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琪:微博最红情感指导专家,代表作《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爱要深,心要狠,幸福不能等》等。
●钱莉芳:著名历史科幻作家,代表作《天意》、《天命》等。
●张晓媛,媒体人,前魔兽解说,古琴爱好者。
张晓媛:大家对作家的婚恋状况还是很有兴趣的,只是他们通常比较低调。成名后离异的多吗?
陆琪:没有啊,传统的老作家我不熟,年轻的似乎没大有离异的。
钱莉芳:作家不是什么特殊人群,和普通人差不多,普通人离异几率有多少,作家也多少吧。成名后的离异几率可能还低于其他职业的成功者。文人普遍比较爱惜羽毛,又好静不好动。当然最主要的是,一个成名作家在物质上的优越性其实是很有限的,一本超级畅销书带来的收入,折算下来可能不过城市里一套房子而已。玩命数年,形销骨立,换来几十平方空间,这点资本就想停妻另娶?所以作家如果离异,十之八九是感情实在伤得厉害了,鲜有富贵变心的。
张晓媛:作家单身的多吗?
钱莉芳:我和其他作家接触不多,目力所及,也算正常。不过就是年轻人都不急着结,这不叫单身,叫晚婚。我认为不是潇洒,而是不得已。写作是个苦差事,一个人孤军奋战,谁也帮不上忙,也帮不上别人的忙,与其连累无辜害人害己,不如响应国策利国利民。我自己就一直拿“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挂在口上,玩命写完了《天意》才加入相亲大军,差点就修炼成贞操女神。当然也许人家不一样,有些人确实是天才,可以写作玩乐两不误。
陆琪:单身的多,尤其是越帅越单身。又帅又有才,扑的女孩特别多,为什么要结婚呢?冯唐没结婚吧?
张晓媛:作家们很少谈及家庭,一副独行侠的样子。
陆琪:因为很多人和我想法一样,我们出来当作家也好,成了名人也好,都是出来送死的。像你说的,出来混肯定要还的,你看韩寒现在被砸那么惨,还有以前的余秋雨。既然要死就自己死好了,为什么还要拖累一大家子人。所以我觉得作家不谈家里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会觉得恩怨情仇冲着我自己来。
钱莉芳:作家不是娱乐圈的名人,兜售隐私有啥好处?古话说“妻子如衣服”,这件衣服影视歌星可能一脱成名天下知,坏事变好事,但作家一脱,对作品销量没有任何助益,甚至可能起反作用。所以不如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比较保险。
张晓媛:大家都觉得作家会认识很多人,其实写作起来也很孤独,他们找另一半都找什么人?
钱莉芳:你说得对,写作确实很孤独,颈椎骨质增生什么的只是对身体的摧残,最致命的是心灵上的孤独。有灵感要写,没有灵感制造灵感也要写。这份痛苦只有同业知道,而人出于自尊很少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最大弱点,所以作家很少找同类做另一半,而大多是从生活中自然选择。
陆琪:文化圈有个现象和音乐圈差不多,有很多女孩扑,写东西的人也有“文化果”。自从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徐静蕾的电影拍了之后,“文化果”越来越多见。
张晓媛:补充一句,百度百科上说:果儿是对一群追求和明星(可以是影星,歌星,作家等)发生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是肉体,少数情况为精神上的)的人(一般为追星族)的总称。
陆琪:作家很少去娶一个“果”。我个人觉得作家是很理智和冷静的。他们可能文字比较热血和激情,但是对于生活非常理智,大部分作家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们更加明白一个家庭的稳定和谐对自己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我觉得他们一般单身的话有“果”扑上来无可厚非,娶老婆还是偏向于传统稳定的职业,我见的多为老师和公务员,白领。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年轻一代作家很少找作家,不来电。就好像我和沧月、流潋紫都是好友,不来电。我觉得谈恋爱和夫妻之道一样,多少有些崇拜的感觉,我和沧月之间不可能有任何的崇拜,最多是互相了解,但是没崇拜感。作家择偶也有找以前是编辑、助理的,比如那多的女友以前是出版公司的宣传,现在当副总裁了,非常漂亮。也不会找娱乐圈、文艺圈的。作家其实觉得自己是不稳定的。
张晓媛:女作家的择偶观和陆琪有什么不同吗?她们喜欢找什么类型的?
张晓媛:写情感的作家对感情看得那么明白了,还能投入感情吗?
钱莉芳:看得明白才能投入真感情啊,看不明白的感情才容易受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