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

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

版次:A072024年05月16日

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

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

2023年12月23日,韦萍来到门店,一位红娘表示,珍爱网拥有丰富的会员资源,服务非常专业,可在短期内为她找到合适伴侣,并称珍爱网是严肃的婚恋平台,会通过学信网、个人所得税等平台对会员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单位、收入等基本信息进行把关核实,非常可靠。在红娘的极力推荐下,韦萍购买了为期5个月的VIP服务,价格为24960元,折合下来每个月4992元。

5天后,红娘向韦萍推荐了男会员王彬(化名)。韦萍看到珍爱网页面显示,王彬的个人资料已通过双重身份认证和多项资料审核,为“美国太平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及“公司高管”。见面后,王彬声称自己“清迈大学博士在读”。

在红娘的撮合下,两人开始了热恋。在男方的催促下,两人见了双方父母,还去医疗机构做了婚检。但在交往过程中,韦萍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王彬的言谈常常自相矛盾,有时出现明显漏洞,引起韦萍的怀疑。

相处47天后,在韦萍的要求下,王彬出示了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显示其毕业于广西当地一所专科院校,目前在重庆某高校接受本科阶段的网络教育。通过朋友核实,韦萍得知,王彬的职务也并非珍爱网显示的公司高管,实为某企业劳务派遣人员。

韦萍在与另外几名珍爱网男会员见面中了解到,该平台的VIP服务费存在很大差异,“一个月的会员服务费折合下来,有的人两三千元,我却被收了近5000元,销售红娘还说给我优惠了不少”。韦萍认为,珍爱网没有按法律要求公示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服务收费是根据客户收入水平“看人下菜”,“看客户收入高,就多收点儿”。

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

根据韦萍与珍爱网签订的合同,会员应当为珍爱网提供真实、有效、合法、完整的身份信息,若会员信息存在欺诈,除受害者追责外,会员要向珍爱网赔偿违约金5万元。若因其他会员或第三方故意隐瞒、恶意欺诈等行为对会员造成损失,珍爱网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与援助,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

“会员欺诈平台,会员要赔平台5万元;平台给会员介绍基本信息造假的相亲对象,却没有同等的赔偿。”韦萍认为,平台的格式合同有违公平原则。

今年2月,韦萍向珍爱网讨要说法,珍爱网表示将在服务期内继续提供婚介服务,但不愿赔偿违约金。

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珍爱网存在资料审核不严、价格不透明、虚构人物吸引会员消费等问题。韦萍感到自己的遭遇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乱象非常相似,她认为自己是“掉坑了”,随即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4月7日,在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盟市场监督管理所介入下,珍爱网向韦萍退还了与王彬交往期间以及剩余服务期的服务费,但拒绝退还多收取的差价,未赔偿违约金。

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查询发现,珍爱网涉及多起法律诉讼,案由包括劳动争议、委托合同纠纷、肖像权纠纷等。

随着网络婚恋交友兴起,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陕西一女子刷信用卡在某婚恋交友平台购买了8万元相亲服务,疑遇“婚托”相亲接连失败。其后,平台又以形象有问题为由,诱导她买下两万元的形象课程;2022年10月,广东一女子花费6.88万元购买某婚恋交友平台“婚保”服务,平台承诺一年内保证结婚,但一年后女子仍未结婚,平台拒绝退款;2024年3月,贵州一女子发现自己照片被某婚恋App盗用;2024年3月,媒体报道了某相亲交友平台用专业“聊天员”冒充单身女性,吸引男用户打赏、刷礼物。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各类婚恋交友平台的投诉多达数万条,涉及诱导消费、虚假信息、拒绝退款、不平等条款等内容。

应提高网络婚恋平台准入门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合同和服务环节挖坑设套,涉嫌违法违规,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向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寻求维权保护。

对于韦萍反映的平台格式合同问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治东认为,根据民法典第496条和497条,这种明显加重会员责任且对平台所应承担责任进行不合理的免除/忽略情形,应属无效条款。

“平台应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杨治东说,一方面,平台不能以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主提供为由,忽略自身审核责任:平台应该尽到基本的审核义务,例如对于消费者提供的违法违规或者显然不真实、自相矛盾的信息,不予通过或要求用户进行补正。另一方面,平台方掌握信息和资源,与消费者处于不对等地位,平台方更要秉持诚信原则,不应该用虚假信息欺骗会员,对此应承担更多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该法第二十条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处罚标准。

4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该法,以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对珍爱网所属的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处以行政处罚170万元。

对于婚恋平台“看人下菜”的定价方式,杨治东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否则应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第(二)项,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网络相亲交友平台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应禁止的行为,我国现有法律已有较为明确的规范,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可谓不大。”杨治东说,现在依然乱象频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价格歧视、婚托等违法行为过于隐蔽,很难为外部所感知。有时,消费者明明上了当,却并不自知,监管、处罚难以启动。即使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当事人、监管者有时也难以查明具体的违法行为,更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THE END
1.婚恋平台乱象:部分私信含色情信息新闻频道婚恋平台乱象:部分私信含色情信息 调查动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有关情况。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贺军科指出,要协调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规范婚姻介绍和婚姻服务这一类的事项,打击婚恋介绍方面的一些虚假欺骗行为。https://www.hnr.cn/news/xwrd/201705/t20170526_2968301.html
2.推荐对象明明不符合要求,婚介平台为什么还不退费?—新京报婚恋平台只顾推销、审核存在漏洞的行为,已经让消费者人身、情感和财产暴露在巨大风险中,已严重侵犯消费者安全权。 为何婚介行业会乱象频发? 婚介行业投诉多、印象差,与婚介行业的特殊性有分不开的关系。婚介行业没有实际产品,只是单纯提供服务,对消费者而言,评判标准只是看最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如果脱单没有成功,便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4740686514649.html
3.整治婚恋市场乱象总结汇报为了推动整治婚恋市场乱象的工作,我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并撰写了以下的汇报。 一、乱象存在的原因 1.商业化运作:婚恋市场逐渐商业化,一些婚恋平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会员费缺乏严格管理,造成部分用户在交费后得到的服务质量不高,遭遇虚假信息和骗局。 2.信息不对称:婚恋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一些https://wenku.baidu.com/view/b42d638d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a.html
4.翟欣欣事件最新进展,婚恋平台乱象引发社会道德伦理深思翟欣欣事件不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道德伦理和婚恋市场乱象的集中反映,我们应该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婚恋平台的监管,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推动婚恋市场规范化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http://www.hongkawl.com/post/12242.html
5.珍爱网等婚恋平台投诉率暴增仅靠“一次性买卖”被指难获资本欢心对此,有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律师表示,对于现在婚恋市场乱象,监管不足,责任追究不力是重要原因。 资本不看好婚恋市场 “整个行业低迷,不但与行业的态势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和资本少有关顾有很大的关系。”另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这就导致婚恋平台在没有资本运作的背景下,只能挖空心思发力线下。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4221102308022.html
6.规范婚恋平台秩序,遏制行业乱象——宁津县民政局开展婚介服务机构县民政局将不断健全婚庆婚介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婚介服务机构秩序,净化市场环境,引导婚庆婚介机构合法化经营,为每一位适婚青年提供优质暖心的服务,帮助更多年轻人走进幸福婚姻的殿堂。 通讯员:薛雅萍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MzY4NjE1OQ.html
7.网上相亲:被骗800万以为通过婚恋平台邂逅的是体面多金的如意郎君,没想到却被对方狠骗800多万。近日,这则新闻冲到热搜前三,令人跌破眼镜。 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6亿单身人群。长期以来,互联网婚恋平台因为存在信息失真、会员信息审核不严、注册门槛低等漏洞,是“杀猪盘”骗局的重灾区。不少痴男怨女掉进骗子的陷阱中。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41568395&efid=8mTzy_r_wZuDJwEqSIJyMw
8.婚恋交友App里藏着多少“灰色地带”?法律人士表示,要督促平台加强信息审核把关,通过技术手段清理整顿虚假注册等乱象,设立快速响应投诉举报机制,加强诚信网络空间建设。 不法分子利用婚恋交友App诈骗敛财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利用婚恋交友App诈骗案件。当事人马某某报案称,在某交友平台上添加了一名昵称“迷人宝贝”的陌生网友。http://www.xinhuanet.com/20240315/99f7cd3963c14ea295c7fe5e24270cbd/c.html
9.2024年315曝光婚恋公司乱象,世纪佳缘致歉珍爱网开启“一键IT之家3 月 15 日消息,2024 年央视 315 晚会今日曝光了珍爱网、世纪佳缘等婚恋公司的“抛诱饵筛客户有没有钱”情况。 今日晚间,世纪佳缘官方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已要求报道中所涉门店暂停一切经营活动,全面接受政府执法部门和公司内部的调查工作。” 针对今天央视“3?15”晚会曝出我司存在的相关问题,世纪佳缘已https://www.ithome.com/0/756/028.htm
10.央视调查:婚恋网站到底帮着婚恋,还是帮着诈骗?最近,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wephone”创始人自杀事件, 让不少人关注到“婚恋交友”的各大“红娘”网站。 最近,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wephone”创始人自杀事件, 让不少人关注到“婚恋交友”的各大“红娘”网站。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各大媒体的目光也由事件本身转到了背后的线上婚恋交友平台。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5902
11.“情感挽回”行业有多乱?“分离‘小三’”动辄收费几十万……不卖你了,你是带着不信任的眼光看我的东西,学也学不好。” 在暗访记者提出想要试听一下课程内容后,“柯李思”如此回复。 “情感挽回”乱象并非个案 如此昂贵且缺乏保证的情感挽回服务,为何依然会有人消费?李同(化名)的经历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与林越一样,李同也是在出现情感危机后主动找到了“情感挽回”服务,在当https://static.zhoudaosh.com/6787518D60C9C248A7CE64ECF6BDC61C419259F21B0E91F30927E9103C4FFA75
12.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有时,消费者明明上了当,却并不自知,监管、处罚难以启动。即使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当事人、监管者有时也难以查明具体的违法行为,更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桂林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咨询专家张融建议,要减少网络婚恋平台乱象,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同时,网络用户要提升https://credit.jiuquan.gov.cn/341/122904.html
13.#业内人士痛斥婚恋市场乱象#本期#老板不知道的我#里,从事婚恋行业#业内人士痛斥婚恋市场乱象#本期#老板不知道的我#里,从事婚恋行业的纪实嘉宾乐乐和青芳对婚恋市场乱象表达了失望。在很多不良同行那里,把真诚希望找到真爱的客户当成韭菜,盲目拉高客户期待只为拉入平台消费,这样的行为不仅让大众对婚恋市场有了刻板印象,也让真心为客户着想的职场人感到无力。全球纪录片联盟的微博视频https://weibo.com/6340874943/P3DRuF2YC
14.规模34亿元婚恋市场乱象:上婚恋网站碰到"陈赫前妻"规模34亿元婚恋市场乱象:上婚恋网站碰到"陈赫前妻"_北京时间 随着90后步入适婚年龄,网络婚恋交友迎来新蓝海,"在微博上,有网友分享自己在世纪佳缘遇到了冒用明星--陈赫前妻许靖头像,还死不承认,最后被无情拆穿的奇葩经历。 随着90后步入适婚年龄,网络婚恋交友迎来新蓝海,"线上"相亲逐渐成为大龄单身者求偶的主阵地。易观https://item.btime.com/06hmp1updb0558m4ob4po8545t2?from=haozcxw
15.“线上爱情”标价卖,网络婚恋诈骗“坑”有多深?龙城茶座在数字时代,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本应凭借便捷、多元的优势,为单身男女搭建邂逅良缘的桥梁。然而,近日郑州新密警方抓捕了一个特大交友诈骗团伙,这一事件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沉浸在爱情幻梦中的人们,也揭开了网络婚恋交友背后隐藏的诸多乱象与黑洞。 据央广网报道,诈骗团伙经营着一个名为“微陌”的婚恋交友平台,男用户在该http://www.hualongxiang.com/simple/?t1633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