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8月31日消息(记者谭在龙)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数量大幅增加,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不断翻新,以冒充领导、投资理财、网络贷款、刷单返利、退款理赔、虚假征信、游戏充值、婚恋交友等多种形式实施诈骗,涉及面广、损失大,群众反映强烈。
湖北警方以问题为导向,“起底”冒充领导诈骗,公布部分典型案例,提出针对性防范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广大群众提升防骗意识和能力。
什么是“冒充领导诈骗”?
案例一:冒充党政机关领导诈骗
易受骗群体: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到了第二天早上,“领导”给童某发消息说因为有上级领导过来检查所以暂时无法见面。没过多久,“领导”又询问童某能不能帮个忙,因为来检查的上级领导现在急需用一笔钱,但不想与自己有资金往来记录,所以希望童某帮忙解决“燃眉之急”。
“领导”声称会先将钱转到童某银行卡账户上,再由童某将钱转出到指定账户,童某认为自己不会有任何损失,于是答应下来。不久后,“领导”发给童某一张转账成功的截图,可是转来的钱却迟迟没有到账,“领导”解释说跨行转账有延迟。
为了不让“领导”着急,童某在钱款未到账的情况下一次性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19.8万元,直到“领导”再次提出请童某帮忙转账的要求时,童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套路揭秘:
1.伪造账号、冒充身份。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和单位的通讯录,研究单位组织架构、人员组成、联系方式等。一番伪装后,骗子以单位领导身份通过社交软件添加受害人为好友。
2.嘘寒问暖、博取信任。骗子用关心下属的口吻与受害人交流,让受害人“如沐春风”降低戒备。骗子还会主动提出帮受害人解决困难,对话中释放出朦胧信号,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发展浮想联翩。
常见话术:“最近单位(公司)情况如何?”“有困难以后可以直接和我提!”“听说你们部门最近……”“我和你们XX领导很熟。”
3.编造借口、要求转账。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关系已经更近一步时,骗子就会顺势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并伪造虚假转账记录等,声称已将钱款转入受害人账户,但会延迟到账。
常见话术:“我亲戚开的公司急需一笔汇款,但是以我领导身份不方便直接转账。”“我先把这笔钱转给你,你代转给XX的公司账户。”“事后再把钱还你。”
武汉东湖高新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冒充领导诈骗案件抓获背后洗钱团伙(通讯员供图,央广网发)
警方提示:
3.网络转账截图不可轻信,钱未到账就要你先代为转账的一律是诈骗。
4.如果发现对方身份、信息可疑,或不慎被骗,务必保留当时的聊天记录和银行账号信息等作为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案例二:冒充公司老板诈骗财务人员
易受骗群体:民营企业财务人员
“小张最近工作还适应吗?”“你们的主管张主任对你怎么样?你可要跟着她好好学。”小张刚入职不久,面对“领导”的关心,彻底卸下防备,开始向领导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与感悟。
转账成功后,小张感觉事有蹊跷,在向公司领导当面核实后,方知自己被骗。
2.“快组局”。骗子使用伪造的社交软件账号,冒充公司老板新建“临时工作群”,拉财务人员入群。骗子在群里模仿公司老板聊天,谈论公司业务,让财务人员信以为真。
3.“催转账”。骗子编造支付“预付货款、合同保证金”等理由,“指示”财务人员转账汇款。在收到钱款后随即上演“金蝉脱壳”,删除或拉黑受害人联系方式。
1.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反诈骗宣传培训,切实提升员工反诈意识和能力。
2.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公司“领导”,转账汇款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财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