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孙婷婷羊城派记者张洋符畅实习生赖伊凡
“邂逅一人,相伴一周,‘光棍节’不再孤单,体验爱与被爱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活动宣言,相信大多数“单身狗”都会忍不住想要尝试一番,尤其是在“光棍节”这种最易空虚寂寞冷的日子。
不少公众号平台正瞄准这一需求,在“双十一”前夕纷纷推出“一周恋爱”活动,誓言让“单身狗”们的“光棍节”推迟一周。
事实上,“一周情侣”并非新鲜事,此前广东高校暨大、华农均已玩过,但随着公众号平台的助推,该活动从校园走向社会,在都市单身青年中风靡。
现象:“一周恋爱”有需求
程序员宋天云对单身的感受尤为深刻,他目前在广州一家外企做网站维护工作,参加工作一年多以来,感情一直处于空窗期。
“不是我不愿找,而是工作以后新认识人的机会太少了,更别说适合的人了”。
“工作后,朝夕相处的要么是已婚同事,要么就是名花有主,偶尔因工作接触到适龄的女生,却也都是萍水相逢,除了工作需要不会有私聊的空间。”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忠山道出同样的困惑,“想要摆脱单身,却找不到合适的人”。
现实情况是,大都市的单身男女,都在各自的空间里表达想要“脱单”的愿望,但他们却不能彼此相遇。明明同在一座城市,却似乎生活在两个平行的空间。
“别人都是三三两两参加活动,只有我独自一人,活动参加多了反倒更觉得自己悲凉。”所以,他最近已经放弃参加任何活动,将精力转为学习新技能上。
“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都有脱单的想法,相处起来不会那么尴尬,就算不合适交个朋友也不错啊!”张忠山告诉记者。
事实上,记者梳理发现,“一周恋爱”活动最初由名为“概率论”的公众号发起,主要目标对象是高校在校生以及毕业三年内的单身青年,至今已经举办第四期了,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0人增至近万人。
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高校相继跟风,就在上周广州市青年宫还组织了类似活动,均受到单身青年们的追捧。
玩法:“情侣”随机配对
“我想这是我第一次交到了一个不聊过去,不谈身份,不在意物质,无所谓扮演的朋友,我们只聊兴趣,只凭喜好......这样纯粹而陌生的关系,无形中给了我一种奇妙的安全感,若即若离,才是神奇之处。”一位参与者在“一周恋爱”活动结束后感慨这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这种奇妙的“一周恋爱”活动是如何操作的呢?“光棍节”各种“一周恋爱”活动中,有个专属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一周恋爱”试验,由公众号“一半旅行”发起。
距离双十一有五天,“一半旅行”推送出一条《给摄影师的光棍节特别企划:我们来谈一场7天的恋爱呀》。单身青年只需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便可报名,为了提高配对率,友友团队的技术人员还开发了一个“神秘的照片池”程序,参与者报名后可在照片池中找到合意的照片,并获得照片主人的联系方式。
体验:天下掉下一个“男/女朋友”
在广州从事游戏行业的傅侨聪,是个喜欢二次元的宅男,工作上很少接触的女生。“有摄影师做女朋友,想想都有点兴奋”,抱着这份期待,他决定报名参加这次活动。
配对结果公布,他的“恋爱”CP是一个叫做曾燕青的女孩,华南农业大学在读学生,巧的是侨聪也毕业于这所学校,只是侨聪毕业那年,燕青才刚刚入学。
“我们在学校时完美错过,却通过这种方式相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傅侨聪感叹。
活动第二天,侨聪就约燕青出来一起看了场电影,“感觉她是一个蛮温柔、蛮善解人意的漂亮妹纸。”虽然跟预想的不太一样,但是遇到这么一个有趣的妹纸还是蛮不错的。这天,曾燕青也在朋友圈发了她跟侨聪的合影和牵手照,并配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文字,收获大批点赞。
傅侨聪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会想怎么完成任务,确实挺有意思的,毕竟是一个刚认识几天的女孩子,和你完成一些情侣才会做的事情。有些事,别人不推你一把,你永远不会踏出第一步。”
傅侨聪在打卡平台晒出两人聊天记录
“一周恋爱”的活动到底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友友虽然是活动的组织者,但也悄悄地报名,而系统给她的cp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男孩。
“在心中我绝对不会接受异地恋的,不过既然玩了,就试着尝试吧。”抱着尝试的心态,友友接触到他,一聊居然发现两人非常投机。友友一句想见他,男孩居然从北京直接飞到武汉,专程来见她,让她直呼“太不可思议了,我现在居然跟他在一起吃饭,三天前我们完全不认识。”
“长腿夫妇”私下的约会图/受访者提供
世纪佳缘婚恋专家王薇,非常鼓励想要脱单的单身们可以多去尝试这样的活动,“一个最基本的收获是,你能够初步的感知到婚恋交友过程当中,你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以及意向择偶对象对婚恋的想法与疑虑。”
质疑:变味的“爱情快餐”
友友也坦诚,活动已经进行到第四天,五百对CP至今还活跃的只有二、三十对。
“这些天,我室友一直在嘲笑我见光死,我都开始怀疑我自己了”,月月苦笑着说,“看脸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爱情,真是严重打击我的自信心。”
此外,有人担心,年轻漂亮的女孩跟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约会,万一对方心怀鬼胎,女孩就遭殃了。在批评者看来,这样的活动一不小心就沦为“约炮”的幌子,都市寂寞男女,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约会,只是摆脱暂时的寂寞空虚,只能是“爱情快餐”,不太可能长久。
事实上,记者采访的大多数参与者,都是抱着试一试又无妨的心态参与活动,目前表现恩爱的CP也都没有办法预言以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记者手记
“下周我就有‘男朋友’了!”作为一个单身癌晚期患者,我迫不及待在朋友群里发布了这则消息。
“这事儿还能预测?”朋友反问。我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呢!
在参与活动的第一天,青宫的老师就专门给我们上了培训课——教你如何谈恋爱,课上对未来一周的“恋爱”进行了规划,精确到希望与对方通话和见面各多少次、一块开展哪些活动等等。
对此我充满了期待,也带着些许紧张:对方帅不帅?我们能不能好好相处?
各种美好的画面在脑海浮现,然而,现实是——
Day1:“小红娘”发布任务卡,每天8点前和对方说早安,晚上10点前说晚安。对习惯晚睡晚起的我们来说,根本没办法按时完成,任务失败。
参与“一周恋爱”活动的单身青年收到的任务卡之一
Day2:“小红娘”要求我们使劲夸对方的一个优点。翻了翻聊天记录,全是在斗表情包,无缘无故夸对方?画风太诡异。任务失败。
Day4:终于在主办方的安排下见面了,一块看了电影《奇异博士》。也许因为无眼缘,聊天也不够投机,完全没感受到“恋爱”的心动。任务失败。
……
失败失败失败!一周的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面对“对的人”,每天的任务甚至都成为一种“负担”。我不禁开始思考,配对能配出真正的爱情吗?当然,收获是有的,至少我明白:不要在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就把表情包全用光。