放假了,我们再回老家看您。”
当时,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可又能怎么样呢?我不想给儿子添麻烦,只能收拾东西回老家。可回了老家,我才发现,日子比我想象的还难熬。
老房子空荡荡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每天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晚上躺在床上,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我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心里突然生出点羡慕。
“一个人看啥呢?要不一起来跳?”身后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个年纪和我差不多的男人,笑得特别爽朗。
他叫老周,也是刚退休,丧偶多年。我们聊了几句,竟然发现彼此挺投缘。他说自己白天打打牌,晚上跳跳舞,日子过得倒也自在。
“妈!您都多大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再婚?您想过我们的感受吗?”他的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我也有我的生活啊,”我争辩,“难道我这辈子只能围着你们转?”
我的心一下凉了。我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反对。可老周对我很好,我也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
后来,我和老周还是在一起了,但我们没领证,只是搭伙过日子。儿子儿媳妇知道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再说什么。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新的麻烦接踵而至。
“妈,房贷压力太大了,你能不能帮我们还一部分?”
“妈,小宝(孙子)上兴趣班,学费你能不能出一下?”
“妈,家里的冰箱坏了,你能不能给点钱换一台新的?”
有一次,老周无意中看见了我给儿子转账的记录。他皱着眉头问我:“你又给他们钱了?”
我不敢看他的眼睛,只是低头说:“他们有困难,我不帮,谁帮?”
老周叹了一口气:“我不是说不让你帮,可他们也不能总是这样吧?你自己以后怎么办?”
我没回答。其实,我心里也知道,他说得对。可我是当妈的,怎么忍心看着儿子过得不好呢?
两个月前,我看到儿媳妇发朋友圈,带着她妈去了三亚旅游。那一刻,我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我给他们花钱,结果她还能带着亲家母去旅游。我呢?每天节衣缩食,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妈,家里真的周转不过来了……”儿子的声音里带着恳求。
自那之后,我开始学着为自己而活。我和老周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过得自在。
一个月后,儿媳妇带着孩子来找我。
“妈,您还是回来吧,家里真需要您……”她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卑微。
我冷笑了一声:“不是说让我回老家吗?现在怎么又想起我了?”
儿媳妇低下头,声音里带着哭腔:“我妈带孩子不行,还老想着补贴我弟弟。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他们找我,只是为了让我继续当免费的保姆和提款机。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周。他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是真回去,他们只会继续压榨你。你得为自己活一回。”
我点了点头,心里却依然不安。毕竟,那是我的亲儿子啊。
我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回答:“我这辈子已经为了你们付出够多了。以后,我只想过自己的生活。”
人生在世,难得活得明白。我用了大半辈子才明白一个道理:再深的亲情,也需要有底线;再大的牵挂,也不能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