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诈骗套路多!“黄牛”也来“凑热闹”凤凰网甘肃

原标题:兼职配音,打疫苗……骗子手段升级,你的反诈知识库急需不断更新

兼职配音,打疫苗……骗子紧盯热点事件炮制诈骗新手段,近日,全省又有群众遭遇电信诈骗。8月21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谨防虚假兼职、虚假疫苗、虚假中奖、网络婚恋、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咨询。

案例一:虚假兼职类诈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互联网兼职赚钱的职业有千百,譬如兼职配音、兼职刷单、兼职打字等等。但要牢记,只要出现保证金、中介费、试用期、高额返费等字样的,大概率都是骗局。

案例二:利用虚假疫苗诈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骗子借着受害人急于接种的心理设下陷阱。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接种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和接种点。

案例三:虚假中奖类诈骗

8月8日,庆阳市居民J女士在某社交平台添加一自称销售化妆品的陌生男子,该男子在聊天中诱导J女士点赞其朋友圈获取抽奖机会。8月10日,该男子通知J女士她中奖了,购买化妆品即可抽取名牌包、手机及2000元现金等物品,J女士便信以为真,购买了一瓶粉底液,并利用反馈的所谓抽奖码“幸运”的抽到了名牌包。J女士随后询问对方奖品是否可以折现,对方要求抽奖满6次方可折现。J女士听从对方“意见”,连续购买了多次化妆品,凑齐了6次抽奖,后被告知共折现4万余元,但提取折现金前需缴纳税费和5000元保证金。J女士给对方转账约10000元后,对方给J女士发来对其账户打款40000元的截图,等待一天后J女士也未收到折现款,并无法联系到该男子,J女士发现被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面对虚假中奖类诈骗,受害者往往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幸运”冲昏头脑而忽略诈骗分子虚假简易的诈骗套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对此类诈骗的真实写照,如遇“中奖”千万保持理智。

案例四:网络婚恋类诈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虽然不是所有网恋的爱情都是虚假的,但网络交往中还是需留意对方真实情况与描述是否符合,不要轻易进行钱财上的交易,更不要听信对方的话进行投资理财。

案例五: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在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中,大多号称受害人名下某类卡片涉及刑事案件,要求受害人自证清白,将个人财产转入公证账户或安全账户,或获取受害人手机验证码对银行卡进行远程盗刷,由于受害人想尽早洗清嫌疑便按对方要求操作,最终落入对方圈套。呼吁广大市民下载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官方APP”,打开来电短信检测功能,实时发现诈骗信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反诈专线进行咨询。

THE END
1.婚恋平台套路深,爱情骗局不保真!婚恋、交友类诈骗中,在确立“恋爱关系”后,诈骗分子会以家中事故、意外事件、健康原因等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或者推荐所谓的“稳赚不赔”的投资平台,甚至会作出赚钱以后就买房结婚等“承诺”,诱惑受害者上钩。 第四步:销声匿迹 一旦转账汇款 将会被对方拉黑删除 http://gaj.jz.gov.cn/info/1083/20861.htm
2.中山市你的先生婚恋平台套路骗钱,本着良心将自身经历分享给有本人因为被骗,本来也很讨厌投诉这种事,但奈何不想看着同龄人被同样的平台和套路被骗,故此将自己经历分享给有需求的同龄人,也将这些平台的黑心套路产业做一个揭露,消费需谨慎 2022年3月,一次无意中在抖音刷到不见不散相亲平台,就点进去看了一下,第二天就有平台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了解我的单身情况,说她们有资源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63333074/
3.中国法院网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交友平台的助推下,人人社交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交形式进一步丰富,更加剧了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态势。我们今天召开发布会,选取海淀法院近三年来审结的通过婚恋交友手段进行诈骗的典型案例,梳理此类案件的整体态势和具体特征,探究婚恋交友诈骗高发的原因,并提出化解此类问题的建议,以期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
4.广东检察机关发布微信诈骗犯罪案例分析套路二:虚构身份获取被害人信任进而骗取财物。不法分子以婚恋交友为幌子,利用微信“摇一摇 “附近的人”、“漂流瓶”等功能结识被害人,虚构身份并获取其信任,在建立恋爱关系后进而骗取财物;或冒充领导、生意伙伴加好友后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难以查证身份的特点,在窃取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微信用户个人信息后,冒充领导http://m.cnr.cn/news/20170512/t20170512_523752003_tt.html
5.新城派出所近期案例本只是在网络上认识一位“朋友”,但最后却落个人财两空,最重要的是没有打败贪婪的心。婚恋交友中的骗子就是先与受害人进行交友、聊天,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然后利用受害人投机贪财的心理,制造“稳赚不赔”的假象,引诱受害人投入资金进行诈骗。 案例一; https://www.meipian.cn/24bfcr04
6.当心:“杀猪盘”频现校园危及“钱袋子”附件1《科普:“杀猪盘”套路》 附件2“杀猪盘”案例分享 保卫处 2022年4月22日 附件1 科普:“杀猪盘”套路 一、“杀猪盘”: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准备好人设、交友套路等“猪饲料”,将社交平台称为“猪圈”,在其中寻找被他们称为“猪”的诈骗对象。通过建立恋爱关系http://bwc.gzhu.edu.cn/info/1041/1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