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的网络中,本身不见面的两人就有一定的幻想,加上平台利用技术的推波助澜,使得人们会产生幻觉:男生觉得平台就是自己的大后宫,无限右滑先喜欢100个各种类型妹子化身渣男再说;女生觉得自己是万人迷,每天都有几十个男人苦苦追求自己,比霸道总裁爽文更令人上头。
今年的315晚会,打工人看了感觉非常扎心。除了曝光淀粉肠、炸串外卖之外,由于在大城市高强度工作导致情感生活缺失,打工人不得不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试图寻找另一半,这也成了部分商家眼中的“肥肉”。
央视记者通过卧底后,深入揭露了多家知名婚恋平台如珍爱网、世纪佳缘、恋爱课等平台的运营黑幕。在记者接受红娘培训时候发现,原来这些公司的红娘就是纯销售,所有的话术都围绕着让打工人掏腰包展开,甚至不惜虚构打工人的“理想对象”来作为诱饵。
为了最终成交,这些红娘会打造一些“虚拟人形”,以此来激发打工人的兴趣,在沟通过程中暗中核查经济状况,一旦符合潜在用户就使用一些销售策略将其拿下。等到打工人付完费准备享受红娘的精准匹配服务时,却等来一场白日梦。
01婚恋APP消费套路多
婚恋平台资深玩家小赵告诉我们,像珍爱网、世纪佳缘这种,在目前年轻人眼中感觉是40+的人才会使用的平台,一般年轻人会选择一些更有互联网基因的平台,他最常用的主要是牵手APP和青藤之恋。
牵手的使用方式非常简单,类似于之前大火的交友软件探探,使用者在使用时候,通过左滑或者右滑来选择忽略或者喜欢,一般这种软件的收费模式几乎都是每天的右滑(匹配)次数有限,需要用户开通VIP来实现无限右滑。但牵手比一般这类软件的收费项目还要更加多,不仅无限右滑需要收费,而且如果平台有人选择匹配了你,想要尽快知道这人是谁,也需要开通查看特权。
不仅如此,当用户下载APP后,会很快接到来自北京的红娘热线,向用户推荐选择一对一红娘套餐,以匹配更精准的用户。我们上黑猫投诉搜索了“牵手”,共有2585条投诉,其中就有不少关于匹配服务的投诉,比如匹配质量太差等。
除此以外,青藤之恋有个村口入口,类似于朋友圈的功能,在此处可以看看男男女女发布的“唠唠”,通过点击头像可以看到对象的资料,但是如果想要打招呼就得使用小纸条,而小纸条并不是某个会员就能无限拥有的,必须将钱换成虚拟货币后进行兑换,类似游戏中的道具。
小赵告诉我们,这种模式看似便宜,实际上道具作为消耗品,比牵手那种买断制算下来价格更高,但二者在使用上也有区别。牵手是必须双方都选择匹配后才可以进行聊天,而青藤之恋这种小纸条是可以单方面发起聊天——不管对方有没有相中你,有点类似于强攻,但是对方就算不回复你,这个道具也就消耗了,所以如果真的放开使用,消费的金额非常可观。所以牵手和青藤之恋的确是更加接近年轻人,通过年轻人最为熟悉的网游模式:购买高级账号或者购买道具,慢慢诱导用户在上面充值消费。
02为什么套路难以破解?
其次,婚恋市场是一个非标准化产品,也就意味着最终是否能成就姻缘的因素很多。婚礼APP只是一个撮合平台,就算是像牵手那样提供了红娘服务,只要不打包票保证能找到合适对象,即便最后消费者感觉花钱“不值”,平台一样可以甩锅给消费者:比如匹配了很多消费者太挑;自己条件差眼高手低;消费者不会和匹配对象聊天……虽然很多宣传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但是往往打的也都是擦边球,真的要对簿公堂时候,很难以欺诈消费者论处,更别说以诈骗罪(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支配财物)对待了。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只要平台的基数足够大,总有因平台结识而最终走入婚姻殿堂的情侣,这时候红娘也会反过来PUA消费者:你看我的那个客户XXX,人家才匹配了三个,现在都结婚了……
最后,即使目前全社会单身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打工人对于找对象的心情向来是“口嫌体正”。一方面吐槽不想找对象嫌麻烦单身万岁,另一方面很多人内心中还是憧憬着遇到了一个命中注定的人,一般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又很难遇到。但在虚拟的网络中,本身不见面的两人就有一定的幻想,加上平台利用技术的推波助澜,使得人们会产生幻觉:男生觉得平台就是自己的大后宫,无限右滑先喜欢100个各种类型妹子化身渣男再说;女生觉得自己是万人迷,每天都有几十个男人苦苦追求自己,比霸道总裁文更令人上头。即使在生活中平凡普通,但在网络平台突然拥有了“择偶权”,这也是令一些人上头的原因。
结语
在这些婚恋APP的光鲜背后,隐藏着许多扭曲的真相。打工人们在孤独和焦虑的夹缝中,被虚拟的温暖所迷惑,寻求一份真实的情感却常常陷入了无底洞。或许,当我们把手机放下,放下那些华丽的幻想,走出虚拟的世界,真正的奇迹才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因为唯有在真实的相遇中,才能绽放出最灿烂的爱情之花,唯有在真诚的交流中,才能找到最深沉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