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5月底第一次与相亲对象杨先生见面时的情节,刘阿姨一再表示不可思议。“所有的兴趣爱好和要求的条件完全吻合,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样。”因此当时刘阿姨还是有些迟疑。而另一边,公司的工作人员却不断追问刘阿姨是否满意,若满意请立即缴纳4000元“会费”。
6月14日,禁不住再三邀约,刘阿姨与相亲对象杨先生再次线下见面。此时,杨先生也表示对刘阿姨十分满意,但杨先生带来的三种证件没有“退休证”,而是以“社保卡”来代替。这一漏洞,也让刘阿姨再次迟疑。据刘阿姨表示,当天工作人员一直催促她缴费,并且多次表达男方对她很满意,在几名工作人员的“言语轰炸”下,刘阿姨表示自己有些被“洗脑”,于6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珍爱纪缘公司支付了“会员费”4000元。
相亲对象杨先生。
综合上述情况,再加上两人一个月以来一直未见面,刘阿姨才意识到可能遇到了婚托,这才急匆匆向记者打了热线。
机构陈述:
“婚托”还是“变心”,听听对方怎么说
了解情况后,记者立即展开了走访工作,并跟随刘阿姨来到“珍爱纪缘线下婚姻服务”公司,采访了店长小苏(化名)。通过天眼查,记者查实确有“成都市珍爱吉缘婚姻服务有限公司”,小苏表示,“珍爱纪缘线下婚姻服务”是他们后来更改的名字。这是一所为客户提供真实交友信息的平台,但与“珍爱网”没有关系。
对于刘阿姨怀疑相亲对象真实性的疑问,小苏这样解释:公司所有的会员信息全部真实,并且有身份证复印件,而杨先生的身份证复印件也的确拿出来为大家做了展示(但不能拍摄照片)。
还有相亲对象未曾展示的“退休证”,小苏表示:公司无权拿到客户的退休证,至于两人见面后,男方是否愿意向女方出示各种证件,则不在公司的管辖范围内。
至于刘阿姨提到的缴费之后双方未曾再见面,小苏说:“公司只负责两人的线下邀约,双方看对眼后,接下来的相处模式,公司并无权过问。并且愿意给刘阿姨重新介绍相亲对象,但被刘阿姨拒绝。”
最终,刘阿姨提出退还4000元会费的要求,在长达十分钟左右的谈判后,公司退还了3000元。
律师解答
老年朋友要通过合法机构
和可信的平台进行相亲
(本次解惑律师:柯韵涵)
老年人相亲被骗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最普遍的是几千到一万多的金额。许多老人爱面子,上当受骗后认为金额不多,选择沉默,这也从侧面造成了相似案例越来越多。其实,相亲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坏事,重要的是要通过合法机构和可信的平台进行相亲。在相亲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多了解、多思考。相亲期间,涉及到金钱方面的要求时,更要多加思索,并确认多方(包括相亲网站、工作人员、相亲对象)的信息是否属实或是否充足,这样即使今后出现了问题也有保障。
那么老年人受骗后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存在诈骗嫌疑的,老人们可以去派出所报案,现在报案不需要任何费用。当老人怀疑中介机构信息的真实性时,可以委托记者、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公益组织工作人员出面去跟中介机构谈判,而并非只身前往。
最后提醒各位老年朋友,在无法甄别对方真实身份信息的情况下,不要轻信对方的各种说辞,更要避免大额钱财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