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疫情防控工作为己任。科学布防、无畏无惧、精准施策,同步完成了援鄂、守粤、护侨、支边、援港、帮扶、科教等任务,并先后获得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及国家、省市级先进个人称号多项表彰。
撰文:王雪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在暨南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迅速严谨、科学有序”的工作原则,坚持统一领导、靠前指挥,建立防控疫情工作机制,健全医院工作体系,周密部署、积极发动党员同志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疫情发生后,医院党委先后召开多次党委会,通过网络会议的形式加强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及时传达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会议精神,部署疫情防治的各项工作。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深入抗疫一线现场指挥;各工作组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挥部的安排下迅速完成院内的感控培训、安全防护培训、疫情跟踪、健康科普、监测日报、学生管理等多项工作,营造安全有序的医疗环境。
15:3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的名单定了!医院派出了由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控办等医疗护理人才组成9人医疗队与广东同仁一道,组建“广东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共赴疫情中心湖北武汉。
20:30,医院举行送行会,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为出行的白衣战士们打气。“武汉,我们来了!我们和你们一起扛!”白衣战士们在镜头前举着这句振奋人心口号并喊出来的同时,站在镜头后的同事和家人们却忍不住红了眼眶。毕竟在那个夜晚,人类对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尚不全面,疫情形势也并不明朗,作为医护从业者,大家敬畏生死;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刻,他们却都死生无畏。23:00,他们搭乘飞机前往武汉,在万米高空迎接庚子新年的到来。
然而,首批医疗队一进场就是一场遭遇战。彼时,危重病人井喷式增长,武汉医院的病房一床难求;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家属都没有被隔离,存在院感风险。放弃回家探望90岁高龄老母、时隔22年二次驰援武汉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义说:那个时候,汉口医院已经是超负荷运转,而医院的危重症病人几乎都集中在我们接收的病区。开医嘱、问病史、查体、抢救……医疗队员们每日都在与死神赛跑,突遇患者病情加重就地展开抢救时有发生。
接下来的春节假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据前线队员传回的信息科学组织了逾百人的援鄂预备队。徐安定说,“我们带着必胜的决心,只要湖北有需要,我们一批一批往湖北派!”
在此后的一个月里,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后派出两支援救队伍。2月18日,由1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暨大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增援武汉前线与第一批暨大医疗队会师武汉汉口医院。在汉口医院救治压力减小后,医院援鄂医疗队积极响应广东省抗疫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削发明志、曾喊出“不破疫情誓不还”口号的广东省第十九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王昊等8名医护人员增援武汉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协和医院西院参与抢救危急重症肺炎患者。
2月21日,第三批援鄂医疗队65位队员集结。这支由17位医生和48位护士组成的医疗团队涵盖了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麻醉科、感染科、精神医学科等科室。进驻武汉后,与广东第22批援鄂医疗队共同接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个重症病区,不到48个小时,该病区全部收满重症患者。在中南医院两周实现两个0的优异战绩后,原地再请战,于3月13日奔赴危重病人更多的雷神山医院接管ICU病区继续战斗,坚守至与广东前线指挥部一同撤离武汉。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越南北,历经冬夏,踏平万难,在山巅海角、乡间河边都写下了有关暨南人的骄傲。
随着我国边境口岸外防输入压力增大,5月1日,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科温旺荣主任作为国家陆路口岸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性防控工作指导组专家,启程奔赴辽宁开展工作。5月2日,驰援武汉抗疫返回的感控办陈祖辉主任作为工作指导组专家奔赴新疆。两位主任勤勉工作,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为边关抗疫、筑牢边境防线作出暨南人的贡献。
身处粤港澳大湾区,面对香港第三波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国家卫生健康委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组建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赴香港开展工作,医院共派出3位专业人员支援。与检测队同行一起,于15天完成了约178.3万个样本的检测,有效遏制香港疫情的无序蔓延。
此外,作为侨院,医院与广东省侨联积极联动,参与到省侨联组织的各项医疗公益活动中,为海外华侨保驾护航。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开设华人华侨咨询专区,借助各类侨团组织,为华人华侨就医提供个性化精准医疗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大统战工作贡献侨院力量。
疫情阻击的战场从来都不止停留在病房,在科研与教学的战场中,暨大附一院也从未缺席。“作为大型公立医院,尤其是科教研联合的研究型医院,我们不仅要有优质的医疗技术,也要形成优质的科研成果,为学界和临床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徐安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